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植被种类配置原则:
1、根据颜色不同搭配。
2、根据花期不同搭配。
3、根据生长速度不同搭配。
猪场场址的选择,应根据猪场生产特点、生产规模、饲养管理方式及生产集约化程度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地势、地形、土质、水源,以及居民点的位置、交通、电力、物质供应及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规划设计。
(1)地域与地形地势
猪场应选地势高燥、平坦或有缓坡,背风向阳的无疫区内,土壤通透性好,地下水位低,无洪涝威胁,通风良好,切忌把大型养猪场建到山洼里,以免因污浊空气的积聚,导致场区常年空气环境恶劣。
选址首先要确定面积。要综合考虑生产、管理和生活区的实际需要与今后扩建、加工、屠宰、粪便处理、牧草种植与发展的需要,要充分留有余地。
(2)猪场场址的生物安全性
猪场场址的选择必须符合人畜相处的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要求。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为了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环境,必须距离村镇居民点、集贸市场以及工厂或其他畜禽场1000米以外。要避免人畜争地,可选择荒坡闲置地。最好选择场址周围有广阔的种植区域,可保证较大的粪污吸纳量及建设配套的排污处理设施场地,使有机废弃物经过处理达标后能够循环利用。禁止选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人口密集区、水源保护区、国家基本农田保护区、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及国家规定的禁养区。
出于防疫考虑,新建猪场不宜选在发生过疫病的旧场或附近疫情复杂的地方。
(3)交通便利
在保证交通方便的情况下,应合理确定猪场场址与交通道路的距离。要求猪场距铁道和国道的距离不少于2000~3000米,距省道不少于2000米,县乡和村道不少于500~1000米,与居民点距离不少于1000米,与其他畜禽场的距离不少于3000~5000米。周围要有便于生产污水进行处理以后(达到排放标准)排放的水系。猪场通过专用道路与公路相连,避免将养殖区连片建在紧靠主要公路的两侧,避免噪声和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如果利用防疫沟、隔离林或围墙等屏障将猪场与周围环境分隔开,则可适当减少这种间距,以方便运输和对外联系。
(4)水源水质
猪场水源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进行卫生防护。水源水量必须满足场内猪群饮用、绿化、防火及生活等的需要。场址的选择应远离化工厂,以免水源受到污染。场内饮用水必须经过卫生检验后才能使用。
一般来讲,饮水品质涉及三大指标,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在建场之初就必须进行抽样检查和定期抽样控制,以确保水质符合饮用标准,避免水质的污染。
1配植要达到最大效果
2配植要考虑起变动性
3配植要有创造性
1、中心植物要高大树冠要饱满,边缘植物要略微小点。
2、所有植物要基本一样大小。
一、生态学原则
植物是唯一一个具有生命的造景要素,它的生长必须给予必要的土壤、水分、空气、光照等自然条件,否则将无法生存。因此,植物配置首先要保证其成活,才能实现其各种功能和效益。
(一)地域性
(二)适地适树
(三)物种多样性
(四)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二、生态效益
(一)满足人类心理需要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改善空气质量
(四)防治噪音
(五)调节城市小气候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