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一亩地产量有8000至10000斤。从生长习性上看,香附属于根系较浅的植株,它的根无法深入地下太深,在荒地、小路边、田野间种植,产量并不会有太大损失,还是在8000斤左右。
香附喜光照,当太阳光照射时,它的幼苗和植株能生长较快,最终的亩产量会提升约200斤。从种植技巧上看,香附与大豆、土豆等类目农作物一起种植生长时,有利于其植株的生长以及对水肥的吸收,亩产量会提升至9000斤。
1.选择适宜环境与适生土壤。白术性喜凉爽,耐寒,怕高温多湿,以海拔千米左右的高山种植更为适宜。中低山虽可种植,但病害明显增多。白术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深厚、疏松、肥沃的黄棕壤和沙壤土较适宜,在黏性过大、透气不良、容易渍水的死黄泥地和坡度过大、肥力低下、砂石过多的瘠薄地种植生长不良,产量较低。另外,白术不耐重茬,最好在新开的生荒地种植,或者选择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为前茬,薯类、豆类、花生、烟叶、油菜、蔬菜等作物均不适合做白术地前茬。种植白术后的耕地,至少要间隔5年以上才能种植。
2.坚持高山育种,培育健壮术栽。种植白术要获得优质高产,最好引进新培育的叶绿壮、抗病、块茎大、根须少、产量高的改良白术做种。在秦巴山区,白术从种植到收获一般需要两年,即头年春季在苗圃地用种子播种培育术栽,秋冬季将术栽挖起随后种植于大田,次年秋季才能开挖收获成品。高山气温偏低,温差较大,种植的白术病虫害少,用高山培育的术栽做种,不仅苗齐苗壮,而且抗病性强,产量明显较高,因此最好在高山育种。如果在高山种植,最好自己育苗以保证术栽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如果在低山种植,最好在高山建设稳定的术栽繁育基地,否则就从高山(或北方)调种。培育术栽的苗圃地选定后,年前深翻炕垡,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土壤解冻后施肥、整地、播种,最好开沟条播,亩用种量4~5千克,播深3厘米左右,播后地表覆盖一层蒿草或厩肥保温保湿,同时防止土壤板结。白术出苗后需间苗定苗、中耕除草、看苗追肥。前期追肥要勤,通过少量多次追肥,使术苗生长壮而不旺。后期追肥要重,通过增加施肥促进地下根茎膨大,提高术栽产量与质量。
3.认真挑选术栽,搞好播前处理。霜降至立冬术苗茎叶枯黄后挖取术栽,剪掉头部茎杆和尾部细根,先将畸形、破损、带病术剔除,按大、中、小分级,选择表皮细嫩、芽饱满,上部细长、尾部圆大、密生柔软细根,主根细短或无主根的术栽做种,一般每亩可产健壮术栽500千克。术栽播种前用NEB(恩益碧)处理,既可起到防病作用,又可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株抗逆能力,提高白术品质与产量。其方法是将挑选好的术栽摊开,用通用型NEB每袋兑水30千克,使用喷雾器喷于其上。喷雾过程中要翻动术栽,使其表面湿润均匀。也可将通用型NEB每袋兑水100千克,对术栽提前实施浸种处理,待表面水分沥干后播种。如果购买不到NEB,可将术栽用50%的多菌灵或托布津600~800倍液浸种10分钟,捞出沥干后播种,以减少病害发生。需要注意的是,NEB可以和肥料混用,但不能和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剂混用。
把昌术种植到土里浇水施肥就可以了,亩产量是60000斤
白芍种植每年的平均收入在6000到7000元左右,种植要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的的地块,种植前整地施足基肥,可选用分株及种子繁殖,日常做好中耕除草、水肥管理等工作。
一、白芍种植效益
按照白芍3-4年的生长周期,每亩成活率90%以上,产量大约在3000kg/亩,鲜品价格大约在5元/kg,干品价格在2元/kg计算。每亩白芍的产值可达到30000元左右,然后减去成本,每年的平均收入在6000-7000元左右。不过这些都是在以种植过程中不出现意外、产量正常的基础上计算。如果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的话,那么种植效益还会有所降低。
二、白芍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通风向阳的的地块种植,要求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前茬最好为玉米、小麦或豆类的作物。白芍的根系较深,所以在整地要深耕细作,并施好基肥,要求要深耕30-40cm,皆可翻耕施入农家肥3000-400公斤,将其和土壤均匀的混合在一起后,在耙平,做成快1.5-2.5米的畦。如果是降水量较大的地区,或者土壤排水不良,畦可宽为1米时左右。
2、繁殖
白芍有分根繁殖(芽头繁殖)和种子繁殖两种繁殖方法,分根繁殖选择在8-10月种植,如果种植时间过晚,芽头已经发出新根,在种植时容易被弄断。收获芽头时,将芽头从根系上切下,再选择形状粗大、不空心、无病虫害的芽盘,将其自然的切成数块做种。栽种时采用穴栽方法,挖穴3-6cm,株行距50×30cm,每穴放一两个芽头,覆土时可施入粪肥,再埋土堆成馒头状小堆。单瓣芍药结实多,在8月份种子成熟时将其采收,采收后即可进行播种,也是采用穴播方法,播种时用细土搅拌播下,种子的繁殖期过长,一般播种到定植要2-3年,比较少用。
3、中耕除草
种植时每年要中耕除草4-6次,促进植株生长,但是注意中耕时要浅耕,以免伤害到根系,导致死苗。在10月底或11月初时,这时气温下降,地温也随之下降,需将地面10cm以上的枝叶剪除,有利越冬。
4、水肥管理
在施足基肥后,当年一般是不要继续追肥了,一般在种植后的第二年开始追肥,每年追肥3次,第一次在3-4月气温回升时,这时浇施粪肥即可;第二次在4月底,同样施一次粪尿肥,每亩500公斤;第三次在10-11月月底前,每亩施入200公斤的圈肥。白色是喜旱怕涝的植物,所以一般无需进行浇水灌溉,只有在严重干旱时浇一次透水即可,在阴雨季节要及时排水防涝,以免积水过大引发根系腐烂
人参怎么种
准备土壤:
建议大家选择森林当中腐殖质比较多的土壤,人参不喜欢话费,但是会有专门的人参肥料,如果大家选择自己在家种植,用腐殖土和细沙配制就可以。
催芽处理:
人参在播种之前需要将人参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48个小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种子充分吸收水分,然后用细沙和腐殖土混合,把人参种子放入准备好的容器中,置于阳光温暖的地方,在1~3个月后,人参种子就会开口,之后就可进行播种。
播种方法:
把人参种子种在花盆当中,需要和花盆保持5厘米的深度,播种之后一定要注意避免阳光的照射。
注意事项:
把长出来的人参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不能阳光暴晒,还要控制好浇水量。
人参作为高支出,高收入的种植业,种植一亩人参可以收获二至22万元,种植5亩就能够赚10~110万元。
大家在种植人参之前,需要重点考虑种植人参的成本,一亩人参种子价格在6万元左右,种植5亩就需要30万元,除了种子的价格之外,还需要加上人参对肥料的养护费用,人工管理费用,土地租金,总共的支出是40万元。
柏种植一亩地的成本和利润
1、据产地经营商介绍:川黄柏育苗的投入主要是籽及人工,购买2年生的苗子价格在0.8-1.2元/每株,一年生的苗子在0.5-0.8/每株,一亩山林投入苗子量在300-400株之间,间距在0.5-1米,初期一年管理和施肥费用在200-300元左右。
2、移栽后种植5-8年左右可采刮,要是每年管理施肥估算成本都在1500-2000元左右,按今年黄柏产新时的当地收购价格2.2-2.5元/斤计算,一亩地要采刮1000斤皮才能回本,一棵8-10年左右的树刮湿皮产量在20斤左右(带根皮),一亩按300棵计算,10年后产皮6000斤皮,按目前行情算10年后入12000元左右,每年收入也就1200元除去基本都成本200-300元,每年下来农户就能拿到800-1000元上下的收入
白薇的种植技术是很难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除草,除草得用人工去除草,因为不能打除草剂。非常的费工,费力,费时。但是亩产效益还是不错的。大约三年可以出5000斤。
以今年7块钱一斤的价格,每亩地可以收入35,000元。35,000元除以3,大约为每亩地,一年可以出1万多元。所以我认为他的收益还是不错的
一、白鲜皮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1、选择阳光充足、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平地或者缓坡地进行种植,然后对土壤进行深翻,可以消灭土壤中的细菌和病虫,根据土壤的肥力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公斤即可。
2、白鲜皮种子采收后进行晾晒5-7天,然后放在阴凉通风处贮存,在10月上旬至11月初的时候进秋播植,或者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的时候进行播种,播种的密度要合理。
3、当白鲜皮幼苗生长1-2年之后,在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或者第2年春季返青前进行移栽,根据幼苗根系长短开沟或者挖穴即可。
4、白鲜皮在育苗田出苗的时候逐次把床面上的覆盖物去掉,在幼苗生长期内要经常除草松土,在雨季的时候做好田间排水工作,2年生的苗在生长盛期适当追施氮磷肥。
5、白鲜皮移栽田需要经常松土除草,每次除草后向茎基部培土,防止幼根露出地表,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注意排水,在秋季枯萎后,要及时割去茎叶,床面盖土或者盖一层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有利于白鲜皮根部越冬和植株生长。
6、野生的白鲜皮资源比较少,目前市场价格1公斤35-40元,人工栽培3-4年亩产干品300-500公斤左右,每亩纯效益10000-15000元左右。
二、养殖白鲜皮和野生的有何区别
养殖的白鲜皮靠施肥长得比较快,可以很快产生效益,所以它的年限不够长,药效也没有野生的好;而野生的白鲜皮自然生长,落叶和枯叶就是它的肥料,它的年限比较长,药效也比较好。
三、白鲜皮种植要注意事项
1、春播时间是在4月下旬到5月中旬这段时间,秋播是10月上旬到11月初这段时间。
2、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的时候要追农家肥或者尿素2次,在立秋后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1次,有利于白鲜皮生长。
3、在白鲜皮幼苗出土后要及时除草,但是不能中耕,除草可以选择人工拔草,也可使用药剂除草。
4、在5-6月白鲜开花的时候,对于不留种的地块,为了不造成养分浪费,可以在植株孕蕾的时候把花蕾摘除,让养分集中在根系,促使根系生长发育,注意不要伤害到茎叶。
1、土地选择
最好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以平坦土地为佳。一般前茬都种水稻、高粱、玉米等,待前茬作物收获之后,对土地进行整改,每亩施腐熟堆肥或3000-5000公斤厩肥、100公斤肥饼、50公斤磷肥作为基肥;然后进行翻耕,耕地深度控制在25-30cm左右,耕完后将土整平耙细,做成宽1.2-1.5,高12-20cm左右的高畦。
2、种子培育
可以选择单株选苗移栽留种或就地留种,一般第一种方法采用较多。选择没有病害,健壮的白芷作种,在移栽前将叶子减掉,行株距控制在50-70cm左右。冬季和次年春季及时进行除草施肥工作,6-7月左右种子会陆续成熟,待果皮变成黄绿色时,便可将其连着果序一起采摘下来,然后摊放在通风干燥处凉干,再将其脱粒,去除杂质后备用。
3、播种
白芷播种可以分为春播、秋播,以秋播为佳。一般气温较高的地区是在秋分至寒露时进行,若播种时间过早,白芷植株当年生长过旺,来年部分植株会提前抽苔开花,致使根部木质,无法药用;若播种时间过迟,冬天降水量较少且气温较低,播种后不易发芽,会影响植株生长。
根据不同的地区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可选择穴播、条播。一般穴播的行距为30-33cm,穴距为23-27cm,每亩的播种量为1-1.6斤左右,播种后先不覆土,每亩施入1000公斤稀人畜粪水后再用人畜粪水拌的草木灰覆盖在上面,确保种子不露出来,最后用木板轻踩,使种子和土壤紧密贴合,一般15-20天左右便可出苗。
4、日常管理
做好间苗、松土、除草、施肥追肥工作,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生长期如果遇到天气干旱,要及时浇水,保证植株生长需要,雨水过多或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水,以防病害或烂根。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发现病株,及时治疗。
白芷的亩收益
白芷是一年生的作为,一般1年采收一次,亩产量可达到500-550公斤,目前白芷干品的市场价格在8-10元/公斤左右,以亩产500公斤,收购价格8-9元/公斤计算,每亩收入为4000-4500元左右。种植白芷前期成本投入不是很高,由此看来,种植白芷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可观。
按照正常市场价,黄芪亩收益2000元左右,高于马铃薯、葵花等传统农作物1000元左右 。
黄芪,播前结合整地亩施农肥3000—4000kg,磷肥25—30kg,耙耱平整后起垄,垄宽40—45cm,垄高15—20 cm,行距40—45 cm。种子处理黄芪种皮坚硬,播后不易发芽,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将种子浸于50℃温水中搅动,待水温下降后浸泡24小时,涝出洗净摊在湿毛巾上,再盖一块湿布催芽,待裂嘴出芽后播种。也可以种子中播入2倍的河沙搓揉,擦伤种皮,也能迅速发芽。用70—80%硫酸浸泡种子3—5min后,迅速置流水中冲洗,洗净种子后稍干即播种,发芽率达90%以上。播种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14—15℃,春播于3—4月份,秋播于10月上中旬。条播,在垄面上开1.5—2 cm浅沟2条,将种子均匀撒入沟里,覆土将种子盖严。随即在两垄沟的沟田灌水,保持土壤湿润。15天即出苗。平畦种植也可以,但发病较多,根形不如垄栽的好。生产上常用育苗移栽,将直播苗在春季,按20×40 cm的株行距边起边栽,沟深10—15 cm,将苗顺放于沟内,播后覆土,亩用苗1.5万株左右。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