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即淮河以南地区一般亩产量是300千克。黄河以北地区一般产量280千克,东北、西北地区一般产量350千克。原因是北方日照时间长,利于黄芩根部生长。
黄芩最高亩产量可达350公斤,单产收入在4760元左右;平均亩产量在280公斤,平均纯利润在2200元/亩左右,是种小麦利润的3倍。
知母一年育苗,移栽后生长两年,前后共三年时间,产出鲜货1500-2000公斤,折干后400-500公斤,以安国地产价格计算,春季时鲜货2.8-3元/公斤,干货11元,无论干货还是鲜货,种植户每年亩收入不足2000元,而且产新期间,知母还要去掉根须,需要雇工加工,如今工值高,增加了知母加工成本,而且后期还要投入去皮、切片等费用,种植户和加工户收益低,明显不如种生长周期短的防风、白芷、沙参等作物。
瓜蒌以皮光滑、黄红色、去净蒂梗、无霉变、无虫蛀、完整不碎者为佳。一般每株结果80-100个。瓜蒌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连果梗剪下,置通风处阴干。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长7~15cm,直径6~10cm。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基,基部略尖,具残存的果梗。轻重不一。质脆,易破开,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果瓤橙黄色,粘稠,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具焦糖气,味微酸、甜。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注意】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瓜蒌,葫芦科,多年生攀缘型草本植物。喜生于深山峻岭、荆棘丛生的山崖石缝之中。其果实、果皮、果仁(籽)、根茎均为上好的中药材。《本草纲目》卷十八载:瓜蒌“润肺燥、降火、治咳嗽、涤痰结、止消渴、利大便、消痈肿疮毒”。瓜蒌籽炒用:“补虚劳口干、润心肺、治吐血、肠风泻血、赤白痢、手面皱”。现代医药学研究证明:瓜蒌籽含不饱和脂肪酸16.8%,蛋白质5.46%,并含17种氨基酸,三贴皂甙,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锌、硒等16种微量元素。食用瓜蒌籽,有扩张心脏冠脉,增加冠脉流量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对离体绒癌细胞增殖和艾滋病毒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有辅助疗效;能提高肌体免疫功能;并有瘦身美容之功效。 瓜蒌 Fructus Trichosanthis (英) Snakegourd Fruit 【别名】 天撤、苦瓜、山金匏、药瓜皮。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l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的果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质藤本。茎有棱线,卷须2~3歧。叶互生,叶片宽卵状心形,长宽相近,5~14cm,3~5浅裂至深裂,边缘常再分裂,小裂片较圆,两面稍被毛。雄花生于上端1/3处,3~8朵成总状花序,有时单生,萼片线形,花冠白色,裂片扇状倒三角形,先端流苏长1.5~2cm;雌花单生,花梗长约6cm。果实椭圆形至球形,长7~11cm,果瓤橙黄色。种子扁椭圆形,长11~16mm,宽7~12mm。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草丛、林缘半阴处。主产山东、河南、河北。 【采制】 秋末果实变为淡黄时采收,悬挂通风处阴干。 【性状】 果实卵圆形或类球形,长7~15cm,直径6~10cm,表面深橙黄色至橙红色,皱缩或较平滑,顶端有残存花柱基,基部有果梗残迹;质脆,易破开,果皮稍厚,内表面黄白色,果瓤橙黄色,与多数种子粘结成团。气如焦糖;味微酸甜。 【化学成分】 果实含三萜皂甙、氨基酸、糖类、有机酸;种子含油酸、亚油酸及甾醇类化合物。 【性味】 性寒,味甘,微苦。 【功能主治】 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乳痈、肺痈、肠痈肿痛。 【附注】 根名天花粉,含天花粉蛋白,能清热生津、消脓排肿。天花粉蛋白纯品用于中期引产,抗早孕。中国江苏网8月11日讯(通讯员刘坚赵学华杨先锋经济报记者朱梦笛)盛夏时节,在阜宁县羊蒲路西侧的羊寨镇南羊村,近三百亩的瓜蒌架郁郁葱葱,一个个拳头大小的瓜蒌吊满棚架,长势喜人,种植户们正忙着给瓜蒌打枝去叶。 “没想到第一年种植,挂果率就这么高,预计亩产150斤左右。这几天安徽、浙江、射阳的老板打电话来预订了。瓜蒌地下还套种黄豆、芝麻,两样加起来预计亩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正蹲在地里观察瓜蒌长势的村民蔡春雨满脸笑容地说。 今年初,南羊村村民蔡春雨、蔡凤军、蔡雪飞等5人合作,在八组、九组流转土地289亩,从“瓜蒌之乡”安徽天柱山下的潜山县引进优质种苗,试种瓜蒌。 “这小小瓜蒌用途可大了,浑身是宝!”蔡亚军给记者上了一节小科普课,瓜蒌即栝楼,别名苦瓜、吊瓜、老鸦瓜。根部中药名为天花粉,果实中药名为栝楼实,果皮中药名为栝楼皮、种子中药名则为栝楼仁,都供药用,有解热止渴、利尿、镇咳祛痰等作用。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5家种植户以每棵2.5元的价格购来种苗,又购置钢管、钢丝、尼龙网等搭起架子,加上土地承包金、化肥农药、人工等成本,总投入100多万元,平均每亩投入不到3000元。以第一年亩产瓜篓150斤来算,市场价格28元一斤,一亩至少可以实现年产值4200元,再加上瓜蒌皮、瓜蒌籽收入等,每亩可净赚4000元。而且种植瓜蒌是一年种6—7年收,今年是头年种植,管理、技术水平和产量都相对较低。“以后每年只要给它施肥、喷农药及日常管护。” 看着丰收在望的瓜蒌,种植户们喜上眉梢,越来越多的南羊村民把目光投向了瓜蒌种植,前来村部要求加入种植的百姓络绎不绝。“今年是试验年,明年我们将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瓜蒌种植,打造瓜蒌种植特色村。”蔡亚军高兴地说。
红景天是有名的中药材,由于它的药用性很高,是我国主栽的作物之一,一般情况下每亩可产3000公斤左右,需要的成本大概2~3万元左右,按照市场的价格来说,红景天的价格在10~15元每公斤左右,一年每亩的收益可在1~1.5万元左右
甘蔗也是分不同的用途的,他种的这是制糖的甘蔗,不是那种市场上卖的水果甘蔗。这两者是不同的,制糖的甘蔗主要是用来制糖,很多制糖厂收购他们的甘蔗来当制糖的原料。这种甘蔗叫糖料甘蔗。
今年,这种甘蔗的收购价格一吨在390-520元之间,根据新老品种的不同来定价。价格比较固定,类似于北方的玉米和小麦,价格是受控制的。
这不是市场上那种水果甘蔗。我国90%以上的食用糖,都是来源于这种糖料甘蔗。市场上那种黑皮的甘蔗,大多都是黑皮果蔗,这不是同一个品种。
按400元/吨来算的话,亩产能达到7吨的话,这种糖料甘蔗一亩地的毛收入也就在2800元左右。
红柴胡种植亩产量高,且效益不错。1. 红柴胡是传统中药材之一,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大;2. 红柴胡适应性强,生长适应范围很广,生长速度快,可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上;3. 红柴胡的种子是可以播种的,每公斤种子可播种50-70亩,物理性状好,不易变质;4. 每亩种植成本约2500元左右,成熟期为2-3年,净收益一般为3-4万元,种植效益高。红柴胡的种植需要注意管理和维护,如养分供给、病虫害防治等,以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市场需求也需要及时的了解和掌握,以便调整种植规模和销售策略。
柴胡种植一年亩产柴胡干品100公斤,而种植两年可获得100-200公斤以上的干品。按产量150公斤、售价50元每公斤计算,可获得7500元,茎叶2元每斤,产量为300斤左右,可获得600元,合计8100元,除去种子、肥料、机耕、人工、农药等550元成本,获得的纯利润为7550元。
大黄平均亩产量400公斤,按统货干货价格出售平均24/公斤,那么亩产效益平均5900元。
大黄是多年生高大草本。生于山地林缘或草坡,野生或栽培,根茎粗壮。茎直立,高2m左右,中空,光滑无毛。基生叶大,有粗壮的肉质长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宽心形或近圆形,径达40cm以上,3-7掌状深裂,每裂片常再羽状分裂,上面流生乳头状小突起,下面有柔毛。
元胡种植效益非常可观,目前每公斤元胡市场价格在16元左右,一般每亩产200~250公斤,扣除开支,每亩可获纯利2800~3500元,元胡价格在未来2~3年内将继续保持稳定。
地黄种植成本4000元左右,效益6000元左右
种一亩地黄的成本包括租地、种子、化肥、农药、工时、设备等成本,大概在4000元左右。一亩地能产地黄500斤左右。按照地黄20元/公斤的市场价,一亩地黄可以卖1万元左右。减去成本,那么每亩利润在6000元左右。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