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文档网
扫码关注优美文档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养殖什么周期比较短(养殖什么周期比较短一点)

农业知识文档网编辑:佚名2023-09-04 16:00:40农业知识

1. 养殖什么周期比较短一点

生猪养殖周期一般是6个月左右,也就是从正常普通猪出生到出栏的时间,体重能达到120-130斤左右。要是从小猪开始养,养殖的周期会比较短,大约养殖5个多月后就能出栏。大多的养殖户会把猪养到110公斤之后再出栏,也有些把猪养到90公斤就会出栏。

2. 什么养殖周期短见效快

我是涵涵,我来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兔子养殖非常适合农村资金少的农户经营,它养殖周期短,投入少,效益高,劳动强度低,回报稳定,相对于农村其他的畜禽养殖项目,肉兔养殖的成功率比较高,所以是比较好的助农增收项目。

农村养兔要根据各地的环境来决定养殖品种,北方地区养殖最多的是獭兔,因为北方地区气温较低,适合獭兔,狐狸等毛皮类动物的饲养。温度低的地方,獭兔的毛皮厚实,毛质柔软细腻,毛量多,生产的皮子品质上乘。南方地区气温高,兔子在温暖的环境里生长迅速,养殖周期短,适合养殖肉兔。兔子是耐寒不耐热的小动物,南方地区气候温暖,养殖基地一定要选择地势高的地方,必须通风良好,水源干净,远离生活区和工厂,因为兔子最怕潮湿嘈杂的环境,南方养殖要比北方养殖对技术的要求更高。

肉兔养殖更适合南方地区,温暖的环境可以促进肉兔的进食量,肉兔的生长发育速度快,出肉率高,可以有更好的收益。肉兔的主要品种有新西兰大白兔,这个品种的肉兔在我国的养殖范围广,适合我国大多数地区饲养。新西兰大白兔皮毛是白色的,眼睛是红色的,被毛短、厚,它的特点是早期生长发育迅速,肉质细嫩鲜美,饲养三个月体重可以达到2公斤左右,是我国养殖范围最广的肉兔品种。母兔繁殖能力强,皮毛的品质好,是典型的皮肉兼用型兔子。

还有一种叫加州兔,也是皮肉兼用型的品种,还有一个名字叫“八点黑”,也是我曾经养过的獭兔品种,这种兔子长相可爱,两只耳朵是黑色的,黑眼圈,嘴是黑色的,尾巴和四只脚都是黑色的,特别小兔子非常可爱,常被人作为宠物饲养。这种兔子的生活习性和新西兰兔差不多,性情温和,抗病能力强,繁殖率高,饲养范围也很广泛。

还有一种肉兔是我国自己培育的第一个家兔品种,叫“塞北兔”,这个品种的兔子也是白色的,眼睛大而有神,红色的,被毛光亮,抗病能力强,生长迅速,三个月体重可以达到2公斤以上,是非常优良的肉兔养殖品种。

总之,肉兔养殖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利用废弃的空间养殖,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3. 养殖什么周期最短

这蚯蚓又叫地龙,自己所养殖的品种是“太平二号”红蚯蚓,生长周期为2—3个月,具有繁殖率高、养殖周期短、适应性强等特点。大棚内养殖,能较好地控制温度、湿度及通风,极大地满足了蚯蚓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每亩年产量可达6000多斤。

  说起蚯蚓的效益,廖刘义如数家珍,它们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作畜禽饲料,还是很好的鱼饵,深受垂钓爱好者青睐。又有“活犁耙”之称,可疏松土壤,有利农作物生长。此外,蚯蚓干还可入药,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目前,市场上成品蚯蚓的售价在每斤14元左右,种苗每斤可卖到25元。

4. 养殖什么周期短好销售

蚯蚓的生活周期是指从蚓茧产下开始,经孵化、幼蚓成熟,直至出现环带并开始产卵。通常为3~4个月。日本选育的养殖良种太平2号、北星2号,生活周期短仅47天,长为128天。还有的品种长达140~180天,这与饲养温度密切相关。蚯蚓的一生需经历卵茧期、幼蚓期、若蚓期、成蚓期、衰老期共五个时期。

(1)卵茧期:蚓茧的孵化时间与环境温度有关。太平2号在不同温度下的孵出时间为:l0℃,需85天;15℃时,需45天;20℃时,需25天;25℃时。需19天;28℃时,需13天。

(2)幼蚓期:幼蚓体态细小且软弱,长度为5~15毫米。初为白色丝绒状,稍后变为与成蚓同样的颜色。此期是饲养中的重要阶段,直接关系到增重效果。幼蚓期长短与环境温度有关。在20~C条件下,大平2号蚯蚓的幼蚓期为30~50天。

(3)若蚓期:若蚓期即青年蚓期。其个体已接近成蚓,但性器官尚未成熟(未出现环带)。大平2号蚯蚓的若蚓期为20~30天。

(4)成蚓期:成蚓的明显标志为出现环带,生殖器官,成熟,进入繁殖阶段。成蚓期是整个养殖过程中重摹的经济收获时期。这期间应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以促进高产、稳产,并延长种群寿命。此期历时占蚯蚓寿命的一半。

(5)衰老期:衰老的主要标志为环带消失,体重呈性减轻。此时,蚯蚓已失去经济价值,应及时分离、淘汰。养殖状态下,蚯蚓个体的寿命要远远长于野生蚯蚓。蚯蚓各个种类的寿命长短有所差异。环毛蚓属寿命大多为1年,如普通环毛蚓、希珍环毛蚓,受精卵在土中的蚓茧内越冬,于翌年3~4月孵化,6~7月长为成蚓,9~10月交配,11月间死亡。异毛环毛蚓、湖北环毛蚓、巨环毛蚓,则系多年生种类,寿命超过1年,以成体状态越冬,翌年 春季产卵,属于越年生蚯蚓。异唇属、正蚓属蚯蚓寿命较长赤子爱胜蚓可存活4年多,陆正蚓长达6年,长异唇蚓在实验室良好的饲育条件下,可存活5~10年。

5. 养殖什么短时间能有收益

鮰鱼养殖一年左右,亩成本大概在5千元左右,以13000-15000斤的产量,亩盈利能达到6000-8000元。只要无病害暴发,养殖过程可谓是非常顺利,喂料简单,投料机投喂十多分钟搞定,过程管理就偶尔检测水体指标,亚盐高了要及时处理,加料阶段给鮰鱼保健一下,主要是乳酸菌和多维的拌料内服操作,加料就会很顺畅,比草鱼还好养。

6. 养殖周期长

生蚝一般需养殖15-18个月可收获。野生的时间更长,需要两到三年。

生蚝一般在5-6月份的时候下苗繁殖,每年的5到9月份是生蚝的繁殖期,这段时间的生蚝肚子里全是卵,肉质、味道都非常的差,并不适合捕捞。而到了11月份就可以开始捕捞生蚝了,又以12月份到次年的清明这段时间的生蚝最为肥美。

7. 养殖什么生长周期最短

关于养殖什么样的泥鳅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我来回答一下

泥鳅生长于静水池塘、溪河的淤泥及稻田中。水底淤泥有小洞,就是有泥鳅的标志;小洞越多,泥鳅越多。 泥鳅人工养殖技术 泥鳅属鱼纲、鳅科,是温水性鱼类。泥鳅体延长,亚圆筒形,长10多厘米;黄褐色,具不规则黑色斑点;口小,下位,有须;肉质清淡、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泥鳅含人体必需有的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其中特别是蛋白质含量每百克达22.6克,是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

泥鳅对环境适应力很强,容易养殖,运输方便,生产成本低。人工养殖泥鳅是很好的致富门路。 泥鳅生命力强,喜在常年有水的稻田、池塘里生活,食习广杂,繁殖力高。泥鳅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和有腐殖质淤泥中,喜在底层活动;夜晚出来觅食,以昆虫、扁螺、水草为主食,也食腐殖质。

泥鳅肠壁薄,肠管直,血管分布广,能进行呼吸,当水中缺氧时,除鳃外也能在水面用肠呼吸,这多发生在气候骤变、低压暴雨来临前。冬季水干涸钻泥中,靠湿润环境行肠管呼吸,也能维持生命活着。 泥鳅活动适温在18—30℃,在水温25—28℃时生长最快,上升 30qc以上,即钻人泥底或草层中栖息。

水温下降10℃以下开始冬眠。次年水温上升5℃以上,开始出穴活动。4—10月份生长旺盛。喜夜间觅食,凡水中和泥中的动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均是它的良好饲料。 我国广阔的淡水流域,如江河湖泊、溪涧沟渠,尤其烂泥田、山垅田、门前屋后肥沃田以及山塘水库、井潭底土等,凡富含有机质的肥水、淤泥中,都可养殖泥鳅。

其养殖技术如下: 一、建造池塘养殖 选择阳光充足、水源方便、住宅附近的地块建池。面积以100— 150平方米为宜,种苗地可小一些, 30—50平方米为佳。池深一般50— 100厘米。

四周可用水泥筑墙,薄膜贴埂,铲光土壁。上设进水口,下开排水口。为了防止泥鳅逃逸或被洪水冲跑,进、出口用铁丝网或塑料网、篾闸围住。池底挖松30—40厘米厚土层,或增添些泥浆,以供泥鳅避暑、御寒、逃藏及栖息之用。

二、加速苗种繁殖 泥鳅2龄性成熟开始产卵,4—8月份繁殖旺季,尾(条)怀卵量 4000—7000粒。亲鱼选择标准:体质健壮,运动活泼,无病伤,色地正常,体表粘液多,体长10—20厘米,体重30—50克为佳。

鉴别雌雄方法:雌鳅胸鳍短,前端钝圆,呈扇形,体形圆胖,颜色单一,4月上旬繁殖期,用手轻捏腹部有卵粒流出;雄鳅瘦长、颜色花杂,活动迅猛,繁殖季节用手挤压腹部有精液溢出。繁殖方法绝大多数采取自然产卵繁殖。

先清理好开春后产卵池,用生石灰消毒,放入清水,待毒性过后,将亲鱼按雌雄1:3比例每亩20公斤投入池中进行饲养。水温上升15℃以上时,用树枝、棕片、冰草等制作鱼巢,固定于池四周和中央池底,让其产卵。

早晨把附着卵块取出,放入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待水温上升约24℃1—2天,可能全部孵化。 孵化出鳅苗长3—4毫米,附着鱼巢上,经一定时间便能自由游动。鳅苗出膜后,及时转移到育种池中培育,每平方米放800—1000尾。

在鳅苗培育期,以投喂熟蛋黄、豆浆、奶粉及鱼粉为主,后期改为投喂米糠、豆渣、麦麸等,每天投1— 2次,投喂量占放养量10%左右,经1个月后鳅苗体长达3.5厘米,移暂养池或稻田放养;约6个月后体长达5厘米左右,这时即可投放池塘养殖。

三、饲养管理 1.池塘饲养法:放养前先清池,池底铺20厘米左右脂泥。水深40— 50厘米,施肥培育肥水,然后投放鳅种,每667平方米投2.5—3万尾。投喂人工饵料,如小型甲壳虫类、昆虫、蝇蛆、蚯蚓、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麦麸、米糠、豆渣等,有时也食水底腐殖质和泥渣及有机碎屑等。

每天投喂量按放养泥鳅的体重计算,一般3月份为10%,4—6月份为4%,7—8月份为10%,9—10月份为4%,11月份至翌年2月不投饵。同时还应根据水质的肥瘦进行施肥,培养浮游生物。水温达30℃,要常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降低水温。

当发现泥鳅游到水面浮头“吞气”时,这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注入新水。冬季应增加池水深度,并在池角施人牛、猪粪等厩肥,以提高水温。一般泥鳅长达20厘米左右时,即可捕获上市出售。 2.稻田饲养法:在每年的早、中稻插秧后放养。

每平方米水面投10—12毫米鳅种30—50尾。在放养前应加高加固田埂,以免田埂垮塌。在稻田的排水口挂上竹帘阻防泥鳅逃脱,再在靠近排水口处,挖个6—7平方米、深50—60厘米的鱼坑,作为夏季水温高时或干田时泥鳅栖息地,又便于起捕。

食物以天然饵料为主,结合投喂米糠、蚯蚓等,以防止水质恶化。在稻田里尽量少施碳铵或氨水。到割稻时可捕捞,每亩约可产成鳅量25—35公斤。 (游克仁) 1、 巧捕泥鳅方法三种 池塘拉网捕 仲春后直到中秋,正是泥鳅摄食旺盛季节,可用捕捞家鱼苗、鱼种的池塘拉网,或专门编织起来的拉网扦捕池塘养殖泥鳅。

作业时,先清除水中的障碍物,尤其是专门设置的食场木桩等,然后将鱼粉或炒米糠、麦麸等香味浓厚的饵料做成团状的硬性饵料,放入食场作为诱饵,等泥鳅上食场摄食时,下网快速扦捕泥鳅,起捕率较高。 袋捕 此法是根据泥鳅喜欢寻觅水草、树根等隐蔽物栖息、寻食的习性,用麻袋、聚乙烯布袋,内放破网片、树叶、水草等,并放入诱饵,放在水中诱泥鳅入内,定时提起袋子捕获泥鳅。

此法多用在稻田内捕捉泥鳅。 选择晴朗天气,先将稻田中鱼溜、水沟中的水慢慢放完,待傍晚时再将水缓缓注回鱼溜、水沟,同时将捕鳅袋放入鱼溜中。袋内放些树叶、水草等,使其鼓起,并放入饵料。饵料由炒熟的米糠、麦麸、蚕蛹粉、鱼粉等与等量的泥土或腐殖土混合后做成粉团并晾干,也可用聚乙稀网布包裹饵料。

作业时,把饵料包面团放入袋内,泥鳅到袋内觅食,就能捕捉到。这种方法宜在4~ 5月份作业,以白天为好。8月至入冬前捕,应在夜晚放袋,翌日清晨太阳尚未升起之前取出,效果较佳。如无麻袋,也可把草席剪成60厘米长、30厘米宽,将饵料团或包置于草席上,并把草席两端扎紧,中间轻轻围起,然后放入稻田中,上部稍露出水面,再捕放些杂草等物,泥鳅会到草席内摄食,同样也能捕到大量泥鳅。

药物驱捕 稻田养殖的泥鳅可用药物驱捕。药物一般使用茶枯,用量是每亩稻田5~6公斤。先将茶枯置柴火中烘烤3~5分钟后取出,趁热碾成粉末,再用水浸泡,浸泡3~5小时后即可使用。将稻田内水深降至3厘米左右, 然后在稻田的四角设置由淤泥堆聚而成、巢面逐步倾斜并高于水面3~8厘米的鱼巢。

鱼巢大小视泥鳅的多少而定,巢面宽30~50厘米。施药宜在傍晚进行,均匀地将药液泼洒在稻田里,但鱼巢面积不施药。施药后第二天早晨,将鱼巢内的水排完,即可捕捉泥鳅。排水口有鱼坑的稻田,可不用做鱼巢,直接于傍晚自进水口向排水口逐步均匀泼洒药液,在排水口鱼坑附近不施药,这样能将泥鳅驱赶到不施药的鱼坑内,第二天早晨用抄网在鱼坑中捕捞泥鳅。

达到商品规格的泥鳅可上市出售,规格较小的泥鳅,可移到他处暂养,待稻田中的药效消失后(7天左右), 再将泥鳅放回该稻田饲养。 此法需注意:药物必须随用随配,浓度要严格控制,泼洒药物一定要均匀。鱼巢巢面应高于水面,其他地方不能再有高于水面的任何堆积物。

干塘捕捉 池塘排干水捕捉泥鳅,一般在泥鳅泥食量较少,而未钻泥过冬时的秋天进行。或者是用上述几种方法捕捞养殖泥鳅还有留余时,则只好干塘捕捉泥鳅。方法是先将池水排干,然后根据成鳅池的大小,在池底开挖几条宽40 厘米、 深25~30厘米的排水沟,在排水沟附近挖坑,使池底泥面无水,沟、坑内积水,泥鳅会聚集到沟坑内,即可用抄网捕捞。

若池大未捕尽,可进水淹没池底几小时,然后慢慢放水至只剩沟坑内有水,继续用抄网捕捞。若池中还有泥鳅钻到泥中未捕到,则再进水淹没池底过夜,第二天太阳未出之前慢慢放水,再重得捕一次,可基本捕尽池中的池鳅。

稻田排干水捕捉泥鳅 一般在深秋水稻成熟或收割后进行。稻田内的水,可分两次缓慢排干。第一次排水让稻田表面露出,泥鳅则会游到鱼沟或鱼溜内栖息。第二次排水在第一次排水后1~2天进行,主要排放鱼沟、鱼溜中的水。

当泥鳅集中在鱼溜、鱼沟时,先用抄网将其捕起,再用铁丝制成的抄网连泥一并捞起,挑出泥鳅放入容器,最后还可以用手配合翻泥捕尽稻田中的泥鳅。 2、稻田养殖泥鳅技术 稻田养殖泥鳅,投本低,见效快,产效高。

A、稻田的选择: 养泥鳅的稻田一般要求保水性能好,渗漏速度慢,插秧前稻田水深保持20厘米以上。稻田的积雨面宜上不宜大,选择低洼田、塘田、岔沟田为宜。水原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光照充足。土质以粘性土壤、高度熟化、肥力较高的为佳。

B、防逃设施: 养殖泥鳅的稻田,田埂应高出田面60厘米左右,捶紧夯实,可用农膜插入泥中10厘米围护田硬,以防漏洞、裂缝、漏水、塌陷而使泥鳅逃走。同时进、出水口处要安装塑料网栏。 C、开挖鱼沟: 鱼沟一般为十字形沟,挖在稻田中央,约占稻田面积的10%左右,沟深60厘米、宽90厘米为宜。

鱼沟渠道要与进、出水口处畅通。 D、稻田施肥: 养殖泥鳅的稻田的插秧前每667平方米施10公斤尿素为宜。 E、放养时间和密度: 泥鳅一般在水稻插秧后10天开始放养。苗种规格以长3~4厘米为好,每667 平方米放养2。

5万尾左右。 F、投喂饲料和管理: 一般1天投喂饲料1~2次,即上午和傍晚各1次。直接投放在饲料台。饲料以谷糠、麦麸及鱼类专用饲料等为宜,可搭配些青饲料。日投喂量一般为泥鳅体总重量4%~5%。

稻田水位应根据生产需要适时调节。稻田防病治虫要注意选择低毒农药,适时适量叶面喷施,以防药害。 泥鳅经过4个月左右的养殖全长达到10厘米,体重达到12克左右, 可以捕捞出售。 3、泥鳅暂养法 A、水泥池 适用于较大规模出口中转基地。

一般体积为8米、4米、0。8 米,蓄水量20-25吨。每平方米暂养泥鳅5-7公斤;流水、增氧设施条件好, 每平方米放40-50公斤。春天每天换新水排污1次,夏天2次,秋天1次,冬天隔日1次。同时注意投喂:如每30公斤泥鳅投喂0。

2公斤生大豆或0。1公斤辣椒。如此可有效地提高泥鳅暂养成活率至90%以上。 B、网箱 小规模暂养可用网箱,一般为2米×1米×1。5米。 网眼稀密视泥鳅大小而定。一般小鳅可用11-12目的聚乙烯布,成品鳅可用网目较大的布。

一般每平方米可暂养30公斤。网箱养鳅,平时要勤检查、勤刷网箱,注意防止逃跑。 C、木桶 各类较大的木桶也可作小规模的暂养。如用72升容积的木桶,可放泥鳅10公斤。开始每天换水4-5次,第3天后每天换水2-3次。

每次换水1/3左右。 D、鱼篓 一般用口径24厘米,底径65厘米,高24厘米的竹制鱼篓,篓内放聚乙烯布,篓上加盖(盖上不放聚乙烯布,以免影响鳅呼吸)。放在静水中暂养,一篓装泥鳅7-8公斤,若在微流水中每篓可装15-20公斤。

篓要有1/3露出水面,以利鳅进行呼吸。应注意:放在流水中暂养时水流要缓慢,若太急鳅会患细菌性鱼病。泥鳅二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

5月下旬至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人个体,雄鳅可以略小。个体大的雌鳅怀卵量大,雄鳅精液多,繁育的鱼苗质量好,生长快。

4、泥鳅的养殖技术 A、泥鳅的自然繁殖方法。 开春后,修整好鱼池,用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新水,待池水药性消失后,将亲鱼按雌雄1:2的比例放入池中,每平方米面积放300克左右。当池水温度上升到20℃左右时,就要在池中放置用棕片、柳树须根或水草等做的鱼巢。

放置鱼巢后要经常检查并清洗上面的泥尘污物,以免泥鳅产卵时影响卵粒的粘附效果。泥鳅喜在雷雨天或水温突然上升的天气产卵。产卵多在清晨开始,至上午10时左右结束,产卵过程需20~30分钟。产卵时,亲鱼追逐激烈,高峰时雄鳅以身缠绕雌鳅前腹部位,完成产卵受精过程。

产卵后要将粘有卵粒的鱼巢及时取出另池孵化,以防亲鱼吞吃卵粒。同时补放新鱼巢,让未产卵的亲鱼继续产卵。产卵池要防止蛇、蛙、鼠等危害亲鱼。 B、泥鳅的人工繁殖方法。 泥鳅的人工繁殖与家鱼相同。使用的催产剂种类与剂量按每条雌鳅计,分别为:鲤鱼垂体0。

5~1个,或青蛙垂体2~3个,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150国际单位,或者类似物(LRH-A)5~10微克。雄鳅剂量减半。溶剂注射量为0。1~0。2毫升,采用1毫升的注射器和4号针头注射。注射部位为腹部中线胸、腹鳍之间,也可背肌注射。

因泥鳅喜钻动,注射时可用温纱布包着(露出注射部位)。注射后放入产卵池中,此后的工作与自然繁殖相同。水温20~25℃,经10~20小时就会发情产卵。 若采取人工授精,可将已注射催产剂的雌雄泥鳅分别暂养于小池或网箱中,水温18~25℃时,经10~15小时,轻压雌鳅腹部有卵粒流出,即可采用干法进行人工授精。

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均与家鱼相同。卵粒人工授精后随即上巢。其方法是,取清水一桶,将鱼巢平铺桶底,然后一人轻轻抖动鱼巢,同时搅动水体,另一个徐徐将卵粒倒入桶中,使卵粒均匀上巢。上巢后再转入到孵化池中孵化。

泥鳅的受精卵在水温20~30℃范围内都能正常孵化,一般2天左右可孵出鱼苗。用小容器静水,勤换水(每天2次)孵化效果很好。每升水放卵400~600粒为宜。 孵化时要避免震荡,孵化中可用0。1×10-6的孔雀石绿溶液进行消毒,以防寄生水霉。

刚孵出的鳅苗不能自由活动,用头部附着在鱼巢或其他物体上,以卵黄为营养。池中孵化的鱼苗一般留原池培育,水深保持在20~30厘米,每平方米密度以500 ~1500尾为宜,过密时应取出部分鱼苗另池增育。

鳅苗孵出3天开始摄食。此时应投喂煮熟研碎的蛋黄或鱼粉悬浮液, 一日数次,投喂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限。过2~3天改投水蚤、轮虫、 捣碎的丝蚯蚓或蚕蛹等。经10天左右的培育。过1月左右鱼苗长到3厘米上下时再转入到鱼种池,也可直接放入稻田、池塘或坑中进行成鱼饲养。

鱼种池面积以30~50平方米为宜。放种前要清池消毒,并施基肥培育饵料生物。放种量为每平方米30克(800~1000尾)左右。 鱼种下池后半月内投喂植物性饲料,每天投饲两次,投量为鱼体重量的3%~5%。

夏季鱼池水浅水温高,要随时注意水质变化,勤换新水。当鱼种长到8~10厘米,进入成鱼饲养阶段。

8. 养殖什么周期比较短一点呢

猪的饲养周期一般是6个月左右,也就是从正常普通猪出生到出栏的时间,体重能达到120-130斤左右。要是从小猪开始养,养殖的周期会比较短,大约养殖5个多月后就能出栏。大多的养殖户会把猪养到110公斤之后再出栏,也有些把猪养到90公斤就会出栏。

9. 养殖什么周期短收益长久

一、幼雏期

鸵鸟的幼雏期是从出生至12周龄,此期要给比鸡稍高的营养水平,同时增加无机盐,尤其是钙、磷、微量元素及多维素等添加剂。青饲料应给以鲜嫩青草和蔬菜叶等易消化吸收的饲料,每只每日平均给青饲料1.2-1.5公斤,精饲料1-1.5公斤。

space

二、生长期

鸵鸟的生长期是指从13周龄至开产前的生长阶段。体重从40-60公斤增加到100公斤,此时幼鸟以室外放牧饲养为主。在将幼雏料转换成育成料时要逐步进行,3月龄脱温后的第一二周改为用2/3幼雏料,加1/3育成料,第三周用1/3幼雏料,加2/3育成料,到第四周即4月龄时才全部用育成料。此时育成料每只每天约给精料日粮1.5-2.5公斤,其中牧草粉可占10%-20%,青饲料每只每天平均给予2.5-3.5公斤,甚至5公斤,视体重增减而定。

space

三、产蛋期

人工饲养的鸵鸟每天的活动比较有规律,因此,应根据其生活规律定时、定量进行饲喂。每天早晨天一亮,鸵鸟就在运动场上围着边网跑步,跑15-20分钟后进行交配、采食。所以首次饲喂时间以早晨6:30-7:30为宜。每天饲喂4次,每次饲喂的间隔尽可能相等。饲喂顺序可以先粗后精,也可以把精饲料拌入青饲料中一起饲喂。精饲料喂量一般每只控制在1.5公斤左右,以防过肥而使产蛋量下降或停产。

space

四、成熟期

雌鸵鸟在24-30月龄达到性成熟,雄鸵鸟在36月龄达到性成熟。性成熟前以大群饲养,每群20-30只,产蛋前1个月进行配偶分群。一般是4只(1雄3雌)为一饲养单位。分群工作一般是在傍晚进行,先将雌鸵鸟引入种鸟舍,然后再将雄鸟引入,这样可以减少雌雄之间、种群之间的排异性。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

大闸蟹的养殖周期(大闸蟹养殖周期与利润)

养殖龙虾周期(养殖龙虾周期多久)

金银花种植周期 投入和产出 分析???

羊养殖周期(黑山羊养殖周期)

鸭子的养殖周期(鸭子的饲养周期)

四川土鸡养殖周期(四川养土鸡哪个品种好)

狮头鹅的养殖(狮头鹅的养殖周期)

泥猛鱼养殖网(泥猛鱼养殖技术周期)

鼠妇虫养殖前景(鼠妇虫养殖周期是多少天)

野兔子养殖周期(野兔的养殖成本与利润)

蛏养殖场图片(蛏的养殖周期是多少天)

绿豆养殖周期(绿豆养殖过程)

大肉鸡养殖周期和饲养(大肉鸡多少天出栏)

番鸭的养殖视频(番鸭的养殖周期时间)

野生和养殖的黄颡鱼(野生黄颡鱼生长周期)

2017东风螺的养殖(东风螺的养殖周期)

泥鳅的养殖周期(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鲳鱼淡化养殖(鲳鱼养殖周期多久)

鲶鱼养殖生长周期(鲶鱼养殖生长周期多长)

花连养殖视频教程(花鲢养殖周期)

绿头鸭养殖周期(绿头鸭养殖前景)

驴的养殖周期(未来10大暴利养殖)

杂交黄骨鱼高密度养殖技术(杂交黄骨鱼养殖周期)

班节虾的养殖(班节虾养殖周期)

藏香猪养殖周期(藏香猪养殖周期是多久)

大闸蟹人工养殖(大闸蟹人工养殖周期)

朗德鹅取肝养殖周期(朗德鹅养多大开始填肝)

鳄龟养殖枝术(鳄龟养殖周期多长)

小白菜种植周期(小白菜种植周期多长)

蔬菜种植和收获周期(蔬菜种植和收获周期是多久)

蔬菜的种植周期(蔬菜的种植周期是多久)

2016养殖青虾(青虾养殖周期是多少天)

防虫鼠措施(防虫鼠措施的检查周期)

草鱼的养殖周期(草鱼的养殖周期有多长)

桂花鱼养殖周期(桂花鱼的养殖条件)

龟养殖周期(养龟多长时间喂一次食)

红虫养殖季节(红虫养殖周期)

养殖黄鳝季度(黄鳝养殖周期)

红蚯蚓繁殖和生长周期?

兔养殖周期(养殖兔多少天可以出售)

蝴蝶兰的养护以及栽培,浇水的时间以及浇水的周期。

南方黄牛的生长周期?

金银花的种植技术和生长周期是多长?

水果种植过程图片生长周期(水果种植过程图片生长周期

滩柴柴油机大修时间(柴油机大修周期)

鹌鹑蛋养殖行情(蛋鹌鹑养殖周期)

牡丹的生长周期

光周期现象在园林花卉生产中的应用?

蛇养殖多久成商品蛇(养蛇的周期多久)

解了猴养殖(解猴养殖周期多长时间)

水果种植过程生长周期是多少天

竹鼠养殖池一般要多高(竹鼠养殖周期多长)

四川芋儿的种植技术?生长特性和周期是怎样的?

珍珠石斑鱼养殖(珍珠石斑鱼养殖周期)

蝇蛆的养殖周期(蝇蛆的养殖成本)

捻子树生长周期?

白对虾养殖周期(养殖白对虾技术大全)

鳟鱼养殖成本(鳟鱼养殖周期)

光周期现象在园林花卉生产中的意义?

大头鱼养殖周期(大头鱼养殖基地)

水果种植周期(水果种植周期最短)

苍术的种植和生长周期

土伏苓种植技术和生长周期

种植牛樟树的周期和效益?

文章关键词
较短 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