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药用功效。以前的药用来源基本以野生为主,因野生品逐年减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现已有家种。目前几大药市的家种品报价为统货55/公斤,大条为75/公斤。那么,家种天冬,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产呢?现就这个问题,提几点种植建议如下,供参考。
天冬属百合科植物,是一种喜阴的攀援植物,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现主产于广西,四川,湖北,安徽,江苏等省份。天冬与黄精一样,都属喜阴类植物,但天冬对光照的要求更高。所以,种植天冬能否获得高产,种植环境应排在第一位,其次才是种植技术,如果能做到这两点,提高产量是没有难度的。现就几个种植重点及注意事项,建议如下。
☆重点项,种植地的选择天冬属喜阴类植物,喜温暖湿润,阴蔽的生长环境,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强烈的光照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甚至于死亡。特别是在幼苗期,一经强烈的太阳光直射,就会茎梢枯黄,难以存活。所以,天冬的种植地选择尤为重要,是天冬种植能否获得高产的关键因素。
天冬种植地的选择,对光照的要求是要有适宜的遮阴度。由于是肉质根茎,对土壤的要求是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并且利水。这样的土壤即利于肉质根的生长,又可避免水份过多导致烂根。以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最佳,黏性土质绝对不宜种植。因此,在选择种植地时,可选择稀疏的林下地,半阴山坡地等遮阴度适度,土质肥沃的土地栽种。
合理的栽种和科学地施肥一>,合理地栽种
我们这里属皖南山区,在这里大部分药农都采用分株方法栽种。栽种前先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土杂肥约2000公斤,磷肥100公斤,施均匀后,再深耕翻土,将肥料翻入土中。然后将土耙细做宽1米3,高20厘米的高畦。
分株栽种一般都结合采收进行,在秋季的9月份和春天的3月下旬采收天冬时,先将供商品用的根茎剪下,留下小根茎,然后再进行分株栽种,有1一2个芽的可分成一株,无芽的带2一3个小根茎的也可分为一株,一般一棵健的植株,可单分成4一6株种株。
种株分好后,即可开穴栽种,一般以行距40厘米,株距40厘米的距离栽种。栽种时,先用细土将种株压实,然后浇水即可。我们这里药农在3月下旬至4月初栽种时,一般都从山上砍下整棵水竹,以一米的距离,遍插于畦的向阳面,以防阳光直射,使种株所发的新苗晒伤晒死。
☆二>重点项,科学地施肥
天冬的施肥有两个重点期,一个是幼苗生长期的追肥,另一个是每年萌芽前培土施肥。在种植第一年的幼苗生长期,应结合除草在4月底和6一7月份,应各追施一次淡薄的人畜尿粪水,或沤制的饼肥水一次。
在萌芽前的一月份,必须结合培土追施一次土杂肥和火粪土,以后每年这个时节都要培土追肥,以促进根茎和植株的生长。在第二年的每一个月,每亩可用15公斤的复合肥,进行喷施,以补充植株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元素,使植株生长的更好。
☆重点项,足够的生长期,是天冬高产不可缺的因素虽然天冬栽种后的2一3年即可采挖,但无论是产量和个条,都没有4一5年的高和大。从近几天的几大药市报价可以看到,统货是55元/公斤,大条货是75元/公斤。而2一3年采挖的大条数量很少,以大小不一的统货居多。
在产量方面,即使2一3年生的天冬种植管理得很好,一般亩产干货在500公斤左右。而4一5年正是天冬根茎的生长与膨大旺期,在4一5年采挖的天冬,无论是等级还是产量,都要比2一3年挖的高,一般亩产都能够达到800公斤以上,并且大条的数量,要比2一3年挖的多得多。所以,要想高产,生长年限和采挖期,也是高产的因素之一。
以上的几个天冬种植方面的建议,供你参考,希望能邦助到你。回答如有不足,望评论补充。
谢谢阅读!
你好,感谢提问。
天冬,又名天门冬,属百合科植物。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咽炎肿痛,便秘等病症。那么天冬该怎样种植呢?天冬种植技术有哪些呢?
天冬该怎样种植?
1、选整好种植地。天冬是块根发达植物,入土深达50厘米,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种植,深翻30~50厘米,进行多次犁耙,使土层疏松、细碎。
2、施足基肥。天冬喜肥,生长期长,要获得高产稳产必须施足基肥。整地时,每667平方米施厩肥、草皮灰、堆肥等混合肥2500千克~3000千克,撒施翻入耕作层中,起20厘米高畦。按株行距开穴,每穴施基肥2千克~3千克,将肥料与穴内土拌匀。
3、采用分株繁殖,合理密植。分株繁殖不但可以缩短生产年限,而且长成新的植株枝叶繁茂,块根形成快且数量多,产量高。方法:在冬、春季挖天冬时,选择生长茂盛,无病虫害,块根多、粗长的植株,剪除地上茎蔓,直径1.3厘米以上块根摘下加工作药用。将1年生且长有较多幼芽的根头用刀分割成数株。切口不宜过大,使每株有芽2个以上和4~5个小的块根作为繁殖栽种材料。
合理密植:采用50厘米×80厘米的行株距,每667平方米种植1600株,产鲜货2880千克,加工成干货400千克;504米×60厘米行株距,每667平方米种2000株,产鲜货2910千克,加工成干货404千克;50厘米×504米行株距,每667平方米种2667株,产鲜货4178千克,加工成干货580千克;664米×66厘米行株距,每667平方米种1500株,产鲜货4744千克,加工成干货970千克。上述4种种植密度以66厘米×66厘米鲜、干货产量高。
天冬高产种植技术:
1、合理追肥。天冬种植3~4年才能收获,除在种植时施足基肥外,还要合理追肥。***次追肥在种植后40天,苗高30~40厘米进行,每667平方米施腐熟人畜粪水1000千克。以后,每年3~5月抽出新苗时,每月施1次,每次每667平方米施人畜粪尿1000千克~1500千克,或尿素5千克对水,促进苗壮茎粗。6~8月每月施追肥1次,每667平方米每次施复合肥(尿素∶磷酸二氢钾∶氯化钾为27∶29∶10)5千克。10月份施1次冬肥,每667平方米施厩肥、草皮灰混合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50千克,以促进来年根肥苗壮。
2、增设支架和修剪。天冬是半蔓生植物,长至第二年后,生长较迅速。当蔓茎长至50厘米时,应增设支架,以小树枝或小竹竿为柱,将支架的顶端每3~4根扎在一起,并将蔓茎引上架,使其缠绕。当叶状枝出现过密及病枝、枯枝时,应适当修剪疏枝。
3、病虫防治。红蜘蛛5-6月为害叶部。防治方法:①冬季注意清园,将枯枝落叶深理或烧毁;②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用25%杀虫脒水剂500-1000倍液喷雾,每周1次,连续2-3次。
蚜虫会为害嫩藤及芽芯,使整株藤蔓萎缩。在蚜虫为害初期,可用40%乐果1000倍-1500倍稀释液或灭蚜灵1000-1500倍稀释液喷杀。对于虫害严重的植株,可割除其全部藤蔓并施下肥料,20天左右便可发出新芽藤。
天门冬根腐病病状是:先从1条根块的尾端烂起,逐渐向根头部发展,***后整条根块内成浆糊状,发病1个多月后,整条根块变成黑色空泡状。此病多是由于土质过于潮湿或被地下虫害咬伤,或培土肥施碰伤所致。防治方法:做好排水工作,在病株周围撒些生石灰粉。
4、适时采收。天冬种植收获年限以第三、四年较适宜,在这两年里收获,无论是鲜、干产量和折干率远高于在其他年限。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