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址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世博园区规划用地面积为5 . 28平方公里,园区分为五大展馆群,即独立展馆群、联合展馆群、企业展馆群、主题展馆群和中国展馆群。属于三林镇。地点:上海浦东新区世博园A区
上海世博园位于浦东新区三林镇,在金山,奉贤,青浦和崇明等都设有接驳线路连接到地铁
上海世博会之最
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4月30日晚8点10分,由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布正式开幕,已有11项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
1、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报名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有240多个,为历届世博会之
最,超过了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1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的最高纪录。将吸引世界各地数以千万计的观众前来参观。上海世博会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参加国家和组织最多的世博会。
2、志愿者人数最多:本届世博会对志愿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世博园区和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以青年为主体的近20万名志愿者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还将动员近百万志愿者参与遍布全市的世博城市文明志愿服务行动,人数为历届世博会之最。上海世博会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志愿者人数最多的世博会。
3、自建馆数量最多:上海世博会正式参展方的自建馆,大约有40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报名建设,其数量为历届之最。上海世博会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自建馆最数量最多的世博会。
4、首次同步推出网上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的组织者将在举办实体世博会的同时,开创性地推出“网
上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充分利用和借助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实现实体世博会和网上世博会的有机联动,互联网将使上海世博会成为“永不落幕的世博会”。目前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网上世博会。上海网上世博会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第一个网上世博会。
5、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屋面太阳能板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年发电量可达280万度,相当于上海4500多居民一年的总用电量,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 2800吨,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000多吨。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屋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
6、世界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外立面的5000 平方米生态绿墙为世界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也是展馆节能的一大标志。绿化隔热外墙在夏季将有效阻隔辐射,使外墙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到了冬天,外墙会形成保温层,降低风速,从而延长外墙的使用寿命。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屋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墙面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绿墙。
7、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公厕:世博园区里的新型公厕将是目前世界上最环保的公厕,也是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公厕。世博园区内将设30多座厕所约8000个厕位,创世界上单体量之最。世博公厕采用通风隔热双层屋顶:在整体外墙设置统一的遮阳装置、绿墙,使建筑围护结构的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外空气温度,不用排风扇、鼓风机。这种师法自然、顺应风土的方式经测量可使公厕内外温差达到8D10摄氏度。在除味上运用虹吸原理,除味更有效。该公厕在世博会开完后,并不是敲掉了事,造成资源浪费。这种“箱体组合装配式”厕所有着“可移动性”,开完世博会可以移走,再拿到其他公共服务区域。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公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单体量最大的公厕。
8、保留园区内老建筑物最多:上海世博会园区内约有2万平方米历史建筑得以保留、保护,超过40万平方米的工业建筑将被保护性改造、置换,约占世博园区总建筑面积的五分之一。创下历届之最。世博园区所在地是上海工业遗产最集中的地方,这里的厂房承载着很多关于城市的历史记忆。对老建筑的保护利用成为世博会主题演绎中的重要内容。这些老建筑将在多种用途中获得新生:一部分将直接用于国家馆(工业厂房多为大跨度建筑,很适合用来进行展示);另一部分是用于物流和后勤保障;最引人注目的还有5000平方米的世博会博物馆与2 万平方米的城市文明馆,它们都设在原江南造船厂的老建筑内。上海世博会园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保留园区内老建筑物最多的世博会。
9、世博会园区面积最大:园区在市中心占地多达5.28平方公里,上海世博会园区面积是历届世博会之最。上海世博会园区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园区面积最大的世博会。
10、世界上最大的水晶矩阵:在世博会民营企业联合馆内,有一个由30000个水晶展牌组成的“闪耀矩阵”展示墙,每个展牌上都镌刻着每个企业的名字。整个闪耀矩阵在灯光的照耀下将流光溢彩,色彩万千,是中国企业在世界级舞台上最引人注目的集体亮相。
11、花费最高的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直接投资为286亿元,如果加上车站这类配套建设投资,财政总预算将达到3000亿-4000亿元。
新华社上海1月23日电(记者许晓青、吴宇)一届世界博览会究竟将如何改变人类的生活?由242个国家和国家组织共襄盛举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正在将实验室里日新月异的科技梦想“转化”为“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现实生活。
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新华社记者提前探营世博园区,领略“绿色世博”的无限魅力。
“绿建筑”:梦想“照进”现实
当冬日的阳光均匀地洒在黄浦江岸边的新地标――世博轴上,“白云”间的一朵朵“喇叭花”,仿佛向人们诉说对上海世博会的期待。华灯初上,“繁星”点点,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形象浮现在“云端”,人们不禁为之欢呼……
本月22日刚刚竣工的世博轴项目,是上海世博会的主出入口和世博园区的中央立体交通轴线。作为上海世博会永久性建筑之一,世博轴长度超过1000米,分地下、地上各两层。它将为海内外7000万人次参观者带来奇妙的昼与夜,它更是“绿色建筑”理念与技术的聚合体。
“白云”其实是世博轴上方所采用的世界最大规模的张拉索膜屋面。这一独特的结构,令漫步其下的人流在炎热夏季依然能感受到自然、清新的大气环流。
世博轴上那朵朵“喇叭花”名叫“阳光谷”。6个“阳光谷”贯穿世博轴各层建筑平面,可将倾泻而下的自然光、流动的空气引入建筑内部和地下空间,这是世博轴节能的一个起点。
整个世博轴,还采用了大规模的“水循环”利用设施,以及依托地源热泵和江水源热泵的空调系统。这将减轻世博园区的水、电消耗,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晚间,人们用肉眼观看到“繁星”,那其实是与世博轴自然飘逸的曲线相融合的LED灯饰。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专职副主任钟燕群说,LED照明将为世博园区节约大量能耗。包括世博轴在内的“一轴四馆”永久性建筑,其景观照明全部采用LED,整个园区80%以上夜景照明采用LED,这将使上海世博会成为全球屈指可数的LED集中示范区。
如钟燕群所言,事实上,世博轴仅是世博园区“绿色建筑”的缩影之一。于2009年12月竣工的世博中心,也堪称引领中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可持续新风的一个典范。
据上海世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柳介绍,经初步估算,世博中心每年可节约能耗为2160吨标准煤,煤电转换相当于上海一万多户居民一年用电总量;每年可节约自来水16万吨,相当于上海1000多户居民一年的用水总量。
“绿智慧”:引领环保潮流
上海世博会是集纳世界智慧的大舞台。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方正在贡献他们的“绿色智慧”。从国外自建馆的建筑构造,到馆内所展示的主题和内容,无不折射出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最新环保理念和前沿科技成果。
被称为“紫蚕岛”的日本馆,建筑外表采用透光的薄膜,可吸收太阳能发电并在夜间发光;弧形穹顶上“长着”三个洞和三个角,前者可接收雨水并循环利用,引入阳光以减少照明用电,后者可强化冷暖空气的流通,减少空调能耗。
日本馆设计师彦坂裕说,“紫蚕岛”通过使用钢骨架与膜外壳结合、“无桩地基”设计等实现“环境友好”的目标。他还透露,“紫蚕岛”外壳朝向南面的约三分之一面积,使用了可以产生电能的非晶硅薄膜,体现了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的理念。
上海世博会法国馆设计师雅克・费里埃则希望通过“感性之城”法国馆,表达对水环境及绿色植被的重视。他解释说,之所以在展馆内圈设计了“垂直花园”,主要是考虑到目前一些特大型城市的拥挤状况,需要对建筑和自然进行重新布局。
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荷兰鹿特丹市将展示其多年来应对气候变化和海水侵入的“秘籍”。该市的防洪坝、“水广场”、“绿屋顶”等储备和调节水资源的高科技设施都有望被“搬进”世博园区。
世博园区里的“绿色智慧”,少不了东道主的奇思妙想与科学实践。未雨绸缪,中国适时启动了“世博科技行动计划”。按计划,绿色能源、低碳排放成为首要目标,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内,客运交通工具将实现“零排放”,园区内建筑和照明二氧化碳排放将减少30%。此外,东道主还拟实现世博园区的生态和谐与资源综合利用。
世博中心尽管大量采用了玻璃幕墙,但其中蕴藏着节能奥秘:日照充分的南立面,双层玻璃幕墙中有金属丝网和惰性气体,遮阳、保温效果显著;北立面无阳光暴晒之虞,采用了大面积透明中空玻璃幕墙,充分利用自然采光。
在“城市最佳实践区”,上海市的参展案例“沪上・生态家”,屋顶安装有“追光百叶”,可跟随太阳角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实现遮阳、照明多用途。
在拥有特大跨度“无柱空间”的上海世博会主题馆顶部,如“马赛克”一般密密麻麻的光伏片在此“列队”,组成18个菱形、12个三角形的巨大光伏组件群,亦如“宝石”般在屋顶闪耀。中国馆“东方之冠”高达68米的屋顶平台上也“镶嵌”有光伏组件。
“这些与建筑相融合的太阳能设施,令两座永久性场馆成为‘绿色世博’理念的直接展示者。”钟燕群说,根据规划设计,上述两大展馆累计的太阳能装机容量可达3127千瓦,一年提供并网发电的电量可达284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000吨。
“上海世博会将成为荟萃全球‘绿色智慧’、探讨人类可持续发展前途的一个平台。”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说,可以预见,“绿色革命”的话题有望出现在上海世博会的一系列论坛上,将开启全球环保领域的“巅峰对话”。
“绿生活”:“低碳”从细节做起
“上海在近10年里以主办世博会为动力,在控制污染等环境保护工作上成绩斐然,上海将让我们体验一个充满绿色的未来。”数月前,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在上海这样说。
2010年,当人们以“低碳”眼光审视上海世博会时,还会欣喜地发现,不仅仅是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整座上海城也正等待“检阅”。
2009年8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评估报告》汇总了近年来上海在空气质量、交通、能源、固体废物、水、绿化和保护区、气候碳中和、世博园区、公众参与等9大环保核心领域的信息。针对中国举办的大型活动,这一机构曾于2007年11月和2009年2月对北京奥运会发布过“环评报告”。
有关世博会的这份《报告》显示,以大气污染控制为例,从1997年至2008年,上海共对5975台燃煤锅炉进行了清洁能源替代改造,在内环线以内区域实现了无燃煤化;从2005年到2009年上半年,上海所有燃煤电厂超过1000万千瓦的燃煤机组均完成了脱硫设施建设;同时,上海还关停了世博园区内的南市电厂及周边吴泾热电厂2台机组,共约70万千瓦燃煤、燃油小机组。
在交通领域,上海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展轨道交通,有望在世博会开幕前建成总长超过400公里的轨道交通系统。施泰纳将这一努力称为“绿色交通的典范”。
《报告》还显示,自200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开展以来,上海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2009年,上海在环保方面的投资已达420亿元人民币,是2000年的3倍。
施泰纳说,希望让全世界了解中国在环保领域所做的努力及取得的成就,同时将上海世博会展示的先进环保技术向全球推广。
按往届世博会的经验判断,参观者的出行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上海世博会组织者表示,鼓励个人、企业以及有关机构购买碳减排指标。已发布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绿色指南》也提出:乘坐国际航班或国内航班前往参观,建议购买碳信用额度,抵偿由此产生的碳排放。另外,到世博会开幕时,将有1000辆新能源汽车在世博园区为参观者提供服务。
1.中国馆 最亮点:《清明上河图》
2.西班牙馆 最亮点:第一展厅大片“起源”
3.沙特馆最亮点:1600平方米的IMAX之最
4.德国馆 最亮点:“动力之源”
5.意大利馆 最亮点:巨型模特
6.法国馆 最亮点:奥塞名画
7.美国馆 最亮点:第二正厅的IMAX
8.瑞士馆 最亮点:高山缆车
9.墨西哥馆 最亮点:玛雅石
10.英国馆 最亮点:蒲公英外型
11.城市地球馆 最亮点:“蓝色星球”
12.国家电网馆 最亮点:“魔盒”
谢谢采纳。
只有四个亮点
亮点之一:城市最佳实践区将成为上海世博会的创新点之一。为更加突出城市主题,上海世博会将首次设置“城市最佳实践区”,这是一个模拟城市生活、工作、休闲、交通等若干功能的综合街区,展示已经实施的,能对未来城市生活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的成功案例,大约有14个实物案例和36个展馆案例。目前,已有40个案例签约。
亮点之二:另外一个创新是举办网上世博会。网上世博会把实体世博会上最精彩的内容呈现在网上,以人们易于接触、形象生动的方式推介上海世博会,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现场参观实体世博会。目前,已有15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12个城市最佳实践区案例确认参与网上世博会。
亮点之三:在184天的会期中,预计每天在园区内举办的各类文化演艺活动将超过100场,总数将超过2万场次。目前,开(闭)幕庆典、会期文艺活动等都有了初步方案。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递交了馆日活动申请,提交的文艺活动方案已有1100多个。国内各省(区、市)均已提出“活动周”的初步方案。
亮点之四: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拟举行一场高峰论坛,各参展方将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共同签署并发表意愿性的《上海宣言》。组委会将与相关国际组织、国家有关部委分别与长三角地区城市联合主办6个主题论坛。从2009年5月1日开始,组委会将与各省(区、市)联合举办若干公众论坛。目前,论坛的举办方案已初步编制完成。
12个亮点即12个场馆因独特创新而魅力四射,成为本次世博会的亮点:
1.中国馆 最亮点:《清明上河图》
从中国馆内入口进入后乘坐电梯即可直达49米的展馆最高层,“清明上河图”就在这里“复活”,描绘北宋宣和年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的繁盛热闹的《清明上河图》为大家熟知,而此次会动的“清明上河图”不仅将原图放大了30倍,长宽分别为128米、6.5米,能看到其中人物从静态变为动态,并辅助声音对话,一幅宋代繁华景象。
观赏指数:★★★★★
2.西班牙馆 最亮点:第一展厅大片“起源”
西班牙馆第一展厅模仿阿塔普埃卡考古遗址建造,一幅60多米长的环幕横亘在“洞穴”般的大厅中,7台放映机从多个角度聚焦。导演比格斯・鲁纳巨作“起源”在一片洪荒之中展开开篇之旅。
观赏指数:★★★★★
3.沙特馆最亮点:1600平方米的IMAX之最
沙特馆顶层有140米长“环行步道”,IMAX屏幕面积达160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篮球场。整个馆里共有43台投影仪,耗资近亿元。观众随着步道“步移景换”,这15分钟的观赏“赏心悦目”。
观赏指数:★★★★★
4.德国馆 最亮点:“动力之源”
德国馆三层的中央悬挂着一个巨大的LED球体,它不仅色彩斑斓,放射着各种令人神迷目眩的光影,更神奇的是它会随着观众的喝彩和掌声而飞旋转动,高超的声控技术是德国科学家用一年半时间精心研发的。
观赏指数:★★★★★
5.意大利馆 最亮点:巨型模特
意大利的时装驰名全球,在展馆中世界顶级品牌杜嘉班纳、范思哲、普拉达和杰尼亚的服装设计被穿上4个3.5米高的巨型模特身上,卓然不群,他们与周围的12个常规的模特交相辉映,显示了意大利人“乐趣生活”的深厚底蕴。
观赏指数:★★★★
6.法国馆 最亮点:奥塞名画
法国馆带来奥塞博物馆世界闻名的七件总值超过5亿欧元的“镇馆之宝”,包括罗丹《青铜时代》雕塑、米勒油画作品《晚钟》和马奈油画作品《阳台》等。
观赏指数:★★★★★
7.美国馆 最亮点:第二正厅的IMAX
这是一个美式都市童话。一个富有想象力和决心的小女孩感动了她的邻居一起来重建社区。小女孩看着废弃空地,想象着一个繁茂的花园。故事被投射在五个“城市大厦”上。
观赏指数:★★★★
8.瑞士馆 最亮点:高山缆车
今年世博会瑞士的“看家法宝”是把他们在阿尔卑斯山的观光缆车引进展馆,在屋顶花园“俯视群雄”,一览瑞士旖旎的风光,把瑞士人民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情趣从一个简洁的“道具”上反映出来,妙趣多多。
观赏指数:★★★★
9.墨西哥馆 最亮点:玛雅石
在墨西哥馆中将陈列一块巨大神秘的“玛雅石”,这块距今2000多年的石块记载着魔幻般的玛雅文字和“鸟人”图形,他们对宇宙和航天有着今人难以解释的高超见解。
观赏指数:★★★★
10.英国馆 最亮点:蒲公英外型
在世博会众多建筑造型中,英国馆的外型最夺人眼球,6万根埋藏种子的阿克力棒挺拔而具张力,象征着人类、城市的生命力,寓意深刻,独树一帜。
观赏指数:★★★★
11.城市地球馆 最亮点:“蓝色星球”
主题馆的城市地球馆中那个直径近百米长的巨大“蓝色星球”,从浩瀚无际的大洋,到沙尘滚滚的荒漠;从绿浪无垠的梯田,到白雪皑皑的冰川,沧海桑田,引领我们鸟瞰地球,俯仰星空,深思未来,这样的观赏启迪智慧,极具震撼力。
观赏指数:★★★★★
12.国家电网馆 最亮点:“魔盒”
“魔盒”,是悬浮在半空的封闭六面体,能同时容纳200余人站在离地近3米高的玻璃天桥中,享受一场多媒体视听盛宴。这是世博历史乃至世界上第一次以六面体、23声道方式进行大型多媒体展示。
观赏指数:★★★★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