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0-160天。
地黄在春季四月份种植,同年的秋季的十一月份就可以采集收获,它的生长周期为半年,约需150-160天,种植多采用根茎分段繁殖,它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分为幼苗生长期、抽薹开花期、块根伸长和膨大期、枯萎采收期这四个时期。
(1)黄芪性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适宜在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的沙壤土种植,强盐碱地不宜种植,直播当年只生长茎叶而不开花,第二年才开花结实并能产籽,我国东北、西北及华北各省区均适宜种植黄芪。
(2)黄芪为深根作物,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向阳高燥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土壤粘重根生长缓慢带畸形,土层薄,根多横生,分支多,呈鸡爪形,质量差,平地或向阳的山坡均可种植,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宜,忌连作,不宜与马铃薯、胡麻轮作。
红参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喜斜射及漫射光,忌强光和高温。对土壤选择较严, 适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植质的砂质壤土及壤土栽培。种子繁殖,分夏播、秋播和春播。夏播,7~8月果实成熟时,采下立即播种。秋播11月,春播在4月上、中旬。
播前先整地作畦,高0.7~1尺,宽3.8~4尺,畦间作业道为6~8尺。采用撒播,每平方米1两,播后,覆土1~1.5寸,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至5月上旬出苗。秋播和春播必须采用人工催芽。
催芽方法是挖深5~6寸的坑,大小视种子多少而定,然后把砂与种子按1:1比例拌好,放入坑内,覆土2~3寸,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2个月后裂口,即可播种。第三年10月移栽,行株距6×3寸,覆土1.5~2寸。出苗前,应搭前檐高3~4尺、后檐高2~3尺棚遮荫。
病虫防治
生长期间有 斑点病、疫病和 炭疽病为害,可用 波尔多液喷射防治。
1、种植条件
藜麦的生长期在90-220天左右,种植它的时候,当地条件要求无霜期在100天以上,最高温不能高于32℃,而且还需要在海拔1500米以上和降水量300mm以上的环境中栽种,这样藜麦才能生长发育。
2、整地施肥
藜麦最好种植到地势较高、阳光充足和肥力较好的地块中,在播种前需要先对土地进行深耕,使土壤变得疏松透气,播种前一种还需要在土壤里面施加适量的基肥,这样土壤的养分更加的充足。
3、种植方法
藜麦一般在5月份左右种植最好,此时的气候环境比较适宜,将它的种子按照每亩用量400g左右的方法播种到土壤中,行距50厘米左右,株距15-25厘米,播种深度在1-2厘米即可,之后保持土壤微微湿润,很快它就能出苗生长。
4、养护管理
藜麦出苗后,要及时查苗,有缺苗的地方及时补种,还要及时间苗,有杂草的话,也需要及时拔除掉,养护期间还需要定期中耕除草,在藜麦生长期,如果有缺肥的症状的话,那么还需要适当为其追肥。
从外观上看来,野生地黄比人工种植的要细一些。从疗效上讲,野生地黄的疗效没有种植栽培的地黄疗效好。地黄经过长久以来的人工栽培,种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关于地黄的栽培方法,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千金方》中便有记载,李时珍也提到“古人种子,今惟种根”。所以,不能一概而论野生草药就更好。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产量问题,现在野生地黄有限,人工种植更能弥补产量的需求
①栽种:6月中下旬播种,每亩栽种4500~6000株。
②施肥:每亩施腐熟堆肥1000公斤、尿素4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作基肥。
③田间管理:追肥前进行浅耕除草;干旱时及时灌水,雨季清沟排水。
地黄的产地环境
1、喜肥:地黄喜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黏性大的红壤土、黄壤土或水稻土不宜栽培。
2、喜光:地黄是喜光植物,植地不宜靠近林缘或与高秆作物间作。
3、温度:土温为11~13℃时,出苗需要30~45天,25~28℃最适合发芽,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土壤水分适当时,栽培后1周发芽,15~20天出土,8℃以下根茎不能发芽。从栽培到收获需要150~160天。
生长环境常生于生于海拔50-1100米的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处。分布范围栽培技术地黄喜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黏性大的红壤土、黄壤土或水稻土不宜种植。
茼蒿是一种很有营养价值的蔬菜,是种子栽培的,只要按时浇水施肥就能很好的生长。
选地整地
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于头年冬季或早春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每亩同时施入腐熟的堆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作基肥。然后,整平耙细作畦,一般畦宽1.3米。特别注意的是地黄不宜重茬,这也是选地上应注意的关键措施。
选种栽种
一般栽培地黄以根茎作为繁殖材料,生产上称'栽子'。地黄的'栽子'一般选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这是因为'倒栽''栽子'作种用时,地黄产量高、质量好、且能防止品种退化。在栽前,将'栽子'去头斩尾,取其中间段。然后截成3-6厘米长的小段,每段要留二至三个芽眼,切口沾以草木灰,稍晾干后下种,一般种植密度行距30-40厘米,株距25-30厘米,在整好的畦面上挖深3-5厘米的小穴,每穴横放'栽子'1-2段,覆盖拌有粪水的火土灰1把,再用细土盖与畦齐。每亩需'栽子'40-60千克。注意选种时要尽量使用'倒栽''栽子',避免使用小商品,同时'栽子'要摘除掉'老母子'。即上旬栽的种栽。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