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方法:日常养殖时需要让其有合理的光线照射,但是夏季要避免它被暴晒。需要为其做好控温措施,避免它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
一、圃地规划
1、固定圃地
地势平坦,土壤耕作性好,灌排水条件良好,通风良好,交通便利。
2、临时圃地
一般育苗的时间是1年到2年,做好选择具有灌溉条件、与林地较劲、不易冲淤的阴坡、半阴坡或疏林地。
二、基质土壤
1、基质材料
常用于配制营养土的材料有林地腐殖质土、生黄土、泥炭、锯末等。
2、基质配制
A、混合基质:由两种以上的基质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其目的是改善单一基质在质地、肥力方面的缺点,增加基质的通气性、吸水保水能力和肥力,但费工费事,一般多用于固定圃地。
B、单一基质:常用的基质土壤有林地表层土、草坡土、生黄土等,取材容易,成本低,但土壤质地、结构、肥力等较差。
实践证明,林地土、草地土具有一定的肥力,透气性较好,吸水保水性较好,取材容易,是目前大面积育苗较理想的育苗基质。
3、基肥
增施基肥能大幅度提高基质肥力,有利于苗木生长,用于基肥的主要种类有:有机肥类以堆肥、绿肥、家禽粪、人粪尿等为常用,但一定要充分腐熟后用,施人量视肥料质量和基质土的肥力而定。化肥类以氮、磷为主、如硝铵、尿素、磷肥,施人量不宜过多。
三、对特定土壤进行消毒操作
我们将基质土壤装袋之前,都要对其进行消毒操作。一般可以使用的消毒剂有代森锌。
四、基质装袋
作床时可根据实际而定,由于无纺布育苗袋育苗苗木的根系能自然穿透袋体,形成空气修根,为防止苗须根扎入苗床土层过深而导致移栽时费力,建议在苗床表层铺洒一寸厚在3CM左右的沙或铺一层塑料农膜,以便于更好的保水和操作管理,床面之间内隔0.5m,用于步道和排水,床面整平踏实后,再将装好育苗土的 无纺布育苗逐个摆放在床面上,依次进行,直到床畦铺完。
露天茼蒿莱种植首先把垄好的土地爬平浇上水粪让土地湿透,在把茼蒿籽均匀洒上之后盖上一层灰土,几天就可以岀芽
大棚搭建成本现在1万多一亩(对于南方地区来说,北方地区盖棚更贵),大棚租地费用4000~5000元/亩/年,沿海省份还得防范台风。露天的只需600~1200元/亩/年,但有些省份有霜冻,可能会导致绝产
大棚种植相对来说隔绝了与外界联系,对于病虫害来说少了一些,但肥料的使用需要注意了,用得不合理或多了不仅对作物有影响,还会土壤结构,导致土壤酸化、盐碱化。而露天种植这种可能性较小。
如果是种瓜块,五一前后就应种了,如果是种苗,就要等六一前后,
小拱棚草莓种植技术
一、建棚
小拱棚一般可按2个栽培畦的宽度(约3m宽)设置。将竹片或木杆的两端分别插入南北两边畦背的外缘,沿畦长方向每隔0.5m插1根,并在中间畦背—亡适当埋设立柱支撑,使棚架中间拱起高度为1m,棚长10~20m为宜,以利于放风、管理。棚为南北走向,棚架上覆盖0.06mm厚的聚乙烯薄膜。
二、定植
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选有5~6片叶,茎短粗,新根多的匍匐茎苗或新茎苗定植。栽培田应选土质肥沃的壤上,每667平方米施优质腐熟圈肥700~800kg,并混施过磷酸钙35~50kg。按行距25cm(每畦栽6行)、株距20cm定植。定植后立即浇水,最初4~5天,每大浇水1次:缓苗后,有2~3片叶展开时,结合浇水,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7.5~10kg,以促壮苗和花芽的形成。
三、田间管理
1.12月中旬,土壤封冻前浇足冻水,3~5天后地表稍干时,用0.015mm厚地膜覆盖畦面幼苗。将地膜拉紧,与地面紧贴,四周用土压实。地膜卜覆盖麦秸、稻草3cm厚,以保证幼苗安全越冬。
2.次年2月上旬开始扣小拱棚草莓种植技术棚。扣棚过早,苗萌芽后遇寒流易害;过迟会降低草莓早熟增产效果。扣棚前先将畦面地膜上的覆盖物除去,然后将塑料薄膜盖子棚架上,4月中、下旬,当自然温度已能满足草莓生长发育需要时,即可揭棚,以免棚温过高,影响草莓开花结果。
3.扣棚后的1周内要封棚,以促进棚内气温和地温迅速上升,使植株早发芽。待萌芽后,每天晚揭早盖,逐步过渡到早揭晚盖。在草莓萌芽到现蕾期,棚温应控制在15~20℃;开花结果时应控制在20~25℃,最高不能超过35℃。待心芽全部拢至膜上,并露出新芽,使地膜全部紧贴地面,继续对根系起保护作用。草莓进入生长和现蕾期,每667平方米追施磷钾复合肥10~15kg。要少追或不追氮肥。一般只要土壤不干,就不必灌水,以免湿度过大,造成秧苗徒长,不利于结果。
四、采收
果实八九分成熟时即可采收,以免棚内因温、湿度过大,造成烂果。
小拱棚草莓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①黑地膜包垄,搭盖小拱棚保温。日平均温度下降到15℃,及时包垄,挖孔出苗,防止伤及株叶和花果。
②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肥和硼锌铁镁微量元素肥料800-1000倍液,促进花果发育。
③疏花疏果。主要疏除败育、不授粉导致的黑花、
1、养殖环境
使用排水性好、疏松透气的腐殖土,将其放在光线明亮处,保持枝叶的翠绿,夏季移入散光处或者背阴处,冬季温度较低时,将植株移入室内,将温度保持在10度以上。
2、水肥管理
养殖时不用频繁浇水,可以观察土壤变化,土壤干裂后浇灌一次透水。生长期追施复合肥,其余季节定期浇灌稀释的饼肥水或者液态肥。
3、注意事项
养殖的过程中,每年更换一次盆土,换盆的过程中,要对根茎进行修剪,等待伤口晾干后,再将其栽种在新的盆土中,让植株旺盛生长。
1、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栽培习惯以及市场行情来选择优良品种,比如南方地区较为湿热,因而在品种选择方面应选择苗期耐湿热的品种,北方地区气温低,可选择耐寒性较好的中晚熟品种等。
2、播种育苗
播种一般要求播种深度为0.5厘米,每穴播1-2粒种子,每 亩用种10-15克。播后覆盖一层基质,浇透水,覆盖遮阳网保 湿,夏季棚架上用50%透光的遮阳网覆盖。注意苗床不能长期过湿或过干,过湿容易形成高脚苗,且易发病,过干则出苗不齐,幼苗长势差或旱死。
3、整地定植
在整地的时候,最好是每亩地最好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大概4000-5000公斤,再加上硼砂1公斤,然后就是深耕做畦了。等到育苗环节结束后,观察大概有5片真叶就可以定植了,要选择那些根系比较发达的,而且不能带有病菌的种苗。
4、田间管理
(1)查苗检苗:定植后加多菌灵等防治地下病虫害和黑腐病的杀菌剂浇定根水,活棵后检查,拔除无心苗,并及时进行补种,以确保产量。
(2)追肥:基肥充足的条件,做好追肥工作即可,一般是分3次进行:第一次是在定植后的一个星期;第二次是在植株有15片真叶的时候;第三次则是在植株开始现蕾的时候。追肥原则是薄肥勤施,重施蕾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
(3)浇水:定植后,一般每隔5-7天就要浇水一次。而在松花菜的花球形成期,这个时期的需水量会比较多,所以最好经常观察田地的具体情况,如果发现水分不足的话应该及时浇水,保证*壤的水分充足。
5、适时采收
一般松花菜结球后15-20天左右即可采收。采收时可保留3-5张叶片以保护花球,避免贮运过程中产生机械损伤或沾染污物,采收后应尽快出售或进入4℃左右的冷库进行预冷保鲜。
1.温度 : 西葫芦耐寒力最强,种子发芽的适温为25~30℃,15℃时发芽缓慢,30~35℃时发芽最快,发育适温为18~25℃。开花结果期要求的温度较高,以22~28℃为宜。
2.光照 : 西葫芦属短日照作物,较能忍耐弱光,适于保护地栽培。在低温、短日照的条件下有利于雌花提早形成及数目增加、节位降低。光照时数不足的条件下,植株生长不良,叶色淡,叶片薄,节间长、化瓜、落花现象严重。
3.水分: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空气湿度45~55%,西葫芦生长发育很快;西葫芦根系发达,抗旱能力很强,但由于其叶片大,蒸腾强,又需要大量的水分。生育期应保持土壤湿润。坐第1瓜前期,应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浇水过多,易造成茎蔓生长过旺而徒长,导致落花落果。过于干旱又会抑制生长发育。开花期空气潮湿,多雨会影响授粉,造成落花、落果。结果期果实生长旺盛,需水较多,应适当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土壤: 西葫芦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黏土、壤土、沙壤土中均可栽培,宜选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促早栽培中,可选用升温快、上市早的沙壤土栽培;西葫芦产量高,需施大量的肥料,氮、磷、钾三要素中,需要钾最多,氮次之,磷肥最少。
在哈尔滨这边春豆角五月十号左右,覆膜,种子要浸泡催芽,每株三粒种子。秋豆角六月末七月初为好。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