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不要用氧化乐果和敌杀死,这些都是巨毒的有机磷农药,现在国家都禁止使用。最好用生物制剂或机械去除,用刷子刷掉就可以了。要用农药最好的还是蚧壳灵(800倍液),各农资商店有售!(我也是和网友学的哦)
牡丹是喜肥植物,要想使花大色艳、避免隔年开花的现象,合理施肥是重要条件之一。牡丹每年最少施三次肥。第一次在早春土壤解冻后、芽萌动时,施入以有机氮肥和磷肥为主的肥料,称为花前肥,目的是给枝叶生长和花芽迅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第二次在花谢后施入充分腐熟的饼肥,或者速效性复合肥,补充植株生长开花所耗费的养分,促进新的花芽分化。花后追肥量一定要足,一次不行甚至要追施2至3次以补充根部营养的过分消耗。第三次施肥在入冬前,结合灌冬水,施入腐熟的堆肥或厩肥,以利植株安全越冬,并为翌年春天的萌芽生长提供营养物质。牡丹施肥应以饼肥为主,人粪尿可作为追肥。施肥量应根据品种、植株大小、生长情况而定,一般五年生牡丹每株每次施饼肥500克(或粗肥5千克,化肥100克)。开花前及花芽分化期用0.2%至0.5%的磷酸二氢钾作根外追肥,促进叶面吸收。
修剪整形 牡丹栽植2至3年后进行定干,决定植株留枝干多少。对长势弱、发枝少的品种,一般剪弱留强;长势强、枝干较多的品种留干3至5枝;长势特强的可修剪成独干式的“牡丹树”。定干工作在秋、冬季进行,逐年完成。春季适时摘除牡丹根茎部长出的多余蘖芽,防止消耗大量养分,除适当选留的后备枝外其余一律剪除,以促进植株顶部花芽的发育,保证株形的丰满。孕蕾后若花蕾过多应及时疏除,每一花枝保留1至2个花芽即可,保证养分集中供应、花大色艳且分布均匀。花后除留种外及时剪除残花。秋季落叶时剪除花枝上部干枯部分,并修剪交叉枝、平行枝、内向枝、病虫枝等,集中烧毁,减少病虫源。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在于预防。首先要加强肥水管理,增加牡丹抵抗力;其次要改善局部环境,创造适宜牡丹生长的温度、湿度与光照条件,夏季暴晒时要搭设50%的遮阴网。
牡丹常见病害有叶斑病、炭疽病、白绢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病等。害虫有蛀干天牛、吹绵蚧、蛴螬等。防治牡丹叶部病害,必须在每年5至8月叶斑病、炭疽病等多发季节提前预防,一般每半月喷洒一次等量式波尔多液,连续喷7至8次;或7至10天喷一次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溶液,连喷6至7次。落叶后清扫园圃,集中销毁可能传播病虫害的枯叶断枝。白绢病、根腐病多发生在牡丹的根茎部和根部,防治方法是栽植时要进行根部消毒;栽植不能过深;不能将牡丹栽在低湿地段,雨季注意排水;不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一旦发病要及时刮除病部,扒根晾晒,用杀菌剂处理土壤及植株。病害严重时连根拔除病株。
牡丹根结线虫发生在牡丹毛细根附近,导致牡丹生长不良甚至枯死。防治方法是加强检疫;栽培前用氯化苦给土壤消毒;栽培后发生线虫病用上述药剂挖沟根施。
为防治蛀干害虫和地下害虫,用地星或神农丹颗粒剂根施,浇水,杀死蛴螬或天牛幼虫。吹绵蚧是近年危害牡丹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7月前后初次孵化,应仔细观察虫情并抓住该时机防治,用常见杀虫剂如乐果乳油即能杀死吹绵蚧幼虫。
注意,防治时期很重要,如果错过有利时机就要用介壳虫专用杀虫剂如蚧杀、速扑杀等进行防治。冬季落叶后牡丹植株上如有成虫,人工刮除,然后涂抹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对防虫、防病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松土除草 牡丹在培养过程中也需要松土除草,一般结合浇水进行。每浇一次水,就需要松一次土以便保墒,每降一次中雨也要松土。同时应除去杂草,尤其是藤本杂草。冬季农闲季节牡丹地深翻一次,深度为20至30厘米,既可疏松土壤增加通透性,又能促发须根。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