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用的除虫药比较多,要有针对性的用,如杀桃食心虫的,杀红蜘蛛,杀食根幼虫的等等
答:养牛喂杀虫药和口蹄病的药,一般牛很少得病。
1.西玛津: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内吸型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等。
2.扑草净:属内吸性除草剂,既能由杂草根部吸收传导到整株致死,对茎、叶又有一定的触杀作用。
3.利谷隆:具有内吸和触杀作用,主要是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
4.除草醚:是一种触杀型除草剂,有一定的选择性。可防除马唐、狗尾草、稗、蟋蟀、草等,对某些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作用。
①加强肥水管理,注意科学使用“天达2116”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性能。 ②科学修剪,注意生长季节及时疏枝回缩,冬季修剪少疏枝,减少枝干伤口,注意疏花疏果,减少负载量。 ③在生长季节及时用药,每10-15天喷洒一次600倍50%超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1000倍70%超微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800倍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或600倍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或1500倍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注意以上药剂须交替使用。 ④刮除病斑,后用200-300倍以上药剂涂抹病斑消毒
1、桃细菌性穿孔病
在发芽前喷上4-5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的波尔多液,开花后喷一次科博800倍液。5-8月份喷农用链霉素(10000-20000倍)或锌灰液(硫酸锌1份,石灰4份,水240份)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2、桃疮痂病
又叫黑星病:主要危害果实,也侵害新梢和叶片。果实多在果肩处发病。果实上的病斑初为绿色水渍状,扩大后变为黑绿色,近圆形。果实成熟时,病斑变为紫色或暗褐色,病斑只限于果皮,不深入果肉,后期病斑木栓化,并龟裂。
萌芽前喷80%五氯酚钠200倍加3-5波美度石硫合剂;落花后半个月至7月份,约每隔15天,喷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福星8000-10000倍,均对此病有效。
桃树脚注虫可以选择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在秋冬虫卵孵化期和成虫时期都可以使用,每7-10左右使用一次,连续用药2-3次。在发芽前喷上4-5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的波尔多液,开花后喷一次科博800倍液。
5-8月份喷农用链霉素(10000-20000倍)或锌灰液(硫酸锌1份,石灰4份,水240份)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有下列药可以用于蜜蜂防虫防病。
一、金霉素
金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化学名为氯四环素,作用及抗菌谱与四环素相同,但在四环素类中不良反应最大(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养蜂生产中可用于麻痹病毒引起的爬蜂病、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囊状幼虫病等蜂病的预防和治疗。
二、甲哨唑
甲硝唑是一种抗生素和抗原虫剂,具有抗厌氧原虫和厌氧菌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厌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养蜂生产中可用于蜜蜂孢子虫引起的爬蜂病和蜜蜂孢子虫病、蜜蜂螺原体引起的螺原体病等蜂病的预防和治疗。
三、磺胺
磺胺是人工合成的抗菌剂,亦称对氨基苯磺酰胺,养蜂生产中可用于螺原体引起的爬蜂病、蜂房蜜蜂球菌引起的烂子病等蜂病的预防和治疗,但人类长期接触磺胺会引起干咳、食欲不振、头痛、头晕、易疲乏、精神萎靡等不适。
四、制霉菌素
制霉菌素是一种多烯型抗生素,能抑制真菌和皮藓菌的活性,但对细菌无抑制作用,主要用于内服治疗消化道真菌感染和外用于表面皮肤真菌感染,养蜂生产中可用于蜜蜂球囊菌引起的白垩病等蜂病的预防和治疗。
五、升华硫
升华硫是硫磺升华后再凝华形成的,呈黄色结晶性粉末状,有微臭味,不溶于水和乙醇,溶于二硫化碳,养蜂生产中可用于蜂螨、巢虫(蜡螟幼虫)等寄生虫的预防和治疗,但一定要控制好剂量,否则蜜蜂也极易中毒。
六、新生霉素
新生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亦称新生霉素钠,属青霉素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包括厌氧菌)的抗菌作用基本与青霉素相同,养蜂生产中可用于麻痹病毒引起的爬蜂病、囊状幼虫病毒引起的囊状幼虫病等蜂病的预防和治疗。
七、巢虫净
巢虫净是专门为巢虫研发的杀虫剂,主要成分是20%氯虫苯甲酰胺,原理是激活巢虫肌肉中的鱼尼丁受体促使钙离子无限释放、阻止肌肉收缩,最终巢虫将出现肌肉麻痹并因活力消失而死亡,优点是灭杀效果显著且对蜜蜂危害较小。
控制桃树旺长,就要少施氮肥,多施磷肥钾肥。同时可以喷洒矮壮素控制。桃胶就是桃树分泌出来的一种果冻状物质。
如果想要桃子果面光鲜艳着色好,你可以试试以下药剂:
1、植物动力2003 1000倍、2.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绿色扬康金饭碗含氨基酸叶面肥300倍、科宝植物优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药害和肥害、冻害、涝害、强根壮苗、控旺使用1500倍)混合均匀叶面喷雾。
治疗方案:轻微发病时,靓果安按800倍液稀释喷洒,10—15天用药一次;病情严重时,靓果安按500倍液稀释,7—10天喷施一次。
⒈病菌主要在僵果(落地或挂在树上)或枝梢的溃疡斑上越冬,翌春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菌源,为此,要结合冬季修剪,彻底消除树上的病梢,枯枝,树上树下的僵果,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菌源。同时在生长期间也还要注意及时剪掉陆续出现的新的病组织,以防止病害的扩大再侵染。
⒉在果实易感病的4月下旬至5月进行药剂保护,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措施。①是要及时防虫,减少虫害造成的伤口,减少侵染机会。②落花后至5月下旬每隔8天喷一次药重点保护幼果,在花腐发生严重地区的第一次药要在初花期使用以保护花器。
常用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波尔多液对桃树容易发生药害应禁用。
⒊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降低园内湿度,增施磷钾肥等都有利于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减轻病害。
褐腐病又叫菌核病,是桃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北方、南方、沿海及西北地区均有发生,尤以华东沿海及滨湖地带受害重。在多雨年,遇蛀果类害虫严重发生时,可造成毁灭性损失。该病是能侵染为害桃、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