非侵染病害又叫生理病害,是指植物未受病原生物侵染,只是由于生长条件不适宜而产生的一类病害致病因素主要有营养元素缺乏水分供应失调气候不适和有毒物质危害等
对非侵染性病害的防治,主要通过良好的栽培技术来改善环境和消除有害因素如克服杜鹃栀子花等的缺铁症,栽培上要注意避免使用强碱性土,并补充铁元素,或选用耐碱性而不易缺铁的品种作砧木
嘿嘿!我刚刚上了植物保护通论,老师课堂上刚好讲过,我也做了笔记。六种方法是:1、植物检疫;2、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3、农业栽培管理;4、物理防治;5、生物防治;6、化学防治。
增加通风性,环境是病害的主要原因,否则即使这一次打药杀掉了下一次也会更快的卷来,如果种植的环境依然无法改变,可以种植的密度不要过大,环境不好,就尽量少种一些,相互交叉,病发的更快。
另外没有办法的时候,只能是药物控制,环境不好就需要定期的进行药物防治,可以使用的药物还是比较多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季春夏季花卉的病虫害较多,4~5月为害较严重的主要有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立枯病、锈病和白粉病。
(1)蚜虫木槿、碧桃、扶桑、月季、金银花等都容易受蚜虫的危害。随着温度升高,花草上的蚜虫日益增多,病虫害日趋严重,必须提早发现和防治。可用40%的氧化乐果或50%的亚胺硫磷,兑水1200~1500倍来防治(少量盆花喷70~100倍的中性洗衣粉有效)。
(2)红蜘蛛茉莉、扶桑、文竹、月季、大丽花等易生红蜘蛛,大多数从4月上旬开始出来为害。防治方法:少量盆花可经常用自来水冲洗叶正、背面,或者将煮沸并冷却的100~150倍面糊水喷或蘸到叶面上,过一两天再用清水冲洗一次,可收到明显效果。
(3)介壳虫介壳虫又名花虱子,白玉兰、月季、黄杨、海桐的介壳虫大都在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开始孵化活动。防治方法:①于孵化前人工轻轻把虫体刷掉;②勤检查,在若虫孵化期喷布40%的氧化乐果1000~1500倍稀释液。
(4)立枯病当气温高于20℃、土壤湿度大时,新播种或去年秋天播种的花卉、树苗以及一些易烂根的花卉,极易发生立枯病。露地栽培花卉防治方法:①播种前土壤每亩用70%的五氯硝基苯1.5~4千克,均匀拌在土壤里;②在小苗幼嫩期控制浇水,勿使土壤过湿,③初发现病苗时,浇灌1%的硫酸亚铁或200~400倍50%的代森铵液,均为每平方米浇灌2~4千克药水。
(5)锈病海棠锈病于4~5月雨后易大量侵染:玫瑰锈病于花朵含苞待放时侵染;防治方法:①玫瑰锈病于发芽时及时将先萌发的黄色病芽摘掉烧毁,消灭传染病源;②于初侵染期喷布15%的粉锈宁700~1000倍液,效果明显。
(6)白粉病月季、凤仙花和黄栌白粉病大多于5~6月侵染,夏季易造成黄叶、枯叶、嫩梢弯曲等症状。防治方法:①注意花卉的通风透光;②少施氮肥,多施些磷钾肥;③初侵染期喷一次15%的粉锈宁,兑水700~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