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地整地
种植地黄要选择地势较高、土地肥沃、土层深厚疏松、排水性好沙质土壤的田块。
前茬作物是茄科、十字花科、棉花、芝蔴的田块不适合种地黄,更不能连茬种植。
于年前深耕翻土晾坯,春季栽培时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然后翻耕整地,做成宽1米长不限呈龟背状的畦。
选种栽种
种植地黄一般都是以地下根茎繁殖法。所以先要培育根茎作为栽培用。
选种的方法是:在上年收获地黄时,选用粗壮、品相好、无病虫害的根茎储藏在地窖越冬,来年种植的时候刨出来做种栽。
地黄一般在3月中下旬种植,种植时,将种栽根茎去掉头尾,切成5厘米的小段,每段有2个以上的芽眼,两头切口沾上草木灰。
先在畦面上挖小坑,每坑内放2个根茎小段,然后盖上细土。种植密度为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每亩栽种5000株左右,用种量为50公斤。
田间管理
及时间苗定植,齐苗后就要间苗,按照株距20厘米定植,如果缺苗,要在阴天补苗。
地黄的除草都是由人工来进行,又因地黄的根系较浅,除草时不宜吃土太深。
地黄也是喜肥的作物,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要多施磷钾肥。
地黄对水的要求也很高,不同生长时间对水的需求也不一样,生长前期需水较大,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后期地下根茎膨大期,水分需求少,保持田间土壤干燥,还要防止雨后渍水而烂根。
病虫害防治
地黄的病虫害一般发生在六七两月,主要的病害有花叶病、枯萎病、斑枯病;主要的虫害有蛴螬、地老虎、红蜘蛛、蚜虫等。防治时要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的综合方法根除,选择药剂时要用低毒的生物药剂,避免使用高毒农药。
采收加工
当地上叶片枯黄时就可以采收了,采收时间也就是在10月底至11月初。采挖时先把畦一边的土刨开,露出里面的根茎,再顺次取出根茎。刚采挖的根茎可以作为新鲜地黄上市销售,如果要加工成生地黄,就要进行烘烤,烤干后即为生地黄;而熟地黄,还需要用生地黄加黄酒蒸馏,然后再晒干。
再来看看收益
收入:一亩地可产地黄1000至1200斤,按照亩产量1100斤计算,地黄的价格在每斤5至10元不等,按照每斤6元计算,一亩地的收入为6600元。
投入:租地800元,种子费用500元,肥料、农药、人工管理等费用1500元。
利润:除去投入成本,利润为3800左右。
地黄种植技术
1、选地施肥。栽种地黄时,需要选择向阳背风、土质松软肥沃、排水优良的地块作栽种地,然后对土壤深翻二十厘米,再每亩施加五千斤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最后整平耙细,做垄起沟。
2、种子处理。播种之前,选择颗粒饱满、健康、无病害的地黄种子,将其浸泡到温水中,二十四小时后再捞出,然后去掉种皮,用湿布包裹起来,放在二十五度的环境中催芽,等种子露白后,再进行栽种。
3、播种入土。先对疏松肥沃、排水优良的土壤浇灌一次透水,保证土壤湿润,然后将地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土壤表面,并覆盖一层一点五到两厘米的细土,以防光照过强,不利于种子的萌发生长。
4、后期管理。等地黄种子出苗后,需要及时采取间苗、补苗措施,并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的发展,当植株进入生长期时,以浇灌小水为主,注意春秋两季每隔两到三次浇一次水,夏季则每天浇一次水。
地黄种植技术
1、选地施肥。栽种地黄时,需要选择向阳背风、土质松软肥沃、排水优良的地块作栽种地,然后对土壤深翻二十厘米,再每亩施加五千斤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最后整平耙细,做垄起沟。
2、种子处理。播种之前,选择颗粒饱满、健康、无病害的地黄种子,将其浸泡到温水中,二十四小时后再捞出,然后去掉种皮,用湿布包裹起来,放在二十五度的环境中催芽,等种子露白后,再进行栽种。
3、播种入土。先对疏松肥沃、排水优良的土壤浇灌一次透水,保证土壤湿润,然后将地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土壤表面,并覆盖一层一点五到两厘米的细土,以防光照过强,不利于种子的萌发生长。
4、后期管理。等地黄种子出苗后,需要及时采取间苗、补苗措施,并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的发展,当植株进入生长期时,以浇灌小水为主,注意春秋两季每隔两到三次浇一次水,夏季则每天浇一次水。
1.培养“栽子”,地黄要想产量高,充分利用“栽子”进行栽培,要比直接用种子播种收获的产量要高得多。通常种植地黄的种苗被称作“栽子”,选择种子或块根作为种子进行培养“栽子”一般情况下,地表温度稳定在15度左右,就可以进行培育种植,可在当年的春季3~5月份,秋季8~10月份进行种植培育,第2年进行移倒栽,更有利于地黄创高产。
2,选择栽植的土地,选择海拔50~1100米的海拔地区种植,黄河冲击平原种植最多,地黄主要以收获地下根茎为主,因此将地黄种植在排灌方便,土壤疏松肥沃,透气性好的沙质土壤中最好,地黄最好有三年左右的轮茬种植,连年重茬种植容易降低地黄的产量,地黄在 pH为7~8的时候生长适宜。种植之前每亩地底肥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5方左右,钙镁磷肥100公斤,纯硫酸钾15公斤左右,尿素15公斤左右。深翻土壤25公分左右,上面用旋耕机耕平备用。
3,选择“栽子”的中间部分,截成平均4~5公分左右的小段,每个小段要具备2~3个健康芽眼,为防止切口感染病菌,尽快愈合,可用新鲜的草木灰蘸满切口,然后就可以栽种,一般按照株距25公分左右,行距35公分左右开沟,横向摆放,可按照1-2-1的形式摆放,增加每亩的株数,在每株的一侧抓上一把经过充分腐熟,粉碎后的优质农家肥或饼肥。一般每亩地需用“栽子”50~60公斤左右。
4,追肥与灌溉,追肥可选择腐熟的饼肥,每亩地3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三个15纯硫酸钾型复合肥20公斤,当苗高10~12公分左右追施。追施肥料之后,视天气状况,土壤干湿程度进行浇水,地黄根茎膨大期需水量大,应采取小水勤浇的方式进行。雨季到来应做好排水防涝的措施。
5,预防病虫害,地黄常见的病虫害一般有枯萎病,斑枯病,轮纹病,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白粉虱,蚜虫,红蜘蛛等害虫,进行对症防治。
6,防除地下根茎的岔子,在接近地表处还能长出细长的地下茎,质量差,有地方称为串皮根,应进行及时地铲除,产出的目的就是让营养集中供应,主根生长,减少营养的消耗,增加地黄的质量。
一般来说花椒种植每亩利润是种玉米收入的四五倍,每亩收入在5000元左右没有问题。一亩地栽种大约70株花椒左右,两年后挂果,三年后每株能摘1斤多干花椒,五年后每株平均摘2斤干花椒,8年后每株平均摘4斤左右干花椒。按照一般市场价格,每斤干花椒在36元左右。三年后每亩地收入起码在2600元,五年后每亩收入在4000元,八年后每亩收入在5000~6000元。
速生柳具有显着的的速生特性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从小苗生长一个月以后,明显出不断加速的快速生长;与一般速生柳和普通柳树相比,速生柳生长更快,生物量大,出材产量高,比较经济效益高。当然说产生的效益高,均是指速生柳在好的科学管理前提下。
在立地条件适宜,水、肥、防病虫等管理条件好的情况时,1年生树生长高达3-6米(南方比北方的生长量要大些,地径2-3公分以上。
人工营造周期短造林,不蹲苗,5-6年即可进行朝短期轮伐或齐伐,平均6年采伐时单株高度可达15米,当胸径达20公分左右时,材积近0.3立方米左右。
地黄的种子播种:用种子繁殖的后代性状分离严重,植株生长势差,块根很不整齐,表现混杂。
因此生产上一般不直接采用。做法是选择生长健壮,抗逆性强的植株,采摘单朵花结的种子,于4月上旬(清明前后)在苗床播种。播种前在畦内浇水,等水渗完后按行距15厘米条播,覆细土3~6厘米厚,温度20~25℃时,10余天发芽,一般发芽率50%左右。幼苗长到5~6片叶子时,即可移栽大田。夏季生长期进行单株选择,插上标记。秋季采挖时,选粗壮圆形的块根埋藏留作种用。其他供药用。
黄瓜正常情况适宜在早春1月-3月播种,夏秋6月-8月播种。
前景好。原因:1,特种养殖利润高。2,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一、土地整理
1、选择土质疏松、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排水透气性能良好,ph在6-7.5之间的土壤进行种植。
2、深耕深翻土地,每亩地施加5000kg腐熟有机肥,250kg生物肥,50kg尿素,30-4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2kg硫酸锌。
3、整平做畦,畦宽1.2m,高15cm以上。
二、育苗
1、播种前,使用55-60℃的温热水和多菌灵消毒15-20分钟左右,然后在温水中浸泡5-6小时。
2、将浸泡后的种子用湿纱布包好,放置在15-20℃的环境下催芽2-3天,播种。
3、出苗前,苗床白天的温度控制在28-32℃,晚上的温度控制在20℃以上;出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晚上温度控制在15-18℃。
4、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定植。
三、定植
1、定植要求:夜晚的温度最低不能低于5℃,0-10cm处的地温不得低于12℃。
2、定植密度:每亩地种植4000-4500株幼苗,小行距40cm,大行距80cm,株间距25-30cm。
四、肥料
1、提苗肥:在距离植株5cm处开沟施肥,每亩地施加5-7.5kg尿素或者是500kg腐熟粪水。
2、坐果肥:一般追肥3-5次。其中结瓜初期和盛瓜初期均施加7-9kg尿素和8-12kg硫酸钾;后续几次追肥,施肥量减半;最后一次追肥可以不用施加钾肥。
3、叶面肥:结瓜盛期的时候,叶面喷施2-3次0.5%尿素溶液和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
五、水分
1、定植后5-7天左右浇缓苗水。
2、根瓜长至10-12cm的时候,浇催瓜水。
3、结果期间,每隔5-7天浇一次水。
六、管理
1、当卷须出现以后,搭制竹架,每隔3-4天牵引藤蔓上架。
2、对于主蔓结瓜的黄瓜,及时去掉所有的侧枝,对于侧蔓结瓜的黄瓜,及时摘心。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