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年过花甲的农村人,针对题主这一提问,谈谈我的一点看法。国家出台了诸多扶持三农的惠农政策,包括水、电、路,教育、医疗,种植、养殖,民居改造和环境整治,等等。而在如此种类繁多的扶持前提下,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农民呢,本人认为应具备以下几点条件:
一、学习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已是当务之急,且国家正在着力推进。传统犁耙牛耕的落后方式将被淘汰,古老的分散式小农经济模式很快会退出历史舞台。而机械化、产业化应运而生。传统的产业链将不再存在,新型的生产、加工、深加工和电商销售模式已整装上阵。如此等等,没有文化知识,没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将不再是合格的农民。而扎实的文化基础、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是合格农民的必备条件。
二、传统的美德不能丢。勤劳勇敢、纯朴善良是中国农民的代名词,更是农家人的基本本色。无论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运销售,都要有极端的社会责任心。假冒伪劣,耍奸使滑,为追求利润而不顾国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不仅害人害己,更将信誉全无,且自断后路。而保持传统本色,产品质高价优,信誉自立,这样的农民定受欢迎。
三、要有奉献精神,合作意识。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是必然。而各自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单打独斗、无法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没规模也就无从谈起品牌化,也就别说农业现代化。破私立公,向合作化过渡。整合农村资源,让传统产业与现实科学技术相融合,做大做强农字品牌,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能生产,会经营的农民谁能说不是合格的农民。
有文化,会种地,但文化不要太高。
谢谢邀请,回答,就目前现状看,最需,或急需解决的还是水利设施和水利配套。我们这里前几年是落实了上级的水利设施和水利配套工程。但有些地方还没有全部到位,有很多地方还急需设施和配套,按现有的,水利设施是应对不了这几年干旱缺雨的现象。我记得有一个问答题里我说过这样的话,今天我还这样认为,制约农业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是水利。你有最好的想法可以向我们交流呀!
扶持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其中一个目的是:增加农户收入
我们这边不同县城针对不同乡镇有不同的做法。
1、有些地理条件好点的地方,有民营企业过来流转土地,农户把土地经营权流转给企业,种植药材,农户给企业打工,除了自己打工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
2、稍微条件差点的地区,政府就鼓励农户自己种植一些水果,政府免费发放果苗之类的。
笔者就所知道的作一回答,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三农的扶持资金,有多个渠道,农业、畜牧、林业、水利、农机、科协、发改委、科技等涉农部门都有。想获得这些部门对三农的扶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自身的条件
自已是个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企业还是其他从事农业的,看看自己的主管部门对应着哪个部门,就要从主管部门的要求出发。比如,你上蜜蜂合作社,就要从畜牧部门去考虑申请。
二、要符合国家政策
自身的资质要符合要求,从事的农业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要求,不能从事国家禁止的产业,不能搞国家不提倡的从农业项目,要有注册。
三、在产业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有些人从事农业,刚一开始自己的手续都不规范,就想着要国家补钱,这是错误的思想。你从事的产业,要做出一定的贡献。比如种植葡萄,你引进的先进品种,管理技术到位,在当地起到了致富带头作用,又能让当地贫因户脱贫,这才具备三农扶持的基本条件。
拿补贴经验汇编:
现在的农业补贴不像前几年那么好拿了,都是先做后补,以奖代补,所以,研究清楚,那些部门有补贴,涉农的部门肯定是:农业厅、林业厅、商务厅、科技厅、劳动就业厅、各级县政府,这些都是有补贴的,而且很多。现在就来说说流程:
一是,要选准一个或多个部门,做项目设计(老朽就可以做项目设计)。
二是,投资。如果没有前期投资,政府是不会给你一分钱的,所以要用最少的投资,获取最大的影响力,最好能把项目推动到县级龙头企业的位置。
三是,申报。根据政府的要求,把所有能拿到的补贴都连环起来。
四是,验收。要实实在在做项目,不能把补贴款拿去喝酒了。
(老朽可帮助设计完成以上流程,需要的可联系老朽)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