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树种抗寒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如雪松比油松抗冻;对不同品种而言,如油松就比马尾松抗冻。
2、对于原产地而言,原产北方的苗木抗寒能力更强一些,原产南方虽经过长期驯化、过度的苗木抗寒能力就差一些。如香樟在郑州地区只有在小气候条件下才能安全越冬。
3、对于枝条而言,处在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往往更强一些,因为枝条经过了低温锻炼。植株休眠得越深,抗寒能力也就越强。但冻害的发生往往不在气温最低的休眠期,而在秋末或早春发生,原因在于两个方面:未经过低温锻炼;解除休眠丧失了抗寒能力。枝条抗寒能力的强弱,还与其内部可溶性糖类的转化状态有关。枝条中淀粉在低温到来之前分解转化得越彻底,其承受低温的能力就越强。
园林树木的管理:防虫打药,浇水修剪,禁止砍伐!
①落叶之前:落叶之前喷施的杀虫杀菌剂,主要是为了保持树木叶片健康和枝条健康,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使园区内各类植物的叶片能够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使之制造更多的营养,以提升植物的木质化程度和芽体饱满度,提升植物的抗逆能力。
②落叶后:在落叶植物落叶之后,要对整个园区内的落叶植物进行一次杀虫、杀菌清园工作。主要目的是使园区内各类植物在越冬时尽量减少越冬病菌和虫卵,为来年植物健康生长打下基础。通常该项措施是在冬季修剪后进行。
冬季移栽树木要进行养护,通常最好的是要进行保温,以及进行适当的补水,这样树木才比较容易成活。
冬季大棚浇完一次水后,地膜下的毛细根消失了,而地上部分的嫩叶也开始慢慢变黄,严重的缓苗困难,生长发育缓慢,个别的会直接死亡。你知道这是啥原因导致的吗?其实,这都是浇水引起的,水太大伤到根系了。
那么,冬季浇水到底应该怎么浇,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少伤害到根系呢?
浇水时,要注意这几个方面。干旱不浇水,蔬菜枯干,容易发生脐腐病,土壤并不缺水却浇水,很容易烂根,影响蔬菜生长发育。所以干旱了就及时浇,不干就不要浇。冬季地温低,不利于根系生长,所以浇水最好在晴天进行,这里有个小技巧,在浇水前一天和当天,将棚温提高2℃,浇水后第一天提高3℃,通过较高的棚温来提高地温,促进地温尽快恢复。冬季浇水也不要太多,不然地温难恢复,易发生理性病害。
一、浇水方法:
1、不要大水漫灌
有条件的采用滴灌,不仅可以提高地温5℃左右,还能降低空气湿度约10%,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减轻病害30%以上。低温情况下,水分蒸发慢,需求也比较少,所以浇水量要小些,间隔时间拉长写,避免低温高湿导致沤根。以满足蔬菜所需水分就够了为原则,浇水时最好随水冲施肥料。
2、合理安排时间
这点不用多说,大家基本都知道,要在中午10点-下午3点进行,这个时候温度比较高,浇水后副作用很小,清晨和傍晚浇水,容易发生冻害。尽量用井水,温度高,刺激小。有条件的可以在大棚建蓄水池,等蓄水池里的水提温后再浇灌也是可以的。
3、注意浇水位置
不同位置,浇水侧重点也不同,因为大棚内各个部位温差是比较大的,所以浇水量也要有所差异。大棚靠近热源的地方温度较高,水分蒸发量大,那就需要多浇一些;其他地方温度比较低,特别是东西侧和北侧,日照时间短,就要少浇一些。
4、做好浇后管理
浇完水并不是说就可以放松了,还需要注意这些问题。浇完后前2天,适当增加大棚温度,以提高地温,之后再进行通风,避免棚内湿度过高。同时,可以提前用药预防病虫害。
二、注意事项
浇水前,收看天气预报,不仅要浇水当天是晴天,还要求浇完2-3天都是晴天,避免遇到阴雨天气,增加大棚湿度,地温降低。特别是深冬季节,更要注意。连阴天突然放晴的前2天,也不适合浇水,应该先提高棚温和低温,植株恢复正常后再进行。干旱了再浇水,不干旱不浇,不然容易出现异常现象。
蔬菜生长的平均地温在22℃左右,深冬时节,大棚内温度其实达不到这个标准,如果浇水太多或时机不对,地温就会迅速下降,影响根系和植株生长。所以,低温时浇水,先拉开草苫再浇。同时可以覆盖地膜,来保持土壤水分,降低湿度,提高地温。
小水勤浇,基本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也能避免棚内温度迅速下降。当蔬菜萎蔫,卷须不正常伸展时,就说明缺水了,要及时浇水。
园林绿化树木养护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养护,从浇水施肥修剪打药等一年四季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到了冬天养护需求的减少就让不少人彻底放松下来,忽视了冬季防冻问题。冬季树木防冻措施常常怎么做呢?
在野外,各地都有露天树木,常年没人管也没有见多少受冻的,而园林树木反而那么矫情,动不动就长势不良,受冻受晒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移栽恢复问题,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挪树需要大量的进行修剪断根,特别是大树移栽原始根系发达,移栽后,要断的很多,恢复非常慢,常常需要数年才能恢复到自足,更不用说抵抗自然灾害了。如今还有不少地区跨地区引进栽树,加上树木适应不了环境,恢复更慢,抵抗力也更弱,受冻现象就非常普遍。
冬季树木怎么防冻呢?
1、强壮树木,就如同本地树种不用管都冻不坏一样,日常养护浇水施肥,改善树势,对于提高抗冻能力影响较大。发现长势弱了,可以追肥或者挂树木营养液改善,入冬前提高磷钾肥供应,促进枝干老熟,对于抗冻性都有一定程度提高。
2、清园涂白,园林树木入冬前大都会经历一次修剪清理,清理掉病虫枝,弱枝,以及影响造型的枝条,然后对树木进行涂白处理。不仅能减少病虫害,对于反射光照,防止树干冻裂都有不错效果。这种防护措施在公园以及行道树中使用非常普遍。
3、覆膜保温,就是直接给树木盖上塑料薄膜,隔离寒气改善内部温度。对于一些大型名贵树防寒,还会专门搭建支撑,外部覆膜,注意塑料膜与树木保留一定距离,通常半米左右即可。如果是常规绿化树,当地低温不是很严重的话,通常给树干包扎上稻草或者防寒布即可。
冬季树木防冻措施常用哪种,快活林指导养护。快活林24年专注园林绿化,产品涵盖:生根剂、树木营养液、涂白剂、杀菌剂等园林养护品,为上万工程提供养护管理方案。
冬天树木保暖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就是涂白法,把生石灰和石硫合剂混合涂在树干上,能减少冻害。或是使用覆盖法,使用稻草将幼树包裹起来,再用编织袋将它树冠覆盖。还有就是包扎法,在树干底部进行培土保温,并用麦秸或塑料布将树干包好,也能很好的避免冻害出现。
看你在绿化部具体工作;如普通养护工、植保专业队、园艺修剪队等;如是养护工;不仿先买一本种植与养护类的书;如;《园林树木栽植与养护技术》
如果是植保类人;选择园林树木病虫防治手册,草坪养护选;《草坪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作者;余德亿
如果是园艺修剪的;不仿买点园艺植物修剪造型类书,《园林树木移植与整形修剪》作者;王鹏等
支撑:树大招风。大树种植后应即支撑固定,慎防倾倒。正三角桩最有利于树体稳定,支撑点以树体高2/3处左右为好,并加垫保护层,以防伤皮。
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树木栽后成活率的高低,是否能尽快达到很好的效果,取决于养护水平。养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根据树木的生长习性、气候、土壤、栽植环境等条件,采取科学的养护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浇水、排水、中耕除草、施肥、整形修剪、补植与防护、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管理方面。
一、土、肥、水的管理
(一)土壤改良。粘性土壤土气性差,易引起树木生长不良,早衰或烂根死亡,因此采取客土栽植或综合改良措施。如深翻,挖大穴,换种植土,树穴掺砂,施有机肥,适时中耕锄草等,来改良土壤结构。
(二)土壤施肥。树木栽植后,不能总在一个地点施同样的肥,会使土壤肥力降低,影响树木的正常发育。树木施肥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施肥深度应根据肥料的性质、树龄及树木根系分布特点而定。树木根系发达,分布较深远的如柳树、油松、杨树的树种,施肥宜深,范围也要大。而根系较浅的如火炬、刺槐、白桦、蒙古栎及花灌木等应浅施。大树宜深施,幼树应浅施,基肥应深施。
2.基肥施用时,追肥要巧。
3.施肥应与深翻、灌水相结合。
4.树木生长后期应控制灌水和施肥,以免导致枝条徒长,降低抗旱能力,宜于8月底结束施肥。
5.碱性土不可施用草木灰。
6.针叶树幼龄期不宜施用化肥。
7.不过量施肥,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
(三)灌水与排水。
1.灌水时期根据树木的习性,不同时期对水分的要求,当地气候的特点,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而定。
(1)休眠期浇水。冬春季节干旱风大,因此休眠期浇水特别重要。a、在秋末冬初进行,称为浇冻水、封冰水。可提高树木越冬能力,对防治早春干旱有利。b、早春浇水一般在三月初进行,称为浇返青水。可增加土壤湿度和水分,防止春寒晚霜危害,有利于萌芽新梢和叶片生长及春花树种,果树的开花。
(2)生长期浇水。a、萌芽及展叶期:这段时期是干旱多风少雨季节,应及时浇水。这个时期也正是土壤返盐季节,应明水浇足,要浇透。b、枝叶旺盛生长期:这个时期树木需水量大,应及时浇水,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c、夏季:夏季气温高多雨,一般不需多浇水,要适量浇水,宜叶面喷水(早晚喷水),但在干旱年份及时浇水。对早春观花及某些果树类树种,在花芽分化期应及时适量浇水,有利于花芽分化、果实发育和提高坐果率。d、秋季:土壤过于干旱时应适量浇水,但在一般性情况下应控制浇水,以免引起枝条徒长,不利越冬。
2.浇水量与次数。树种不同,栽植年限不同,一般花灌木及喜湿润土壤的树种,浇水量和浇水次数要比一般树种多。深根性及耐旱树种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可少些。土质差的地方,树木生长不良或遇干旱年份,可适量多浇。
3.排水。夏季降雨量多时,在低洼地极易形成水涝,因此大雨过后应及时排涝。
二、园林树木的整形及修剪
(一)整形修剪的意义:对树木的整形修剪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整形修剪,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促进开花结果,能调节树木生长势,促使树木健壮生长,保持合理的树冠结构,形成优美的树形,达到树木栽植的最高成活率。
(二)整形修剪的原则:成形是对树木实行的修剪措施(剪、锯、捆、扎等手段)使树木形成某种特定形状。修剪是对树体的某一些器官(茎、枝、叶、花、果、芽、根)部分进行剪裁或删除的措施。
在对树木整形修剪时,根据下列原则进行。
(1)根据树木生长发育习性进行整形修剪。顶端生长势的(银杏、云杉、油松),应保留中央领导干的整形方式;顶端生长易形成丛生状的(珍珠梅、黄刺玫),可修剪成圆球形、半球形。
(2)根据树木对光的需求:喜光的树种(桃、樱花)可采用自然开心形的修剪方式;一般乔灌木可通过疏枝,保持冠内通风透光。
(3)根据树木萌芽和发芽力的强弱:萌芽发枝力强的树种(大叶黄杨、榆树)可好多次修剪和重剪,萌芽发枝力和愈伤能力弱的树种(白兰花、樱花)应少行修剪。
(4)根据各部位枝条生长状况:为平衡各主枝的生长势,应对强主枝重剪,弱主枝轻剪;与调节侧枝的生长势,对强侧枝轻剪,弱侧枝重剪。
(5)根据不同的树种其不同功能的要求不同,整形修剪的方式也不同,会形成的不同景观效果。灌丛装栽植和作棚架在职的紫藤,修剪的方法也不同。孤植的圆柏和作绿篱栽植的整形修剪方法又有很大区别。园林中各类的树木整形修剪应根据其在园林绿化中不同功能要求进行。
(6)根据树木的生长条件、环境:在土壤瘠薄或地下水位较高处,应适当降低树的分支点;在多风处宜采用低于矮冠或疏冠整形方式。
(7)根据树木年龄阶段:衰老树生长势已经衰弱,修剪应以强剪达到更新复壮的目的。
(三)树木整形修剪
1.整形修剪是养护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修剪可调节和均衡树势,使树木生长健壮,树形整齐,树姿美观,还能提高新植树木的成活率,达到理想的树形,增加观赏美感。通过人为控制,使植物的生长沿着人们的要求发展,在掌握树木生物学特性的前提下,通过系统的技术措施达到充分挖掘植物的自身潜力,抑制其生长的随意和失衡(即控制技术),改变树木放任自流的生长方式,更能向着符合人们的栽培要求方向发展。因此修剪是一项需要进行周密安排的系统工作。
2.修剪、整形的依据:
(1)树种和习性:园林植物种类丰富,习性各不相同,整形修剪有所区别。如大多数针叶树中心主枝优势较强,整形时主要控制中心主枝上端竞争枝的发生,辅助中心主枝加速生长。
(2)栽培目的:立地条件不同整形修剪的方法不同,如建筑物附近的绿化,要利用自然开展的树冠姿态,丰富建筑物的立面构图,改变它单一规整的直线条。整形修剪就要顺应自然姿态,对不合要求,扰乱树形的枝条进行适度短截或疏枝。
(3)树种分枝习性:大多数针叶和少数阔叶树为单轴分枝,应短截强壮侧枝,不使形成双叉树形;大多数阔叶树则为合轴分枝,则宜短截中心主枝顶端,以逐段合成主干向上生长。假工叉分枝则宜短截中心主枝,改造成合轴分枝,使主干逐段向上生长。
(4)树龄:幼树以整型为主,迅速矿大树冠;成年树以平衡树势为主,要掌握壮枝轻剪,缓和树势;弱枝重剪,增强树势;衰老树要复壮更新,通常采用重修剪,以使保留芽得到更多的营养而萌发壮枝。
(5)修剪规律:同一树种枝条类型、生长位置、姿态、长势不同,进行短截、疏枝后的反应也不相同。修剪必须顺应其规律,给予相适应的修剪措施。
(6)树势:长势不同,对修剪的反应不同。旺盛生长的树木,修剪宜轻,防止过重修剪造成枝条旺长,加剧导致树冠郁闭,通风透光恶化,不仅影响美观,而且不利于开花结果。衰老树适当重剪,逐步恢复树势。
3.整形修剪时期:
(1)休眠期修剪
自秋冬落叶至早春萌芽前的休眠期间,进行的修剪称为休眠期修剪,又称冬季修剪。冬季修剪对观赏树种树冠的构成,枝条的生长,花果枝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通常幼树以整形为主;林荫树以观叶赏形为主,主要控制侧枝生长,促进主枝旺盛生长;花果树则着重于培养丰满树形,促进主枝、侧枝等骨干枝的生长,以期早日成形,提前结果。
(2)生长季节修剪
生长期修剪在观赏树木生长季节进行,又称夏季修剪。生长期修剪是对休眠期修剪的补充,要剪去大量枝叶,会对树木外形有一定影响,应尽量从轻。花果树、行道树的夏季修剪,主要是控制竞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