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白茶汤色标准—清澈透亮
黄绿、杏黄、橙黄及橙红等色,都有可能是白茶茶汤的颜色,茶汤的色泽取决于鲜叶的成熟度和加工方式。
轻微发酵的白茶,没有经过揉捻,用盖碗正常冲泡下,不论如何,头道茶的颜色,都是轻浅透亮的。
简单来说,茶汤并不是颜色越深品质越好。工艺到位、仓储良好的高品质老白茶,汤色并不是暗红色,而是随着年份增长由黄绿色逐渐转向黄红色,并非流行的酒红色、红褐色。
茶汤中以儿茶素为主的多酚类化合物在萎凋过程中会受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催化,氧化成橙黄色的茶黄素、棕红色的茶红素和暗褐色的茶褐素,这些氧化物属水溶性,在白茶的萎凋和干燥过程中,部分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的物质,而一部分溶于茶汤,形成白茶茶汤杏黄或者橙黄的汤色。
同为新茶,最早采摘的白毫银针,汤色最浅,呈浅杏黄色。
排在后面的白牡丹,比白毫银针采摘晚一些,日晒也相对多一些,所以颜色也稍微深一些,为浅赤金色。
最后采摘的寿眉,则更深更浓,为三者之中最深的,呈现橙黄色。
随着白茶存放的时间推移,储存的过程中,在酶的缓慢的作用下,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这些物质出现大的变化,尤其是茶褐素的比率大幅上升,使白茶的汤色变深。
陈藏得越久,颜色也就越深,三年以上的老白茶,汤色为橙黄色。五年以上的老白茶,汤色是橙红色。若是十年以上的老白茶,则呈浓厚的酒红色。
色泽与品质有关,但不宜以汤色直接判断品质,是否澄清才是判别白茶品质的关键。好的白茶,汤色必定澄清,但茶亳带来的浑浊除外。
茶汤澄清透亮与可溶性果胶等物质含量成正比,可溶性果胶等物质在白茶萎凋过程中也会增减,所以质量上乘的白茶茶汤清澈透亮。
白茶汤色以嫩黄、清澈明亮为最佳,浅黄、深黄、橙黄或者橙黄中微微泛红,都属于正常汤色,如果出现暗黄和茶汤浑浊,则是白茶茶汤不正常的表现。
当白茶经过存放,茶汤的色泽会发生变化,汤色也会发生变化,其变化过程为:嫩黄明亮一浅黄深黄橙黄泛红一红艳明亮一琥珀色一深红油亮。
茶汤的透亮度,与茶青的品质有关,若是品质好的新茶,茶汤透亮、清澈,那珍藏十年之后,茶汤更是油亮可鉴。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