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小麦只要地主管理到位,产量都在600公斤以上。当然了,特殊情况除外,比如说:管理不到位导致小麦倒伏。施肥不当导致小麦穗小。用药不当导至小麦锈病,纹枯病,,,,,。
但粮价一直在2.4元每公斤小麦徘徊,使农民丰产不丰收。辛苦了十个月,每亩地赚了几百元。
如果你了解我国农业消费以及进口现状的话,就应该知道,其实中国真正缺少的粮食是像大豆那样的油料,而不是像玉米小麦这样的谷物!我国每年的谷物都是吃不完,进口只是为了调节国内消费而已,属于可有可无的那一部分。全球谷物产量创新高,中国粮食产量也会创新高!我们每年的谷物产量非常高,而且不但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还能够有很大的剩余!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2019年,我国三大谷物品种中,应该只有玉米市场价格或将进步一走高,而稻谷和小麦的市场价格可能会出现停滞甚至进一步的小降。但是,这两大谷物也是最主要的口粮作物的市场价格走低并不是由于国外粮食进口的原因,而是由于我国粮食库存量太大的因素。我国粮食库存充足,不会大量进口!2019年,我国小麦进口量预计在350万吨左右,但是我国库存量却已经高达数千万吨以上。
2019年,我国玉米进口量预计在400万吨以下,而截止目前,我国玉米库存量在8000万吨左右。
2019年,我国大米进口量预计在300万吨左右,可是我国如今的稻谷库存量据说已经超过了1亿吨。
由此可见,与动辄数千万吨甚至上亿吨的粮食库存量相比,进口粮食的数量真的不算多。真正拉低2019年我国粮食价格的不是进口粮食,而是我国的粮食库存!中国谷物粮食消费,绝对以自产为主!如果大家了解我国每年的粮食进口实际情况的话,就应该得出一个基本的判断,那就是世界谷物产量的波动以及价格变化并不会对我国的粮食市场价格造成太大的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国每年从其他国家进口来的谷物数量非常少,而且受到严格的监管,不会出现大量进口国外谷物以此来抢占国内市场,最终造成我国粮食市场价格走低的情况。
如果按照普通的市场规律来说,一种商品的产量增加导致了供应的增多,那么肯定会造成市场价格的走低,所以,从这个层面而言,你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但是,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并不能够仅仅以普通的市场规律来衡量,中国更是如此。截止目前,中国并未完全开放国内粮食市场,对于诸如小麦稻谷乃至玉米这样的主要谷物的进口还是有着严格的监管。
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或将继续保持在6.5亿吨以上,其中以玉米稻谷和小麦这三大谷物占据绝大多数的份额,而且不但能够满足国内生产需求,甚至还会继续出现一定的剩余!全球谷物丰收,中国也不会大量进口!2019年,全球粮食价格或许会因为整体丰收而出现走低,但是中国也不会大量的购买,因为我国的粮食产量同样巨大,而且稻谷和小麦库存量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去除,所以,不需要大量进口国外谷物,我们就能够实现自给自足,为何要大量购买国外粮食,让本国粮食降价甚至滞销呢?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你是多虑了,中国如今的谷物进口,特别是诸如玉米小麦和稻谷,还是实施严格的配额,不会因为国家粮价的走低而出现大幅度的增加。那么,真的会影响我国粮食价格的因素是哪些呢?其实并不是进口谷物,二而是我国依旧庞大的谷物库存量,比如说小麦库存和稻谷库存。2019年,我国三大谷物的进口总量和去年相差不大,而且和我国本土的产量以及年总消费量比较的话,不足为患,所以,即便是由于全球谷物产量创新高而出现现价走低,那么也不会造成我国粮食价格的大幅度走低。所以说,中国的主粮依旧是谷物消费,可以完全做到自给自足,无需大量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