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提的这个问题,对很多人来说,刚开始不能理解啥意思?那我给大家转换一下:六、七十岁的老农民经历了中国粗放型的纯手工式的农业生产,我给它定名为老式的生态农业生产,对现在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否具有指导意义?是否可以采用旧的生产方式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或者说老的生产方式是否可以指导我们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但我们绝不是新瓶装旧酒,回到过去。老农民对我们而言是个宝,特别是后疫情时期,中国要改变现有农业生产方式的话说,老农民都经历了中国农业村社集体劳作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老的生产方式主要以人工为主,播种、插秧、管理施肥、收获晾晒都用人工,机器占比很小,对环境污染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大量绿肥的使用,对环境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家畜、家禽养殖也是绿色饲养,如对年猪(老汉猪)都养一年以上,肉质好,吃起来香;家禽养大半年,以稻谷、玉米饲养,肉有本来的香味(现在肉有肉味吗?),在保证农业产出的同时,很好的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这就是一种生态的、环保的、有机的生产方式。其实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来农业生产的模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顺自然而为,不凌驾于自然之上,不反自然而作。然而,现今粮食产量上去了,但是大量化学肥料的使用,大量机械的使用,环境承载了太多的有害的东西,对环境造成极大的面源污染,而这种伤害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人体产生损害。现在得一些很奇怪的病,医院经常人满为患就是佐证。其实很多年前我就注意这个问题,觉得中国的现有的生产方式不可持续,对中国人口和社会的持续是一种伤害,这种改变已经到了生死攸关,不可不改的地步。农业的工业化生产和化学化生产,满足了人口对粮食的需求,然而,却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是反自然的操作,是不可持续的操作。所以说回归本源,让农业回到生态发展的道上来,这是现今中国农村农业的发展的方向与出路。因此,老农民以前的丰富的实践经历,对我们现在的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状况,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因为我们70后、80后更不用说90后,所经历的全是农业工业化生产时期,也是农业工业化生产的思维,对生态农业知之甚少如果有老农民对其进行指导,何乐而不为?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