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竹,曾经是我自己考察很久的一个特种种植项目,但最后没有付之行动,并不是说雷竹这个种植项目不好,而仅仅是因为当初考虑其他的因素,所以没有下决心去做。不过,若要说雷竹种植,就要说说雷竹的发展。
雷竹最早出现在江浙一带,听说最早在八九十年代就有人开始种植。雷竹由此名,听说是因为此竹笋一般在第一声春雷来到,就冒头了。可以说,是最早长笋的一种竹子了。那么出笋早,也就表明这种竹笋上市早,上市早了,自然价格就会很好。
事实上,在我准备种植雷竹的2015年,当年雷竹笋在我们宜昌当地的价格达到了每斤15-20元。这个价格还是地头价,而贩子出货达到了每斤20-25元。这个价格在当时是非常诱人的。原因就是雷竹上市早,且雷竹笋的品相非常的好,做出的菜品,也是好看又好吃。相比较我们当地的本地竹笋来说,雷竹要早20-35天左右,也就是说雷竹上市大半个月,其他竹笋才能够陆陆续续的上市。不过,随着这些年雷竹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价格也有下滑。今年的雷竹价格就比较低,在8-10元一斤左右,但还不太好销售。
在我们当地雷竹最开始种植也是江浙人引进过来的,种植年限不久,差不多在2008-2009年左右,而雷竹行情好,却是到了2014-2015年左右。也正是因为那几年行情非常好,所以当地也兴起了种植雷竹的热潮。
在我们当地,雷竹种植的时间一般在下半年,原因是很多雷竹种植户,为了上半年收获一批笋子销售,基本上,上半年是不卖竹苗的,所以要想买苗种植,都是在下半年10月份左右。我们当地种植雷竹多利用一些不耕种的荒地,或者河滩地等。
我们在挖取雷竹苗的时候,一般要注意竹根必须带两个新根芽,这个有利于竹子快速缓苗,提高成活率,并且所挖的种竹一般是2年左右的竹子。太早的竹子,竹竿不够硬,不利于运输,成活率差,而太老的竹子,根系萌发能力太弱,成活率差,后期竹笋产量也低。
因为竹子的生命力比较旺,所以很多种植竹子底肥都不用。不过,为了后期竹子能够快速出笋,还是施用底肥好。一般我们当地都是施用腐熟的栏粪作为底肥,待竹子成活以后,在追施肥。种植雷竹的行距和株距,可以在1.5米左右,每亩栽种500-600株。这里要注意的是,好的土地,雷竹生长快,出笋快。这样就可以很早的获得收益。
虽然我上面说了很多,但是雷竹种植也还是有风险的,特别是现在雷竹种植面积比较大,市场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不过,总的来说,我个人觉得雷竹种植比种植传统农作物要强一些。
导读:雷竹是一种供繁殖竹笋用竹子的,作用材基本谈不上,凡有竹子生长地方轮不上雷竹的用途,其竹肉薄而生脆,又暴突节,乡下连做晒衣竹篙都懒得用,干燥后经太阳一晒,整根爆而裂缝难承力,生长得倒挺直,粗度适于成年人手一握,同粗约长3一5米,见之非常适竹篙或以前大棚用竹,但用用也就半年报废,雷竹笋倒是非常不错食材,没有毛竹之麻涩,比毛竹之味甘,适适一两根竹笋正值一盆。不用与肉食也比其他笋类甘饴,在食味上应该是在国内前三名。
在我们江西的河滩,山沿地块野生也不少,从八十年代浙江发展种植收益不错,江西在许多地方也支持发展人工种植,我大舅在九二年也种植12亩,开始不知用稻壳保温覆盖,生长的竹笋总比浙江方面晚许多。价格上就差许多,后来到浙江金华地区去学习一阵,回来也用稻壳覆盖,产量,质量上去了,那是一亩也能一年赚1一2千元。后来镇里也推广起来。没过几年,上面政策下来,不准用基本农田种植这些,许多后来发展的还没有开始赚钱,就要被迫挖移,镇里给了一片山,让种植户们将雷竹移上山去,结果移上山的雷竹虽然生长的很好,无论用什么方法,雷竹长笋就非常之少,慢慢的全荒废弃了。
这里有个经验告诉大家,雷竹生长在坡度10-30度的土地上,生长竹笋会很少,可能是雷竹竹鞭细根少,而又须生长爬坡之间,鞭中笋奶基是由鞭节中出现,个数很明显比平地竹鞭节少许多,所生长的竹笋也少而又少。可参见山沿平地上自然生长的雷竹,就算没人挖雷竹笋,也没见雷竹往斜坡上发展,可能就雷竹不适应有坡度地生长。
雷竹种植技术选地整地
在年平均温度15-30度,年降水量1500毫米,向阳平坦地块,最好近水源,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普通的土壤也可种植但产量不理想。
将土壤全面翻耕,清除树蔸,石块,先挖穴,亩约60穴左右,穴以长方形,长约80厘米,宽50厘米,深40厘米,每穴施入农家肥10公斤垫底与泥拌匀备用。
繁殖或取母株
雷竹有野生的,也可到己经栽种者那购卖。选1一2年生母株,挖出时刨根细看母株的来鞭和去鞭(来鞭鞭笋奶头对着母株,去鞭笋奶头正反向)。
为什么要寻找这来鞭去鞭?
作栽用的母株,一般来鞭只作吸收营养所用,去鞭作以后生长发根所用,来鞭挖取时可短些(留15-20厘米足可),去鞭得挖取(25-40厘米或更长)比较易活和生长快,种植后的发根多由去鞭的笋奶(笋芽)发展生长的。截断竹鞭方式也很讲究,不是一锄头斩断就可,而是刨开根后,量好来鞭去鞭需要位置,做好记号,用锋利的刀按在竹鞭上以45度角敲打下去,来鞭以切口顺鞭来向45度,去鞭以切口去向45度。整个挖出竹鞭是八字型,这样不震伤竹鞭,切口也平滑,栽后易成活。将挖出母竹斜去竹尾,留二,三分枝即可。
种植
以6月多雨季节最好,也可秋未,夏初栽种的当年可见笋,将移栽的母竹由一人扶着,入穴,把竹鞭来鞭去鞭统一朝向,一切须根展开即可覆土,竹蔸处覆土成馒头形,以免风吹斜倒。
覆盖上层
一般采用稻壳比较好,既通气,又便宜,也可用杂草等,覆盖杂草或稻壳要求30厘米以上。
施肥
栽种后前三年多以农家肥为主,最好不用化肥,不然雷竹易死亡。待过三年后可加入化肥施入,量不易多,施后即时浇水溶化。
竹林管理
栽种后,因亩仅60余株,头几年是不可能形成阴蔽的,这土地上易生长杂草,可以套种农作物,黄豆最好,其他禾本科类不能,对竹林有影响,特别不能种植芝麻,易烂竹鞭,对竹林影响十分大。
在头几年中也有雷竹笋生长出来,这几年不能将好的挖去卖了,留下差的长竹子,是留好竹笋,挖去差的。经过三年管理雷竹林将可大批挖取竹笋了。
雷竹病虫害不多,虫害主要是竹螟,蝗虫。用乐果可防治。病害以煤污病为主,这病由竹山虫害引起的先治虫,再用多菌灵控制病害。
雷竹的市场前景仍主要在南方市场,特别是鲜销,可补缺冬笋(毛竹)大小年和难挖出市场,经北方到南方打工,商务等活动频繁,北方这几年也开始能的销售不少。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