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考政策:被大学录取了,不去报道,第二年复读有影响吗?
首先,这件事我也遇到过,还为这事担心了好长时间。
这件事还要追溯到2006年。当时甘肃省的高考录取率大概40%多。而且那时候的复读同学非常多。应届班有18个班,复读班就有12班。而且里面有很多的高分考生,600分以上的都有,老二本线以上的人很多。
本身那几年高考的录取率不高,如果有一部分上了一本、二本的,被大学录取的同学不去报道,这就浪费了国家投放到本省的招生名额。他们录取上了,又不去报道,而想去上学的却不能被录取。
所以为了解决复读学生过多和高分学生复读的问题,当时甘肃省教育厅就出台了这样一个政策:如果当年被大学录取,不去大学报道读书,会被计入个人诚信档案,第二年录取时,会提供给高校,作为大学录取的一个参考,可能会影响高考录取。
这一政策似乎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2007年复读学生明显减少。当年我考了528,上二本线20多分,发挥有点失常,觉得不甘心,想再来一年。当年来了甘肃农业大学的通知书。
心想着,万一第二年成绩上去了,由于个人诚信问题,不被大学录取,岂不是冤枉死了。我们一起的还有好几个。其中一个不知道从哪里打听来的消息,说这一个退档申请,把录取通知书寄回大学就不会有诚信方面的事了。我们几个当时就这么做了。后面我们的心也就安稳下来了。
第二年果然在高校录取中没出什么差错。不过,后来想想,这是估计大学就根本没管。
不过这一问题在2008年得到更大的改观。2008年之前,我省是估分报志愿,之后是成绩出来之后报志愿。这就避免了高分考生滑档的问题。有效的解决了复读学生比例过高的问题。
所以对于2021年要复读的同学来说,大可放心,应届和往届是同等对待(除了个别军校往届生不能报),更没有减50分录取的这种情况。这么些年没有听到一例因为前一年被大学录取而影响诚信,下一年没被大学录取的。
所以,如果今年已经决定要复读了,大可不受这方面的影响,静下心来,努力拼搏,明年如愿以偿,金榜题名!加油!
没影响不去报到自然就取消录取资格了,有可能学校会打电话确认一下是否报到
目前,甘肃已有1952家“扶贫车间”,数万名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甘肃省政协常委、甘肃省工商联副主席柴绍豪发现,不少车间从谋划建设到运行管理、从扶贫效果到发展前景都不平衡,“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扶贫车间’一夜之间可能会变成‘返贫车间’”。应加快“扶贫车间”的提升改造,促使其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最终转为“振兴车间”。当下不少贫困地区盲目跟进,扶贫车间“遍地开花”,村村建厂,但未能正常生产,闲置率高,有的招商不精准,开工不久就关门,造成“开花不结果”,“有的车间管理不规范,存在隐患。也有的对车间支持标准不统一,厚此薄彼,造成‘鼻子盖过脸’”。“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明晰扶持政策,强化监管服务,使扶贫车间运行更规范、增收更显。”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培养经营管理者的实力和能力,培训劳动者的技能素质。
甘肃《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去年产业扶贫全面拉开架势,安排产业到户扶持资金155.6亿元,带动“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种养规模,扶持8.28万户贫困民众发展“五小”产业。新建扶贫车间1225个,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34万人,依托产业脱贫的人口达65万人。
产业发展要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在解决市场营销、产销对接、完善贫困地区物流体系上下功夫,要避免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和反向约束机制,以增强民众参与感和获得感。
《政府工作报告》披露,2020年,甘肃将持续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引进更多带动性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继续办好扶贫车间,加强到户产业扶持资金监管。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