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一个多山国家,国土面积不大,80%的国土为山地和丘陵,耕地面积仅为国土面积的13%。虽然工业非常发达,山区农业仍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是小农经济,农户人均农用地面积不到20亩,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在工业革命后,日本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因为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土壤的板结、酸化、盐渍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意识到“化学农业”的弊端之后,加上意识到国土面积狭小,可耕地面积有限,地形并不利于农业耕作,最初日本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从土地整治和改良开始。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就开始推行大规模的土地整治和改良计划,一直到21世纪第一个10年才基本完成。除了土地整治以外,也逐步将化学农业调整到基于土壤改良的有机农业,即在生产中不采用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农业生产过程的持续稳定。
比如,农户通过选用抗性作物品种,利用秸秆还田、施用绿肥和动物粪便等措施培肥土壤,保持养分循环。注重研制与应用新型肥料和功能性肥料,在生产中重视利用再生资源。例如,将家畜粪便经堆放发酵后就地还田作为肥料使用,将污水经处理后得到的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等。
再比如,发展多样的水稻种植模式,稻作-畜产-水产三位一体,即在水田种植稻米、养鸭、养鱼和繁殖固氮蓝藻,形成稻作、畜产和水产的水田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采取物理和生物措施防治病虫草害;采用合理的耕种措施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产体系及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在耕作方式上采取轮作休耕,保持生物多样性平衡。
日本政府制定和颁布一些列法规政策,从政策法规上保证日本农民种植高质量的农产品。政府对农产品售卖检查过程有严格的审查机制,一旦发现一个地区中有农户农药残留不达标,那么该地区的农产品都会被打回原产地销毁,这就是连带责任。
随着时代的进步,一批日本的新农人进去农业,也有意识地运用有机的方法种植农业,体验农场杜绝使用农药,而是根据土壤性质、种植品种,提供合适的有机肥料。全部进行无农药有机栽培。Myfarm等农场的兴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的努力也从实体上起到了带动和示范作用,带动了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实现。
以上仅仅是浅见,要深入了解,可以看看我们“农学谷”头条号上,近期关于日本精致农业的文章。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