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
2.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 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感谢邀请。
在头条里,已经写过一篇小文《中国牛耕起于何时》。承蒙邀请,就再简单回答一下。如有兴趣,可搜出前文看看。
中国的畜耕,实际上应该就是牛耕,孕育于春秋战国,推广于汉代。
很可能,中国的畜耕,受到西亚的影响。
一世界上的农业革命,发生于距今1万年前后。
这个革命,最早发生在中东、中国和中美洲。这是独立发生的,并非谁影响了谁。
中东,是指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部和地中海东部的丘陵地带,从种植小麦与驯化山羊开始,后来又种豌豆和小扁豆。
中国,则有两个核心起源地区——北方种植粟、黍;南方种植水稻。同时被驯化的家畜有猪、狗、黄牛、山羊、绵羊等,家禽有鸡。
中美洲,种植了玉米、土豆,驯化了羊驼。
二农业革命1万年前就开始了,比如在中国浙江浦江,已经发现了1万年前被驯化种植的水稻。但在相当长时间里,在全世界,都是靠人力耕种农田,没有家畜参与其中。
中国古代文献,有不少畜耕的记载。
比如,说虞舜“象耕鸟耘”;《山海经》说,后稷的孙子叔均是牛耕的发明人等等。
不过,这应该都是传说。
文献记载,是重要的证据。考古,也是重要的证据。王国维提倡的二重证据法很重要。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很多农具,最多的,是耒耜锸钁,基本为木质。耒,发展到后来就是犂。但在当时亦为木制。有磨制石器的耒头出土,也有极少数的青铜耒头出土,但均不能证明当时已经使用畜耕。
三畜耕,除了要有相应的犂,还需要栓与畜身便于其拉动的索具。
这两类,在中国都发生于公元前600年前后。
炼铁技术,此时传入中国。一开始,主要用于兵器。然后逐渐向农用器具扩散。
也大约在此前后,人们学会了穿牛鼻子。《庄子.秋水》说:“络马首,穿牛鼻”。在牛鼻子上穿了铜环铁环,它们才可能乖乖地听人使唤。已有这个时期的铜制牛鼻环出土。
《国语.晋语》记载了牛耕,说到赵简子下令推广。
这个说法比较靠谱。
四以耒耕地,一般为二或三人,前拉后推,效率低下。
使用牛耕,则一天耕田可为人耕六倍以上或更多。
徐中舒先生考证,中国的畜耕,应该最早起于秦晋。
秦国占领了巴蜀,巴蜀历来农业发达。而且均与西域交流频繁。铁冶技术的输入,当从此路径。因此,畜耕技术的交流,也很可能是如此。
徐先生还提出,秦国的强大,固然与商鞅变法有关。但最根本的,是牛耕大大提高了农业效率,有充分的余粮作为军粮;另外,牛耕解放了农业劳力,使兵员非常充足。这是其他几个诸侯国不能比拟的。
说的很有道理。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