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鱼培养入冬前,收购水库野生和人工养殖的体重1000克以上体质健壮的乌鳢作为亲鱼,放入暖棚池塘培育。600组亲鱼,雌雄比1:1,同时,放养13.2~19.8厘米白鲢100千克,作为乌鳢种鱼饵料。暖棚面积300平方米,水深保持在0.6~1米。人工催产5月11-29日,分7批挑选成熟度好的亲鱼共514组,平均尾重1.6千克,按1:1雌雄鱼配对,每个产卵箱放1组。采用绒毛膜、促排卵2号和地欧酮作催产剂。根据每组鱼的重量配药逐尾注射,采用两针注射方法,间隔14~24小时。种鱼注射后,周围环境需要安静,并且要有遮盖物遮盖,水温23~25℃,经过30小时左右,种鱼开始陆续产卵,种鱼产完卵后不能马上移卵,利用种鱼的护卵习性,提高卵的孵化率,过1~2天,把发育正常的受精卵捞到孵化池里进行孵化培育。饵料培育:利用土池培育天然饵料,面积2~4亩,最好两个以上池塘,施用肥水膏、光合细菌等肥水,浮游动物的繁殖盛期要与鱼苗的开口摄食时间一致,可以从水色、透明度上进行判断,当水色转浅、呈现灰白色,或透明度增加时,为最佳捞取浮游动物时机。卵的孵化:孵化期间,早晚各换水一次,排除池内一部分旧水,同时注入一部分清洁的新水。刚孵出的鱼苗,以自身卵黄为营养。过4~5天依鱼苗吃食量为准进行投饵。主要投喂自繁的天然饵料,采用200目筛绢网捞取池塘中培育的浮游动物,再用100目筛网滤掉大型浮游动物,将滤出的小型浮游动物洗净消毒,足量投喂。自繁的天然饵料不足时,可购买轮虫投喂,当鱼苗长至1厘米后,主要投喂加工的鱼浆。在水泥池中培育15天左右,鱼苗长至2厘米,选择晴天无风时候转入户外池塘培育。
黑鱼苗养殖方法1.试验池塘(1)塘口条件:试验选用原先小龙虾养殖池塘,总面积56亩,共16口,平均每口池塘3.5亩,均为长方形、东西向,其中10口池塘中间有栖息平台,池塘面积为除去平台后的面积,池塘淤泥深度不超过10厘米,池深平均1.5米。养殖池进排水方便,每池配投饵机一台。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2)清整消毒:6月13日,待小龙虾起捕结束后排干池水,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杀灭各种病原体和有害生物。(3)水质培育:6月28日进注新水,进水时用双层80目的筛绢过滤。进水后每亩用0.5PPM二**氯全池泼洒消毒,隔三天后每亩用2公斤的肥水宝培育水质。2.苗种放养 选择体质健壮、无病害、规格整齐的优质苗种,所有苗种在投放前均用3~5%的食盐水消毒8~10分钟。3.饵料投喂苗种放养后,首先要进行饲料的人工驯养投喂,具体方法是:在每个池子的一侧设置1个食台,开口饵料主要以0号颗粒料(黑鱼专用)为主、鱼糜为辅,每天每亩投喂3公斤,分早中晚三次投喂,投饲者在食台边采取定点抛洒投喂,经过二周驯化,黑鱼苗种就能主动浮出水面争食;三周后,改用颗粒投饵机投喂。整个养殖期间,饲料的蛋白含量要求36%以上,并根据鱼体的生长,不断调整饲料的粒径,以适口为宜,日投饵量在鱼体重的3~7%,饲料投喂要适量,以鱼吃饱无剩余为佳,防止污染水质,不投霉变饲料。4.日常管理(1)水质调控保持池水“肥、活、嫩、爽”,透明度一般保持在25~30厘米,并保持水深1.2~1.5米,每月施一次生石灰消毒水质,每亩用量10~15千克,经常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2)病敌害防治 定期对水体和食台进行消毒,在高温季节投喂大蒜素和三黄粉等配制的药饵。用3厘米网目的聚乙烯网片遮盖,防止鸟类吞噬。
1.小黑鱼是肉食性鱼,在鱼缸里饲养一些小动物。 如: 麦穗、穿条、沙里爬、蝌蚪等。2.在鱼缸边沿部位栽种一些露出水面的水草,小黑鱼在休息时喜趴伏在边沿水草上。3.注意鱼缸要勤换水,夏秋季节每三天换一次水。4.注意在鱼缸里供氧,小黑鱼可以短时间缺氧,不可长期。
一、池塘条件在选择养殖黑鱼的池塘时,面积不宜太小,需要采光良好。黑鱼属肉食性鱼,粪便极易污染水源,所以要求池塘排水注水方便,水深为1.5-2m最佳,池塘底部泥厚15-20cm(塘泥太厚会影响后期捕鱼),进排水口须设防逃网,池塘四周可以适量种植一些水草。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