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的发明权问题,是古来人们最感兴趣的。中国古代典籍 中,有许多关于农业起源的传说。有的说是神农氏发明了农业,有的 说是烈山氏(亦称厉山氏)发明了农业,还有人说是炎帝之子名 “柱”的那个人发明了农业,周人则相信是他们的祖先弃发明了农业, 《史记•五帝本纪》则说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从 而发明了农业。
讲法虽然很不相同,但都承认中国人民自己的祖先发 明了农业。
在诸多神话传说中,神农氏发明农业的传说故事最有意思,也最 能让人信服。
关于神农氏的传说故事很多。清马骑《绎史》卷四引《周书)
云:“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
耨,以垦草莽。
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晋王嘉《拾遗记》卷一
云:“炎帝(神农)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
于田,食者老而不死。”《汉唐地理书钞》辑《盛弘之荆州记》:“神
农生于随县北界厉乡村,内周围一顷二十亩,地中有九井。相传神农
既育,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众井皆动。
”
神农为了发明农业,吃尽了千辛万苦。《淮南子•修务训》云: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云:
“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
《述异记》卷下谓:“太原神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
成阳山
中,有神农鞭药处。”《世本》云:“神农人身牛首。”
应该说,史籍提供的关于神农氏发明农业的种种资料是十分珍贵
的,神话故事中的一些说法和一些情节,又刚好与考古发掘相契合。
第一,寻找种植植物的种子。
神话故事提供了三种可能性。
一是“天雨粟”说,上帝从天下起
粟雨来,神农“遂耕而种之”,于是以粟为种植的主粮。二是“丹雀
衔九穗禾”说,此丹雀看来是一只神雀,它衔来了良种“九穗禾”,
于是,“帝乃拾之,以植于地”。三是“尝百草”说,在神农发明种
植前,所有植物都属于“百草”之范畴,神农通过“尝百草”,选出
了良种,“耕而种之”。
三种说法中,以前两种为虚妄,多神话色彩,与实际难符,而第
三种说法是实事求是,也是与历史事实相符的。在没有发明农业之
前,什么可食,什么不可食,什么可种,什么不可种,不太清楚,要
研究,要尝味,要选择,看来,人类最后选定的一些农作物,是长期
实验的结果。
黄土地区土壤持水和保肥能力都比较低,但有较好的毛细作用。
这两个条件制约了农业起源过程中选择驯化作物品种的方向。中原地
区的原始人看到大量野生狗尾草的祖本,将其采集、选择,一步步培
育成自己的主粮粟子。这一点已被考古发掘所证明,半坡的出土物中
就有大量的粟子,显然是刚从野生狗尾草驯化过来的。
南方地区土地肥沃,雨水充沛。南部的神农氏们就采集当时也许
遍野都是的野生水稻祖本,进行驯化培植,使之成为南方人的主食。
湖南澧县梦溪乡八十当远古文化遗址发现的两粒半古稻,属于1。 4万年前
的物品,这正是处于野生水稻祖本和现代水稻之间的正在驯
水稻。
事实证明,这种选择是明智而有生命力的。
第二,“耕而种之”。
种植植物意味着对植物进行管理、看护、培育。关于神农氏的传 说中,说神农有田一顷二十亩,内穿凿井九口,用以灌溉和护理。当 然还会有其他的一些看护和管理手段,只是没有写出来罢了。
原始人对驯化中的植物的看护,可以参照一些少数民族的方法。
鸟兽的侵害是原始农业的大敌。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用篱笆把植物区围 起来,或派人看守。广西十万大山地区的瑶族农民在地上插一根竹 竿,上头挂有穿孔的竹筒,微风吹来,呱呱作响,禽兽听而生畏,就 不敢前来吃庄稼了。这些方法原始人应该都用过。至于凿井灌田,更 是重要的植物驯化护理的方法。
第三,农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
神农“作陶冶斧斤”。陶冶,指陶器,制陶技术,它是与农业、 定居同步的。可以说制陶技术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一个重 要标志。凡新石器文化遗址中,都有制器工场和陶器。
至于“斧斤”,那应该是最原始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农业工具。
《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析薪,可以指把荒 野中的树木砍伐掉,也可以指把树木分解开来作柴使用,都离不开 斧。而这斧,正是神农氏发明的^
这一点已在原始人居住的遗址中得到了证明。在当时条件下,离 开了斧要砍伐树木简直是不可能的^在裴李岗和仰韶文化遗址中,都 发现了许多的石斧,一般都取材于砾石,比较厚重,呈梯形和长方 形,两面磨刃。
除少数直接操作外,多数装有木柄。普列汉诺夫认 为:“石斧最初是没有斧柄的。史前考古学得确凿地证明,斧柄对原 始人来说是一个相当复杂而又困难的发明,我国的先民到仰韶文化 期已经攻克了这一“相当复杂而又困难的发明”,这在世界上无疑是 先进的。
神农“为耒耜锄耨”。
除对驯化植物进行护理外,土地的耕作是 最为重要的,于是神农氏在实践中发明了 “耒耜锄耨”,使土地能为 植物提供更多的养料和生长条件。
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密县峨沟北岗遗址、河北武安磁山遗址都 距今八九千年,当时耜耕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在火耕时期,盛 行用一种尖棒播种,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发明了耒耜。
耒有 单齿和双齿之分,耜与耒相似,只是耜冠是板状的。在浙江余姚河姆
波还发现过木铲,发现了大量骨耜,石耜就更多了。耒耜的发明和改 进,大大提髙了农业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裴李岗和磁山等遗址已经出土了精致的石镰, 呈拱背长条状,通体都磨光,刀刃部有细小的锯齿,柄部较宽,且往 上翘,下部有供拴绳用的缺口,说明石镰安有木柄。
这一发现说明镰 刀使用的历史十分古老。还有一些地方发现有蚌刀作随葬品的,可见 镰刀不只有石制的,还有蚌制的。
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大国。无论是神话传说,文字典章,还是地下 发掘,都证明我国早在八九千年前就进入了农业社会,至于作为农业 发明者的神农氏,恐怕不会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
。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