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分,不大。
美国农业因为地广人稀是典型的粗放型农业,亩产量低很常见。
中国因为农业集中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是典型的精耕细作,加上袁隆平超极水稻的贡献,高产水稻产量从原来的八九百提高到了约一千公斤。
小麦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平均粒重构成的,三 者的乘积越高,产量越高① 每亩穗数由主茎穗和分蘖穗共同组成每亩穗数要足够就 必须掌握播种量,使基本苗数量适宜且分布均匀,每株小麦都得到 充足的光照和营养,才能有适宜的分蘖成穗数。主茎穗的数量决定 于基本苗数,而分蘖穗的数量则决定于分蘖的数量和成穗率。
小麦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主要受环境条件的制约,而较少地受 品种特性的影响。主茎一般都能成穗,冬前出生的低位分蘖成穗率 较高,春季出生的高节位分蘖成穗率低。小麦分蘖发生时期与数 量、成穗率同品种特性与栽培技术有关。在播种时,应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播种期和气候条件以及分蘖穗的利用程度,确定适 当的基本苗,并在播后加强管理,使麦苗在冬前处于有效分蘖成穗 的可靠叶龄期内(总叶片数一伸长节间数一拔节时有效分蘖可靠叶 片数+ 3),从而达到预期穗数所需的茎蘖数。
② 小麦的每穗粒数决定于小穗、小花的分化数及其结实率 小穗分化数由基部第一节间开始伸长决定,基部第一节间开始伸长 的叶龄期为主茎总叶片数减去伸长节间数再加2的叶龄期,如主茎 n叶,品种基部第一节间伸长为8叶期。小花分化数在剑叶出生 前决定。小花退化大约在抽穗前半个月至抽穗期,已分化的小花 60%~70%在此期间退化成无效花,尚有部分弱势小花在开花期不 能正常受精而败育,因此,小麦高产栽培除应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 外,还须保证孕穗至开花期有良好的肥水供应,促使植株营养状况 良好,保证每个麦穗有较多小花数的基础上,提高小花结实率。
田 间管理措施要有促有控,使氮素营养和碳素营养协调,高地力、群 体适宜的麦田要防止肥水施用过早、过多,氮代谢过旺,碳代谢过 弱;中低产田和群体不足的麦田要防止肥水不足、氮代谢过弱,以 免造成早衰。③ 小麦开花至成熟阶段是决定粒重的时期小麦粒重的大小 取决于籽粒容积和光合产物和累积数量,小麦的粒重有1/3是开花 前贮存在茎和叶鞘中的光合产物、开花后转移到籽粒中的;2/3是 开花后光合器官制造的;小麦籽粒容积的大小受品种的遗传性影 响,也是影响粒重大小的重要因素。
在籽粒形成期和灌浆过程中, 有良好的肥水与温光条件,供应充足的灌浆物质,是获得较高粒重 的重要条件。所以,在小麦生育后期的管理中心是注意养根保叶, 防止早衰和贪青,保证小麦开花至成熟阶段有较长时间的光合高值 持续期,延缓小麦早衰是提高小麦粒重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