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基产业。这个道理很简单,任何社会要正常运转,都要确保人们吃饱肚子。在中国领导人看来,生存权正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
我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是十多年前去非洲的刚果(金)、塞拉利昂等国采访经历。那次是采访中国农业援非的项目进展情况。接触当地农业官员以及政府负责人时,听他们介绍,中国的农业技术人员帮助当地老百姓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因此非常受欢迎。
在此之前,社会动荡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人们吃不饱肚子。在非洲一些国家,这是决定一个国家政权能否长期存在的关键。在中国专家建的农场,当地人往往步行一二十公里来上班,因为农场管饭。
其实,中国摆脱吃不饱肚子的状态也没多少年。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是历任领导人都极其重视、反复强调的问题。
此外,农业不仅提供人们餐桌上的食物,也提供了国家发展的许多战略物资,如棉花、天然橡胶等。
农产品,尤其是满足们基本需求的粮食、肉类、蔬菜,人人都要吃,价格不可能太高,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属性。因此,对农业的必要保护是必须的。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补贴也是必须的。世界各国对农业的保护不外乎高关税和生产性补贴。中国也不例外,但个别品种关税较低,这主要是考虑到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较快。
为什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保护农业、扶持农民?因为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人口中大多数是农民,农业是农民主要的收入之一,也是农民的第一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没有农业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
现在条件好了,很多农民都没有种田,田里长满了草,认为种田没有什么收入,从而荒了地,而且工业发展占据了农田,使农田越来越少,每年咱们国家在外国进口粮食都要占大部分,就因为如此,国家要大力保护农业、大力扶持农民,让农民在种植农业时得到应有的保障,得到应有补贴,也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支持农村建设。农业也是关系到自然生态和人民健康的,破坏了农业也就破坏了自然生态。国家大力保护农业也是保障粮食安全,因为农业是食物的唯一来源,如果粮食只靠进口,完全就受制于别国,食品安全完全就控制在别人手里,只有发展本国农业才能保障人民的粮食安全。
1、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扶持并推介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原料基地共建、资源要素共享、联农带农紧密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可细分为:
①支持以多主体参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产业化联合体;
②支持以产业园区为单元,园区内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合作社和农户分工明确、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中型产业化联合体;
③支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采取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的小型产业化联合体。
2、农业强镇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认定一批成效显著的农业产业强镇。
依托镇域资源优势,聚集资源要素,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主导产业突出、带动效果显著的农业产业强镇,培育乡村产业“增长极”。
目前2018年和2019年各认定一批,2020年第三批产业强镇项目,正在申报。
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农业农村部将认定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以资源集聚区和物流节点为重点,促进产业前延后伸、横向配套、上承市场、下接要素,构建紧密关联、高度依存的全产业链,培育生产、加工、流通、物流、体验、品牌、电商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高地,建设乡村产业集群。
4、农产品初加工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农业农村部继续支持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补助;
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等设施建设,促进农产品顺利进入终端市场和后续加工环节。
同时支持发展粮变粉、豆变芽、肉变肠、奶变酪、菜变肴、果变汁等初级加工产品项目;
农产品初加工补助项目,每个地方每年都有补贴,一定要积极申报;
5、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印发《发展规划司2020年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创建和认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各地梯次推进国家、省、市县产业园建设;同时,总结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园范例,发布产业园发展报告。
目前全国已批准创建四批107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继续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
6、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印发《发展规划司2020年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制定《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实施分工方案,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打造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
实施数字农业农村规划,整合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开展数字农业试点,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集成应用。
7、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
根据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继续组织认定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此项目有国家发改委负责组织实施。
8、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各地建设特色粮、油、薯、果、菜、茶、菌、中药材、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种养基地。创新发展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建设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仓储加工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加强质量管控和品牌宣传,提升优势特色产业的质量效益水平。
9、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继续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国家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场、区)建设,落实制种大县奖励政策,提升优势制种基地建设水平,扶持创新型种业企业发展。推进重要粮食作物和畜禽水产良种联合攻关,强化植物新品种保护。
10、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支持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对中小养殖场户帮带和技术服务。落实好环评、用地、信贷等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清理超范围划定的限养禁养区,及时监测生猪补栏增养情况。
加强对中小养殖场户帮带和技术服务。加快优化猪肉供应链,引导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促进“运猪”向“运肉”转变。推动生猪扶持政策拓展覆盖畜牧业,支持禽类、牛羊生产。
11、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继续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全面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制度,依法核发养殖证;重点发展池塘工程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稳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大水面生态渔业,鼓励发展碳汇渔业,支持深远海养殖业发展。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12、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完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和2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建设旱作梯田,加快三江平原地下水超采田间配套工程建设。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清查,建设农田管理大数据平台,加快推进统一上图入库。修编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分区域、分类型制定建设标准。持续开展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推动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设施管护机制。
13、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认定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4、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项目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印发《发展规划司2020年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开展绿色技术综合试验,布局建设一批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探索建立绿色农业技术、标准、产业、经营、政策、数字体系,总结形成一批不同生态类型不同作物品种的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模式。
15、“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认定第十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一批产值超50亿元的特色产业强县、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强镇、超1亿元的特色产业强村。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一省一业”发展格局。
16、信息进村入户项目
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印发《发展规划司2020年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17、农机购置补贴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完善优化农机购置补贴,加大对畜禽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和丘陵山区贫困地区机械设备补贴力度。加快建设农机具库棚及烘干机塔,遴选推广生猪生产机具装备,建设饲草料加工、饲喂、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等设施。
18、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农业农村部将启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鲜活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落实优惠电价等措施,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一批田头仓储保鲜、分拣包装、产后初加工等设施,提升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
结合“菜篮子”工程,支持在大中城市建设一批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造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提升肉奶、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供应能力。
19、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布农产品加工业100强企业。
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农畜产品优势区,建立标准化原料基地,打造“第一车间”“原料车间”和“粮食车间”;提升加工深度,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增加精深加工产品种类和产品附加值,推动加工企业由小变大、加工程度由初变深、加工产品由粗变精。
20、区域性农产品加工园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建设并推荐一批产值超1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
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园区。支持河南驻马店、黑龙江肇东建设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引导地方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加工园,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产品加工园体系,构筑乡村产业“新高地”。
21、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农业农村部开展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按照区域、国内、世界三个等级资源优势要求,建设一批资源独特、环境优良、设施完备、业态丰富的休闲农业重点县。
2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认定一批“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丽休闲乡村;
开展“最美乡创、乡红、乡艺、乡厨、乡贤、乡社、乡品、乡园、乡景、乡居”等“十最十乡”推介活动。
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乡村民宿、农耕体验、农事研学、康养基地等,打造特色突出、主题鲜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
23、国家农村创业创新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培育并认定一批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导师。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支持本地农民兴业创业,引导农民工在青壮年时返乡创业,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
24、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印发《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遴选并推介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强,推介一批龙头企业典型案例和全国优秀乡村企业家。培育一批有基地、有加工、有品牌的大型农业企业集团。
25、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印发的《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实施范围向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区域倾斜。
试点作物:从苹果、柑橘、蔬菜、茶叶向其他具有地方特色、节肥潜力大的园艺作物拓展。在果菜茶优势产区内的畜禽养殖大市开展替代试点。
26、粮改饲试点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重点扩大粮改饲面积达到1500万亩。
27、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一号文件部署要求,2020年,全国建设10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
28、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项目
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印发的《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部署要求,2020年,实施轮作休耕试点面积3000万亩以上,以轮作为主、休耕为辅,扩大轮作、减少休耕。稳定东北地区玉米—大豆为主的轮作面积,重点扩大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水稻—油菜、玉米—大豆或花生等轮作规模,适当扩大西北地区小麦—薯类或豆类、玉米—豆类等轮作规模。
一,农村合作社,(涉及种养殖)
二,家庭农场(养,牛,养,猪,鸡鸭)
三,庭院经济(自家院子里搞养殖
)
四,农村土地托管项目(统一管理,提高生产效益)
五,土地改良项目(涉及无法耕种或者产量上不去的地区)
六,秸秆禁烧项目(全国农业大项目)
还有很多大型的,那个都是农科院级别的项目,普通老板姓知道就好,你问出这个问题应该是向国家政策靠拢,搞扶持类的农村经济发展。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