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要的民间土法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法主要有: 民间土法防治
1.在稻谷面上铺两层干净纸,把纸贴近容器四壁,把干燥草木灰、谷壳灰、石灰适量混合堆满纸面上,再加盖封闭。该法可使稻谷储存半年以上不变质、不生虫。
2.在稻谷顶部压盖2寸左右的烟梗,能使稻谷保持半年无虫。
3.如发现有蛾类害虫,可点燃蚊香密闭熏杀。先将粮面扒平,每平方米面积放置2~3个大碗,蚊香点燃后,连香架一起放进大碗里,将门窗关闭密封三天三夜,灭蛾率可达100%。应选用无毒蚊香。
4.在一个大口瓶里装一些白酒,瓶口用纱布扎紧,放在打扫干净的储粮容器的底部,把晒干扬净的稻谷装进去,封盖后即可防虫。
5.把干海带和稻谷按1∶100的比例混装在储粮容器里,一个星期后取出海带晒干再放进储粮器里,此法可使稻谷含水量下降3%,使粉螨及蛾类死亡率达90%以上,使各种霉菌减少60%~90%。海带取出晒干后可以重复利用,并且不影响食用价值。
6.将花椒、茴香用纱布包起来放在稻谷表面,每100斤稻谷用75~100克花椒或茴香。
7.将中草药山苍籽、辣蓼草、花椒、菖蒲、樟树叶、椿树叶、除虫菊等晒干粉碎,用纱布包好,每袋半斤,放在储藏稻谷上层、中层及底层,每1000斤稻谷用3~4斤。用一种或几种药都行。
8.把含有松脂较多的松柴劈手指般大小的小段,按1∶200的比例插在稻谷堆里,密封,可以防止生虫。
9.针对害虫交配产卵时喜爬上粮面的习性,用竹扫帚扑杀,此法对麦蛾等蛾类害虫防治效果良好。 化学药剂防治法 1.将磷化铝一片装入小瓶中,用纱布扎住瓶口,埋进稻谷中,每400斤稻谷放一瓶,防虫效果很好。此法便于大、中、小密闭性储藏容器使用。 2.将稻谷装进已消毒的密闭性小容量储器中,稻谷装至离容器口10厘米处时,在稻谷面上放一只小碗,将敌敌畏倒进碗里,加盖密封,每百斤稻谷用药量10~15克,可保证4个月内基本无虫害。 3.将谷虫净或粮虫净分层撒在稻谷堆中,每层厚度以30厘米为宜,最后顶层再撒一些药即可。撒药后5天稻谷即可加工食用。
一、缺氧保管法。这是利用小麦后熟期长,及入缸粮温高,呼吸旺盛的特点,在入缸密闭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自然缺氧保粮方法。缸内氧气随着小麦的中短呼吸逐渐减少,5天-10天即能使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到2%——5%,保持一定时间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但应注意小麦水分应控制在标准之内(12.5%),平均粮温保持在30℃以上。
二、三热密闭法。选择晴朗高温天气,在上午9时左右将场地晒热后,先把小麦薄摊到晒场上,再把器具物料(棉被、麻袋片等均可)搬出晾晒。小麦要勤翻,使麦温晒到48℃——52℃左右,水分降到12.5%以下,于下午3时前后聚堆,热闷半小时,趁热进缸。用经过消毒晾晒处理的物料进行压盖。然后用薄膜密封,不得漏气。使粮温保持在40℃以上,持续8天——10天,杀死卵、蛹、幼虫及成虫,达到聚热杀虫的效果。
三、化学保藏法。对入缸的小麦,在密闭性能较好的情况下可采用磷化氢化学保藏,也可用防虫磷糠同小麦搅拌储存,以杜绝害虫和霉菌的繁育,提高储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靠自然缺氧达不到防治目的的新麦,用化学保藏最为适宜。此法适用于长期储存,一般用药量每吨粮食用磷化铝4克-5克即可,费用1元左右,既经济又实惠。
储存小麦一般用磷化铝杀虫,杀菌(但是磷化铝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要专业防毒面具,安全用药,根据储藏小麦量来计算用药量,施药后要封闭,特别注意安全)。
如果是自己食用的话不主张使用熏麦药,建议晒干小麦,储藏小麦的地方保持干燥,储藏小麦时底部放一瓶高度白酒(打开瓶口用纱布包住)口朝上,可以有效预防小麦被虫蛀。
喷雾作为主要的用药手段,在防治病虫害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单纯喷药在面对一些特殊环境、特殊状况时并不适用,尤其是连阴天棚内湿度大时,喷雾会进一步增加棚内湿度。因此,喷雾还要配合其他用药手段作为辅助,才能做好防治准备。除了喷雾,还有这些药可以用好空气消毒片,空气消毒片是一种气体熏棚手段,具有预防效果好、成本低、使用简单、安全无残留等优势,是防治病害的重要辅助手段。市场上现有的空气消毒片,每片约1.3克,每亩棚室每次熏棚用30片左右即可。晴天通风正常时,病害发生较少,可每周熏棚一次;遇到阴天、浇水、病害发生时,应增加使用次数,可2-3天使用一次。
10个月以后,保粮磷适合于农村储粮使用,主要用于原粮和种子粮的 防虫,不可用于成品粮。使用方法是:将保粮磷按1:2500 的比例均匀拌和于粮食中即可,即100克保粮磷拌和原粮 250千克。使用时小麦一定要干燥,采用全粮拌和,不需用 薄膜密封。尽量在粮食未生虫前及时施药。可在小麦晒干入 仓时,边入仓边拌和药粉,保护期10个月以上。保粮磷应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其实不需要放药的,如果怕香菇被虫子蛀蚀的话有条件的可把装香菇的冷柜容器密封后置于冰箱或冷库中贮存。香菇必须在低温通风处贮存。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要求,近日,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16亿元,实施新的小麦“一喷三防”补贴政策,支持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22省(区、市),对小麦生长期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混合剂等“一喷三防”措施给予补助,以防农作物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促进小麦稳产增产。
防虫:主要是蚜虫、红蜘蛛、吸浆虫这三种居多,都是常见的小麦田害虫,蚜虫、红蜘蛛可选择药剂有:吡虫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等;吸浆虫可选择药剂有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阿维菌素、毒死蜱、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
防病:主要是白粉病、赤霉病、锈病等,在小麦这个时候容易大面积发生。
在低温条件下药后15-20天,甚至30天后才能表现出防治效果。
另外,除草剂都应在晴天且气温稍高时用药,一般以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为宜。如遇土地干燥喷施除草剂时应加大用水量,才能确保防治效果。
土壤湿度也要很好的把握:抓住麦田浇水时机,及时施药,确保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多数除草剂药效的发挥均需要一定的土壤墒情,土壤墒情在40%-60%时最有利于除草剂药效的发挥。旱情严重,多数麦田干旱,除草剂如在此时使用应结合浇水后(或降雨后)的有利时机,及时用药。
药只治标不治本,一、用药前先清理落叶、杂草、残枝,修剪枝叶,并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病虫。二、秋冬耕翻园地。秋冬土壤深翻,可破坏土壤中各种害虫巢穴,或将害虫卵、茧、蛹等翻到地表冻死、干死或被鸟类食掉;随着深翻,各种病菌也可翻到土壤深层。三、冬刮树皮防病虫。红蜘蛛、卷叶蛾类害虫及腐烂病病菌,多在树皮缝隙中越冬。刮除粗皮、翘皮、病皮,可起到防病虫的良好效果。四、树干涂白防病虫。冬季树干用石灰涂白既防日烧病又防冻害,又可兼治各种虫害。五、诱集害虫集中消灭。利用害虫对越冬场所有选择的特性,秋后在树大枝上绑草把或破麻袋片。据试验,这种方法可诱集到47-48%的越冬幼虫茧。六、休眠期喷药防病害,喷1-2次含油量为4-5%的柴油乳剂和波美5#的石硫合剂,可防多种病虫
杏树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是杏树早期落叶病、流胶病、疮痂病、根腐病,虫害主要有蚜虫、介壳虫、食心虫、桃蛀螟、梨小食心虫、金龟子等。
1.每年冬季清扫果园枯枝落叶,消灭越冬病菌和一部分越冬幼虫,发芽前淋洗式喷打5度石硫合剂和五氯酚钠500倍液;树干涂抹氨基酸加甲胺磷100倍液或喷施天达蚜虱速克1500倍液加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 000倍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一次消灭蚜虫。根腐病可用波尔多液200倍液或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灌根。
2.病害防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常用杀菌药剂有多抗霉素500倍液,大生M-45 800倍液,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轮流进行,消灭病菌。
3.虫害防治应根据害虫发生规律,适期用药,常用的杀虫药剂有灭扫利2000倍液、高效氯氢菊脂1500倍液,每隔10~20天喷1次,结合杀菌剂和叶面肥一起进行。20%的三氯杀满醇8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幼果期禁用铜制剂和有机磷杀虫剂,以防发生果锈和果面污染。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