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物种子的机器
1 15/5=3台
60/3=20天
20-5=15天
2 15:(60-15)=3:x x=15
最早的播种机是耧车,它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耧车主要由耧斗、耧架、耧腿等构成。耧车在播种的时候,可以同时做到开沟、下种、覆土。最早的耧车是一脚耧,一次只能播种一行,后来发展到两脚耧。到了西汉时,农学家赵过在一脚耧和两脚耧的基础上,发明了三脚耧,可以同时播种三行,而且播种的宽度一致,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以上内容摘自米莱童书《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
玉米免耕播种优点:
1、免耕直播省去了耕地作业,节省了作业费,播种期提前,比常规平播提前1~2d。若遇阴雨天,免耕更会体现争时的增产效应。
2、免耕地块蓄水保墒能力强。由于地表有秸秆覆盖,土壤的水、肥、气、热可协调供给,干旱时土壤不易裂缝,雨后不易积水。与翻耕的比玉米生长快,苗情好。另外,肥料不易流失,产量也相应提高。
3、玉米抗倒伏性好。免耕玉米表层根量多,主根发达,加之原有土体结构未受到破坏,玉米根系与土壤固结能力强,所以玉米抗倒伏能力强。
4、播种机市场调研得知,玉米免耕播种机麦秸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经测算,玉米免耕地块比翻耕地块增收玉米765kg/hm2,同时可减少耕地作业费105元/hm2,间苗费60元/hm2,玉米生育期间减少1次浇水,节水节油75元/hm2。
玉米免耕播种优点:
1、免耕直播省去了耕地作业,节省了作业费,播种期提前,比常规平播提前1~2d。若遇阴雨天,免耕更会体现争时的增产效应。
2、免耕地块蓄水保墒能力强。由于地表有秸秆覆盖,土壤的水、肥、气、热可协调供给,干旱时土壤不易裂缝,雨后不易积水。与翻耕的比玉米生长快,苗情好。另外,肥料不易流失,产量也相应提高。
3、玉米抗倒伏性好。免耕玉米表层根量多,主根发达,加之原有土体结构未受到破坏,玉米根系与土壤固结能力强,所以玉米抗倒伏能力强。
4、播种机市场调研得知,玉米免耕播种机麦秸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经测算,玉米免耕地块比翻耕地块增收玉米765kg/hm2,同时可减少耕地作业费105元/hm2,间苗费60元/hm2,玉米生育期间减少1次浇水,节水节油75元/hm2。
有一种植物叫风滚草,就是能随风滚动的草。它没有固定的家,每当到了干燥酷热的旱季,为了保存体内的水分,会自己把根从*****,把枝条上的叶片抛掉,卷成一个圆球,随风滚动。遇到潮湿有水的地方,便将拳曲的枝条伸展开来,扎在泥土中定居下来。如果再遇到干旱,它会再次弯起身体,流浪旅行。在旅程中,它把自己的种子到处撒播。
拖拉机机组在田间作业的行走方式是由作业的农艺特点和机器的结构特点所决定的,主要采用三种行走方式:(1)直行式 直行式是机组沿小区长边直线行走的同时完成作业,机具的工作部件到地头线上转换为非工作状态后,机组再进行空行转弯(如耕地)。在直行式中,梭式行走方式是常用的有环节转弯的行走方式,如图5-4所示。该方式主要应用于播种及田间管理等作业的对称机组。图5-4 梭式行走方式L.工作小区长度 l.不计地头的工作小区长度 E.地头宽度 e.机组出线长度 Bp.机组工作幅宽在直行式中,向心、离心式是用得较广泛的另一种行走方式,向心、离心式,在耕地时又称为开垄式和闭垄式。用开垄式(也叫外翻式)耕地,机组在地块上逆时针方向(左转弯)行走,最后在工作小区内留下一条沟,机组最后一两个行程作有环节转弯,其余行程作无环节转弯,如图5-5a。用闭垄式(也叫内翻式)耕地,机组在地块上顺时针方向(右转弯)行走,结果在工作小区内留下一条垄。机组开始一两个行程作有环节转弯,而其余行程作无环节转弯,如图5-5b所示。图5-5 开垄式和闭垄式(a)开垄式 (b)闭垄式L.工作小区长度 l.不计地头的工作小区长度 C.工作小区宽度 E.地头宽度(2)绕行式绕行式是机组沿小区各边进行工作(如联合收获机作业)。根据机组的行走方向,这种方式又分为向心绕行式(机组由工作小区边缘渐次绕向中心,如图5-6所示)和离心绕行式(机组由工作小区中心渐次绕向边缘)两种。图5-6 向心绕行式(a)行走路线 (b)转弯运动L.不计地头的工作小区长度 C.工作小区宽度 R.机组转弯半径 Bp.机组工作幅宽 O.转弯中心 P、Q.转弯时机组中心的两个轨迹点 a.机组中心至工作幅左端的距离(3)斜行式斜行式是机组与小区长边呈一斜角作直线行走并工作;在地头和地边进行空行转弯或工作转弯(如耙地)。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