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蚜虫一旦大发生1-2遍药很难全杀,最好在卷叶前细致的喷一次就行了。对于已经卷叶的,可用600-700倍阿维·高氟氯加吡虫啉或啶虫脒细致喷洒‘尤其是卷叶处’,5-7天一次,连续2-3次即可控制。同时也防治了食心虫和盲蝽蟓。
桃树蚜虫在桃树生长过程中危害很大。一般桃树蚜虫会危害嫩叶或者叶背,在嫩叶或者叶背上吸取汁液,造成叶片生长不协调光合作用的减少。桃树叶背受害时,叶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卷曲。发现桃树蚜虫一定要尽快防治。桃树蚜虫会引发多种病害,比如会造成霉污病,病毒病等病害的传播。
桃树蚜虫一般从3月到4月就要开始防治,5月份达到蚜虫的高峰期,注意提前预防喷雾防治,蚜虫一旦达到高峰期很难防治。
防治蚜虫的药物有很多,比如,吡虫啉,噻虫嗪,烯啶虫胺,联苯菊酯等喷雾。喷雾时一定要喷透喷匀。蚜虫有一定的迁徙性,喷雾防治一定要从周围往中间喷药,防治蚜虫飞走。使用药物时注意交替使用,蚜虫是有抗性的,使用一种药物容易产生抗性而失去作用。
蚜虫防治,提倡综合治理,不是单一地用农药的问题。
如果仅仅考虑农药,推荐“吡蚜酮”。
蚜虫的繁殖力很强,一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世代重叠现象突出。雌性蚜虫一生下来就能够生育,而且蚜虫不需要雄性就可以怀孕,如果人类以蚜虫的速度繁殖后代,则一个女人一天生下的婴儿可以坐满一个网球场。
在蚜虫的防治上,应利用各种手段,停止其危害活动,主要有以下各点:
一、消灭蚜虫,要从花卉越冬期开始,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如单纯依靠在蚜害最严重春、秋季进行,防治效果并不显著。
二、对新引进的花种、花苗,应严格检查,防止外地新害虫的侵入,对土壤及旧花盆进行消毒,以杀死残留的虫卵。
三、结合修剪,将蚜虫栖居或虫卵潜伏过的残花、病枯枝叶,彻底清除,集中烧毁。
四、花卉的品种不同,其抗虫性也有所不同,应选用抗病虫品种,既减轻蚜虫危害又可节省药物费用。
五、发现少量蚜虫时,可用毛笔蘸水刷净,或将盆花倾斜放于自来水下旋转冲洗,既灭了蚜,又洗净叶片,提高了观赏价值和促进叶面呼吸作用;有条件的还可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进行防治。
六、发现大量蚜虫时,应及时隔离,并立即选用药物或土法消灭虫害,其具体措施如下:
1.用1:15的比例配制烟叶水,泡制4小时后喷洒。
2.用1:4:400的比例,配制洗衣粉、尿素、水的溶液喷洒。
3.用1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马拉硫磺乳剂1000~1500倍液或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
4.对桃粉蚜一类本身披有蜡粉的蚜虫,施用任何药剂时,均应加1‰中性肥皂水或洗衣粉。
蚜虫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防治的,可选农药也比较多:吡蚜酮、抗蚜威、吡虫啉....
但“特效药”这个词一般不用在害虫防治上面,因为害虫的防治用药不像人体用药那样,人生个病,可能有一种药用过很快就好,这就叫特效药;害虫不是,它的数量多,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即使防治效果再好的农药,也不能喷过之后就搞定了全部的蚜虫,防治效果在80%以上就算挺不错的了。
所以,防治蚜虫没有什么特效药,只有防治效果比较好的农药,但用的时候别一直用同一种农药,否则很容易使蚜虫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也就差了。
桃树蚜虫可用的药物有很多种,效果都比较好。例如吡虫啉,啶虫脒,氟啶虫酰胺,烯啶虫胺,乙基多杀霉素,联苯菊酯,呋虫胺,抗蚜威,吡蚜酮,氟啶虫胺腈,噻虫嗪,噻嗪酮,噻虫啉等。注意喷药的时候要全面,每个地方都要喷到。此外,还要做好预防工作。
①20%吡蚜酮·噻虫胺: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正打反死,上喷下控,对害虫速效;持效期长达28天,具有超长持效期;同时能激发植物的生长调节功能,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②46%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由于其作用机理与常规杀虫剂不同,所以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及拟除虫菊酯类产生抗性的蚜虫有特效。持效期可达20天以上。
③75%螺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具有独特的双向传导功能,可有效到达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杀虫谱广,对卵、若虫、成虫都有较高的活性,是当前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首选药剂,持效期长达25天左右。
④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具有高效、快速特性,能正打反死,并且持效期长。能有效防治对烟碱类、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吸汁类害虫。对蚜虫特效。
⑤40%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具有内吸传导和渗透作用,也就是能做到传说中的正打反死。对水稻褐飞虱同样有效。防治对象包括蚜虫、粉虱和介壳虫等。喷药后20分钟即可死虫,持效期长达20天以上。
⑥2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除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还具有很好的神经毒剂和快速拒食作用。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取食吸入带有氟啶虫酰胺的植物汁液后,会被迅速阻止吸汁,1小时之内完全没有排泄物出现,最终因饥饿而死亡。
⑦40%氟啶虫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用于叶面喷雾及土壤灌根处理。其施药后迅速被内吸,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对刺吸式害虫如蚜虫、飞虱、叶蝉、粉虱等有良好的防效。
⑧氟啶虫酰胺·呋虫胺可分散有悬浮剂:具有触杀、胃毒和根部内吸性强、速效高、持效期长4-8周(理论持效性43天)、杀虫谱广等特点,且对刺吸口器害虫有优异防效。
能防治蚜虫的药剂很多,大致上可分为有机磷类`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特异性杀虫剂、新烟碱类`植物源类等几大类。
(一)有机磷类是开发和应用较早的化学合成类农药,因多数品种具有高毒高残留特性,对环境污染重而被禁用,比如甲胺磷、水胺硫磷等。目前尚在使用的品种如毒死蜱`乐果`哒嗪硫磷等,市场也被一些新型杀虫剂挤压。
(二)菊酯类:如甲氰菊酯(灭扫利)、联苯菊酯(天王星)丶百树菊酯丶氯氟氰菊酯(功夫)等,目前多以复配其它杀虫剂方式用以防治蚜虫等虫害。
(三)氨基甲酸酯类:如唑蚜威丶抗蚜威(对棉蚜无效)、乙硫苯威等可用于专门防治蚜虫。
(四)特异性杀虫剂是指以促进或抑制昆虫蜕皮从而达到杀虫效果的一类仿生杀虫剂。比如丁醚脲(宝路)`抑食肼等。
(五)烟碱类:比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噻虫胺丶烯啶虫胺丶吡蚜酮等,一般用量少,防效也高。已成为当前用于防治蚜虫等虫害的主力。
(六)酰胺类:新型杀虫剂品类,如溴氰虫酰胺丶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丶氟啶虫酰胺等。
(七)植物源杀虫剂如苦参碱`印楝素、除虫菊素`黎芦醇等。
(八)抗生素类如阿维菌素、依维菌素等。
(九)复配杀虫剂是指以两种或以上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复配制成的杀虫剂,比如甲氰.阿维菌素乳油等等。合理复配使用两种或以上不同杀虫剂是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药性产生、减少用药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生产上已广泛应用。但不建议不计成本滥用。
麦蚜主要有麦长管蚜、黍蚜和麦二叉蚜。从小麦苗期至穗期都有为害,以穗期为害对产量影响最大。苗期当蚜株率达40%? 50%,平均每株有蚜4?5头时进行防治,穗期当有蚜穗率达 15%?20%,每株平均有蚜10头以上时进行防治,可用25%氰戊?乐果50毫升/亩或25%氰戊?辛硫磷50毫升/亩,也可用 40%氧化乐果50毫升/亩结合防治麦黏虫对水50千克喷雾或对水 20千克弥雾。单防治麦蚜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8克对水喷雾或弥雾。
防治时间及方法:蚜虫的主要活动时间为4月中旬至9月下旬,家庭植物以5至6月份产生。药剂推荐一低毒环保的制剂为主,如啶虫脒,吡虫啉(一般农资店都有售)一般每包10克左右,售价5角到1元不等。用法和用量:推荐药剂每小袋10克可兑水7---10kg,用小喷壶重点喷植物的植物的生长点及害虫的聚集处,可根据害虫的多少适当增减药量,这些药剂对植物是无害的,请放心使用。注意事项:一般蚜虫和飞虱会在植物的背面,请留意。不要等到害虫太多时再防治。
在桃树的生长过程中,桃小食心虫严重危害其生长,那么如何防治桃小食心虫呢?
防治桃树的小食心虫,施什么药?
桃小食心虫初龄幼虫多从萼洼蛀入果实危害,入果孔针眼大。幼虫在果内纵横串食至果心,并排粪在内,形似“豆沙馅”。幼果受害后,有时成畸形的“猴头果”。
(1)桃小食心虫发生特点。桃小食心虫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树干周围的土壤中越冬。来年5月中、下旬幼虫破茧出土,出土期长达60多天。幼虫出土后,在根际附近的土块、杂草等缝隙处做纺锤形的夏茧,并在其中化蛹。成虫羽化后,在果上产卵,幼虫孵出后蛀入果肉危害。第1代幼虫子7月中旬至8月下旬幼虫老熟后脱果落地,在表土缝隙处结夏茧化蛹,7月底至8月中旬羽化为成虫,并产卵。第2代幼虫孵化后,继续危害果实,至8月中、下旬开始脱果,一直延续到10月份入土越冬。
(2)桃小食心虫防治方法。
对桃小食心虫应采取综合防治。
①地面防治方法是在地面树干基部培土或树盘撒药。培土可在老熟幼虫脱果之前,或在幼虫出土之前进行。树盘撒药是在树根基周围除尽杂草,整平树盘,于幼虫出土盛期,用40%辛硫磷乳剂(天津市农药厂生产)700倍喷洒树盘,每平方米用2.5公斤;或用30%甲拌磷粉剂(河北邢台化工所生产),每50克配细干土2.5公斤,或用3%甲拌磷颗粒剂,每株25克,直接撒在树盘内,可杀死越冬幼虫。
②喷药防治。分别在7月初、7月中旬,8月初喷30%桃小灵(烟台市京蓬农药厂产)2000-2500倍液喷杀卵和初孵幼虫,或用20%速灭杀丁(日本住友化工株式社生产)3000倍液,喷杀初孵幼虫,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
③其他防治措施。及时摘除虫果。对堆果场、果库、山地果园的地堰,以及周围受桃小食心虫危害严重的其他树种也要进行防治。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