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文档网
扫码关注优美文档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海参圈养殖技术(圈养海参养殖日常管理)

农业知识文档网编辑:佚名2023-08-24 13:00:17农业知识

1. 圈养海参养殖日常管理

一、海上筏养法

筏式养殖就是使用类似养鱼的网箱在海上进行海参的人工养殖。筏式养殖的海区最好要选择三面环山、背风流缓、水深5-9米的优良港湾。网箱用板材或是粗细适中的原木制成边长4米或是6米,高度可根据海水的深度和潮差大小定在3-4米。

每年的春秋两季,当海水温度达到8-12摄氏度,是投放海参幼苗的最佳时节。这时,养殖车间里的海参幼苗每千克约为200-400头,因为个体较大,身体强健,这时投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像这样6米见方的网箱,可投放每千克200头左右的海参苗种20-25千克左右。

在饵料和浮泥比较多的海区,网箱上的食物基本能够满足海参的需求。如果发现食物不够,就要进行喂食。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选择流水通畅的海区,拖一些微生物含量丰富的泥沙进行补充,也可以用藻类自制一些人工合成饵料进行喂养。平时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破损,及时清除网箱内的鱼苗、螃蟹、海星等天敌以及牡蛎、海绵体等杂物。

筏式养殖海参最大的优点就是管理方便,收获率高,一般需要经过2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收获成品海参了。

二、海滩圈养法

凡有虾池、盐池,略加改造就可以进行养殖。还可以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通常选择不易风浪潮破坏的滩涂建池。池的大小、形状依地理环境而定,一般要求长不少于50米,宽不少于30米, 水深最低潮时在0.8-1.3米之间。圈养池设进出水闸门各一个或多个,闸门处要安装过滤网,防止鱼类和各种敌害进入。

池底模拟海底自然形状,用石块、空心砖堆积成长条垄状,并留有空间作为海参栖息安家的地方。池底要尽可能地保持海参的原生态环境,应移植各种海藻如海带、裙带菜、海草和附着性硅藻类等。投苗前,要对养殖地进行消毒、曝晒。消毒一般采用石灰水等泼酒。

池中苗种投放密度一般为每平方10-15个。海滩圈养的换水主要利用海水涨落潮差来进行水体交换,也可以利用人工交换水。一般要求每天的换水量在1/3-1/4左右。圈养海参的饵料以天然饵料为主,根据季节水温、海参个体、放养密度适当添加人工合成饵料。

圈养海参具有投资小、易管理、接近自然环境、海参回收率高、生长快的特点。圈养海参的生长周期一般为两年左右。

三、海底播养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弥补海参天然繁殖的不足,通过人工投放海参苗来增加海区海参密度,从而增加海参的产量。在水温适宜的春秋季节,自然水温达到8-10度时,选择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将2-3公分以上的海参苗装入网袋或竹筐内,由潜水员潜入海底放入礁石间,让其自然爬行、疏散,自由选择安家的地方。底播的密度一般在每平方米6-7个。底播时应注意池中温度与海区温度的温差,一般不能超过2度。海区要选择流水平缓,饵料丰富,敌害较少。砾石与泥沙相间地海区。

这种方法主要特点是简单易操作、费用低,海参生长在自然环境,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年时间即可收获。

一般情况下,筏式养殖与海滩圈养、筏式养殖与海底播养结合为比较科学的养殖方法。

2. 圈养海参养殖日常管理制度

步骤一:建造水池

一般来讲建造水池都是在海边进行建造的,因为这样可以很好的借助地理的优势,以岩礁,用混凝土以及石块来形成围城的效果,借助海水的涨落来保证水池每天都有新的更换,一般需要保证水的更换在百分之三十左右,水池的深度在一米五左右。

步骤二:放人工海参礁

人工海参礁石用来给海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场所,不过需要在这个人工海参礁里面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等,材料来源可以使瓦片、砖头、扇贝笼等,壁板越接近原始的状态越好,这样才能的保证海参的野生繁殖。

步骤三:参苗的运输

对于海参参苗的运输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湿法的运输,一种方法是干法的运输,湿法的运输是将海参苗放在帆布桶内,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水,干法的运输是将海参放在周转箱里面,然后在里面放上脱脂棉,而且在参苗的运输过程中要不断的喷水。

步骤四:参苗的投放

一般来讲参苗的投放在十到三十平方米的地方投放三百到五百头的参苗,其成活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三十五,不过参苗的投放密度和水的温度以及水质有关,只有协调好这之间的关系才能保证海参能够有的存活率。

步骤五:海参的饲养

对于海参的饲料投放,一般是每天早上晚上各一次,投放的重量为海参重量的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左右,不过在投放之前可以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十五分钟。

海参养殖技术、海参生长周期

3. 圈养海参还有营养么

人工养殖海参有营养

野生海参与养殖海参在主要成分胶原蛋白质量分数、氨基酸含量上,差别并不十分明显,养殖海参的蛋白质含量通常会略高于野生海参、氨基酸含量略低于野生海参,差别通常在1%左右。

4. 圈养海参的技术管理

(1)控制保苗密度。保持合理的密度,是提高保苗率的关键措施之一。一般2~4毫米的稚参,每立方米水体保苗密度为⒛万头。随着个体的增大要不断稀疏密度,否则密度过大稚参在附着基上活动空间减少,不能吃到足够的饵料,造成稚参营养不良、生长缓慢、死亡率增加。疏苗方法是将附苗密度过大的附着基在水中冲刷,一部分稚参冲到空附着基上;或将波纹板或塑料薄膜隔一去一,然后在空当处再插上空波纹板或塑料薄膜,数日后海参苗又可附着均匀。

(2)投喂合适的饵料。保苗初期以投喂新鲜海泥为主,后期可采用新鲜海泥及鼠尾藻磨碎液混合投喂,每天投饵4~6次,日投喂量一股在10~⒛克/米3。到了冬季可以单独投喂鼠尾藻干粉,每天两次,日投喂量在5克/米3左右。水温高于25℃或低于5℃时不必投饵。

(3)水质管理。夏季高温季节日换水2~3个全量,有条件的最好长流水;冬季日换水一个全量。夏季高温季节4~6天倒池一次,冬季1Q天左右倒池一次,倒池后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方可使用。水温是海参保苗期间最重要的环境因子,必须加强调控。在夏季要盖好草帘,减少棚内光照,降低温度。冬季在阳光充足时要拉开草帘,增加光照,提高棚内温度。另外要有塑料大棚预热池,提前对海水进行预热,避免连续阴雨天水温过低。无海水井的地区,应备有锅炉等加热设备。六、刺参的池塘养成池塘养殖刺参,一般是利用水源、水质、底质条件好的虾池对其进行改造,或者是新开挖的池塘来进行。池塘养殖刺参具有建池投资少、管理方便、养殖成活率和回捕率高、养殖周期短、收益大、市场前景广阔等优点,现在已成为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刺参养殖的主要方式,养殖规模逐年扩大。

5. 圈养海参图片

一、外观上有区别

1、野生刺参外观呈黑褐色,底足短而粗壮,沙嘴大而坚硬,纺锤形体两头尖中间粗,4~6排刺,且刺形规整;海参皮质厚,胶原蛋白含量高,组织密实。

2、圈养海参颜色呈黄绿色,底足细长,沙嘴小而软,身形细长,皮质薄,胶原蛋白含量低,组织稀疏。

二、发制口感上有区别

1、野生刺参非常耐煮,即使煮的时间稍长一些,也不会有太大影响。煮制后的海参参体有弹性,刺透亮,肉质筋道,有咬头,口感好,营养丰富。

2、圈养海参不耐煮,煮的时间稍长就发软,肉质缺韧性,口感不好。

三、生长环境有区别

1、野生海参属自然生长,完全食用大海中的自然营养物质,不投放任何饵料,分区域捕捞,确保真正原生态,生长周期长,4年以上才可捕捞。

2、圈养海参被放养于圈池之中,由人工养殖,圈养池内水流近似于死水,养、盐更新缓慢,池水浅,水温高,池底多为人工投放的石头、瓦片、旧轮胎等作为刺参栖息的人工参礁,浮游生物少,海参成长快,生长周期一般为1~2年。

6. 圈养海参养殖日常管理方法

一、养殖方法

  常用的海参养殖方法包括海洋和陆地两种模式,而显然这两种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面也大不相同。一般来说,陆地的样子就是在海边的浅水区域建造池塘来进行养殖,同时可以利用地形的优势,来减少建造成本,如礁石比较多的浅滩。

  而海洋养殖则需要多发挥自然优势,主要注意的点就是海水的更换比例,每天至少需要更换百分之三十的海水,这样才能保证海水的清洁,海水的深度控制在一米六左右就足够了。

  二、生长环境

  大多数农民基本上会选择在陆地的虾池进行养殖,因此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为海参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投放瓦片、石头、旧轮胎等人工参礁,并为海参提供休息的地方,投放的密度为每亩3000-5000头,水深度保持在1.5-2米。此外,冬夏两季水位要加高,因为海参要夏眠和越冬,同时还要注意及时执行一些高温和严寒的预防措施。

  三、饲料喂养

  海参主要以参礁上附着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这些东西为饵料,同时人工的饲料可以用:鼠尾藻、裙带菜、海带等一些藻类。根据海参的食用情况来决定投放饲料的时间,通常3天左右投放一次。

7. 海参圈养海养区别

一、底足:散养海刺参一般生长在水深20米左右的海域,通过底足行动来寻找食物,所以底足长得短而粗壮;而池养的海参因为长期使用养殖人员投放的饲料不需要移动,且生活在浅水区域,底足的行动作用下降,吸附力差,变得细长。

二、沙嘴:散养海参的沙嘴大而坚硬。

三、肉质:散养海参因为生长水域深(15到20米),水温低,日照少,生长慢,肉质厚实有弹性,筋宽厚饱满,沉积的营养物质丰富;而池养的海参生长的快,肉质松软不紧实。

四、形态:散养海参是纺锤形的,两头尖中间粗,短粗胖,看起来很结实;而池养的海参长得细长,缺乏韧劲。

五、疣足:散养海参生长环境恶劣,风浪多,饵料不充足,活动较多,背部和两侧的刺都是很粗壮,而且粗细不一;而池养海参环境风浪小,饵料丰富,活动较少,刺长的细尖长。

六、生长年限:散养海刺参一般生长4到5年以上才达到捕捞标准,时间越久营养沉积越多,滋补价值越大;而池养海参温度适宜,饵料丰富,生长速度快,一般达到商品规格5—8头就可出售,健康滋补作用相对差。

七、散养的海参口感劲道,无涩味,切口细腻、整齐、均匀。

8. 圈养海参和野生海参的区别

野生海参营养价值高产量少,生长的年龄更长所以价格偏高。野生海参和人工养殖海参无论产量和营养价值都是大不相同的。

观察体型:野生海参的体型大小不一,而人工养殖的海参个头相差不大。

颜色区别:野生海参的体表颜色,会呈现出深浅不一的情况,而养殖的海参颜色为褐色。

观察背刺:野生海参的背刺和两侧的刺粗壮,而养殖的海参背刺比较细长。

9. 圈养海参养殖日常管理办法

一、海参池塘环境条件。池塘应选择在避开淡水流入的河口区,无工业污染。池塘大小以10~15亩为宜,其它规格的池塘亦可使用。

二、保护种质资源。随着海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滞后,粗放经营、病害泛滥及种质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三、海参苗种质量要求。参苗好坏直接影响海参生长和成活率。要选择不同海域的亲体培育出来的参苗。

10. 圈海养殖海参

可以,刚开始换水及流水:每日16点换水,视水温的高低及水质的好坏而决定换水量,一般为1/2~2/3。饵料投喂后停止流水3~4小时,然后再保持小流水使水质清新,一般日换水量为饲育水体的的l~2倍。

第二是倒池:每3天清池1次,用虹吸法清除残饵和粪便,减轻池底污染。每7天倒池1次,将池底和附着基用高压水流彻底冲洗清洁;污染较重、池底发黑变臭的养殖池可用二氧化氯20~25毫克/升泼洒处理。

倒池的同时对刺参进行筛选和稀疏,将规格相近的刺参集中在同一池中养殖。

倒池时要细心操作严防刺参体表受伤,以避免伤后感染而腐烂。池子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再次使用。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

即墨市场海参品种(即墨市场海参品种有哪些)

威海养殖海参能吃吗(山东威海的海参好吗)

养殖海参捕捞视频(养殖海参怎么捕捞)

福建霞浦海参市场(福建霞浦海参批发市场地址在哪)

养殖海参每亩赚多少钱(海参养殖收益)

威海有海参批发市场吗(威海有海参批发市场吗在哪里)

海参的养殖教程(海参的养殖方法视频教程)

河北养殖海参的地方(河北养殖基地在哪里)

海参养殖模式(海参养殖模式图)

2015海参养殖前景如何(海参养殖户)

厦门有海参养殖场吗(福建厦门那边产海参吗)

人工养殖海参好吗(人工饲养海参的功效与副作用)

海参的养殖技术视频教程(海参养殖流程)

养殖海参每亩赚多少(海参养殖收益)

凌海海参养殖(凌海海参养殖基地占地多少亩)

海参养殖有限公司(海参养殖有限公司招聘)

海参的养殖技术视频(海参的养殖过程)

海参的养殖时间?

随着海参养殖业的发展,养殖方法有哪些?

海参养殖成本每亩是多少?

什么是鲜食海参

海参是养殖的(圈养海参)

海参养殖盐度高怎么办(养殖海参海水盐度低咋办)

海参养殖调水质技术(海参养殖调水质技术视频教程)

海参养殖改底(海参养殖户)

海参养殖租池(海参养殖池图片)

工厂化养殖海参(海参室内工厂化养殖技术)

海参一样的水果(样子像海参的水果名字)

海参如何养殖?

海参养殖技术

海参的高密度养殖(海参养殖条件)

盆栽蔬菜日常管理

园艺设施冬季日常管理?

文章关键词
海参 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