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农资价格上涨,农民种地风险加大!土地归并有哪些变化?我认为,用什么办法把农民的承包地集中起来,只有让农民同意,又没有意见的情况下才能归并。要说归并有哪些变化?我认为归并就是把村民手中的承包地合并成大片地,有原来的一家一小块,变成了大块,也就是没有了地界之隔。又回到了生产队时期的模式!
这几十年农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而农民种地风险加大这是事实,土地归并有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只要看国家政策怎么来调整。而村集体没有权利对农民土地调整,因为农村很复杂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意思上,归并就是调整统一规划成片,这样对机器操作比较方便。当然这种想法是很好的,可让种地大户来承包,承包租金合理谁都会给他种。但问题往往没有那么简单,虽然农村有很多人不种地,但有些人宁愿种自己几亩地,也不承包给他种。如果有几户这样的人叫承包大户怎么办,每个片都有零散地,不但机器操作不方便,就是放水也成问题。国家没有规定你拿他她有什么办法?反是农村没有国家政策规定,谁都无法归并土地。
要想投资农业,必须了解农业和农村。为什么会亏的一塌糊涂呢?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风险大。农业还是靠天吃饭的行业,一场大雨庄稼全毁,一场风雹农作物绝收。洪涝干旱制约着农业收成,没有丰富的经验技术很难规避的。市场风险,农产品是商品,有市场就有风险。价格波动起伏,生产过剩,进口农产品等,严重打压农产品价格,这些年,什么商品都在涨价,唯独农产品价格相对稳定,一直不涨!
二、成本大。农业是需要长期投入的行业,基础设施建设逐年要投入,劳动力成本很大,我们这男劳动力每天200元,女的也要150元左右工资,一些家庭农场被迫采用全机械化耕作,这也加大了生产成本。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药化肥用量一年比—年高,除草用除草剂,兴修农田用挖掘机,锄头铁锹传统农具淘汰闲置了。
三、眼睛和精力只放在政府补贴上和田间地头。现代农业不只是种好庄稼就有收获的,还要懂经营营销知识,种出的农产品如果能卖上一个“天价”来。要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投资农业短时间很难收回成本的,要有长期投入准备,滚动发展壮大企业。要顺应市场规律,做好市场调查预测。要有成本核算意识,降低生产成本。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市场化,切忌盲目投资。淘汰落后产能,走新型农业发展的路子。要有风险意识,市场意识。
投资农业分两种,一种是把钱投到农业项目上,如建设农业综合园区,涉足农业电商等;一种是投资并购农业企业。
知名企业自己干农业项目,成功案例少。比如万达,几年前在延庆圈了一大片地,号称要大举进军现代农业,结果除了给集团食堂当供应基地,好像也没啥动静。比如恒大粮油,在东北找合作基地或企业,自己做销售、营销、品牌,当时声势浩大,如今惨淡收场,全然没有许老板进军足球领域的执着和智慧。
而联想,则走的是投资优质企业的路子,山东佳沃、四川中新农业等,经过几年的战略布局,联想系农业版图初成气候,佳沃股份顺利上市。
投资农业如果亏得厉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对农业认识不足。投资项目匆匆上马,落地中才发现是个无底洞,继续投看不到盈利前景,放弃又下不来决心,于是慢慢耗着,项目半死不活。神州大地太多的农业项目,变成了烂摊子。
2、战略定力不够。既然是知名企业,应该不差钱,那么就要在前期舍得投入,扎实打好基础,统筹好各方面工作,不顾此失彼。可不少企业投资农业投机成分多,追题材,赶风口,并没有想打造成哪怕是十年老店。于是,战略游移,摇摆不定。没有战略支撑的运营,注定是短期绩效导向,于是唯老板是从,做些形象工程,样板工程。
3、人材。要找到一个既能把握集团战略定位,又能对农业充分了解和尊重,还能团结一帮人踏实做事,最重要的,能取得决策层坚定支持的职业经理人,何其难也。
至于什么农业的周期性,自然风险,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之类的,个人认为不是最主要问题。同样养鸡,温氏为什么能成?这种核心竞争力不是一天两天能照搬照抄的。虽然本人对温氏所谓的公司加农户模式颇有微词,但它的底蕴和实力还是有的。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