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文档网
扫码关注优美文档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养殖水蛭种苗大全(水蛭幼苗养殖)

农业知识文档网编辑:佚名2023-10-24 10:01:47种植技术

1. 水蛭幼苗养殖

水蛭幼苗主要吃水中微生物、各种畜禽血、内脏,各种小昆虫、蚯蚓、水中螺狮等。 水蛭吃螺蛳长得最快,也是它的主要食物。幼苗入水三天后开始进食。七天左右开始脱皮,脱皮一次为一龄。水蛭最佳生长期在3龄—9龄温度为25℃—28℃,幼苗5cm--6cm长到成品蛭10克左右。

2. 水蛭幼苗养殖放哪些药物预防

蚂蟥又叫水蛭,它吸附在鱼体上危害,被蚂蟥叮咬的鱼易感染病害,甚至死亡。蚂蟥的防治方法:

1、化学防治:蚂蟥喜生活在土壤偏酸的池塘内,可用生石灰彻底清塘,调控池水PH值在7.4—8之间,可防止蚂蟥生长、繁殖。

2、诱捕法。把干丝瓜络浸泡在新鲜猪血中,使猪血凝结在丝瓜络的孔隙中,傍晚时把浸猪血的丝瓜络放置在池塘四周水中,用绳字栓住固定在岸上.次日收集诱到的蚂蝗备用.也可采用稻草或杂乱的纤维捆扎成把或团,浸泡动物血液晾干后入水诱集.

3、药物防治: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溶液,使池水药物浓度达1—2ppm。蚂蝗的加工与药效将捕捉到的蚂蟥清洗干净,用开水烫死或用石灰闷死,晒干烘干。干的蚂蝗是一味中药.药性:咸苦平,入肝经.药效:败毒抗癌,破血逐淤,消肿退翳.价格不错,可别扔了.

3. 水蛭养殖过程

1、选址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米,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水蛭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水质 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和要有一定的溶氧量。

3、种蛭的选择 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12克以上为好,要求活动力较强,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放养密度为每亩20-25千克(2000-2500条)。

4、孵化 水蛭一般在11℃以上繁殖产卵,一经16-25日孵出幼蛭。产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以免惊动产卵的水蛭,造成空卵茧。孵化期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孵出的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河蚌、螺蛳的血液,因此要投放充足的饲料,一般为每千条水蛭投放20千克螺蛳、河蚌,每星期投喂一次禽畜的血块,供其自由采食。但要注意随时清理血渣及其它剩余食物,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5、越冬 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就会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也可以将育种水蛭集中在塑料薄膜棚内越冬,半月投喂一次饲料,待温度稍有回升,即可交配产卵。

6、天敌与疾病的防治 水蛭的天敌主要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采用微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一般情况下,水蛭的生命力较强,基本无疾病,只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及盐碱性溶液污染,保持进出水口通畅,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水蛭,反之则可能会发生皮肤病和肠道病

4. 水蛭幼苗养殖注意事项

  ⒈ 塑料桶改装 塑料桶最好用新的,如用旧的只要不漏水,且四周口子无损、有箱盖的也可以。在桶盖中心位置开1个20厘米×25厘米的长方形口,以便于观察、投料、换水等。为了防止水蛭从盖子的开口逃跑,在盖口还必须设置1个特殊的漏斗形防逃网。防逃网的制作方法:网圆锥形,取直径4毫米的钢筋做1个比盖子开口略大的方框,用人造纤维布缝成锥形袋,将袋口缝在钢筋框上。

  2. 养殖用水 用无污染的河水、井水或水库水均可。

  3. 放苗 放苗时桶内进水量不能太多,一般达到箱壁的1/3~1/2高度。桶养水蛭种苗可放养幼蛭或中蛭,一般放养幼蛭在5月下旬,放养中蛭在6月中下旬。投放幼蛭苗比较难养,初养者可选择投养中蛭。笔者试养时放养的是自繁的人工苗,每箱放养幼蛭200条。中蛭(青年蛭)放苗量为80~100条。

  4. 日常管理工作

  ①投饵。主要饵料是水蚤、水蚯蚓、螺蛳、田螺、福寿螺、蚌、河蚬肉及畜禽下脚料等。养殖开始每天投喂水蛭重量12%~15%的饵料量,20天后投喂水蛭重量10%~12%的饵料量。投喂6厘米长以下的水蛭,螺蛳一定要捣碎,且捣碎前一定要洗清干净,否则易带入病菌,养殖500克水蛭需投喂螺蛳4~5千克。

  ②换水。桶内水温在18℃以下时换水量不大,一般每两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全量的1/3~1/2;水温在18℃以上时,随着水温的升高要逐渐增加换水量,即从1/2提升为3/4。此外,每10天应换水1次,换水时温差在±4℃内。

  ③清除残饵。每次投喂后3~4小时,要清除残饵,尤其是盛夏高温季节,防止残饵发酵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

  ④分养。随着水蛭的生长,将规格相当的分养在不同的箱中,以便于管理。

  5. 收获 桶养水蛭生长很快,一般到10月上旬长到平均每500克40~50条时即可收获。

5. 水蛭幼苗养殖技术与管理技术

    水蛭幼苗主要吃水中微生物、各种畜禽血、内脏,各种小昆虫、蚯蚓、水中螺狮等。

水蛭吃螺蛳长得最快,也是它的主要食物。幼苗入水三天后开始进食。七天左右开始脱皮,脱皮一次为一龄。水蛭最佳生长期在3龄—9龄温度为25℃—28℃,幼苗5cm--6cm长到成品蛭10克左右。

6. 水蛭幼苗养殖技术

水蛭人工繁殖技术

⑴繁殖池的建造:

池面积宜为30平方米左右,宜建成5米×5米或6米×6 米的正方形,池四周靠池壁设1~1.5米的平台,中间为水面,水深50厘米,平台高出水面2厘米,平台面保持湿润。做平台的土应为高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土壤, 便于蚂蟥打洞,切忌用黄粘土,齐平台面应设溢水口,防止下雨水淹没砰台造成繁殖失败。一般分为小型养殖池与大型养殖池两种:

① 小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修建宽3米,深1米的池沟,长度不限。也可建若干小池共硬,池埂宽40厘米,每一池内设出、入水口。池中间必须有50—100厘米宽的产卵平台,平台与水面在一个水平面上,平台上面堆放一层20厘米厚的腐殖土壤。作为水蛭产卵繁殖的场所。水位50—60厘米为宜。

② 大型养殖池的建造大型养殖池的建造一般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情况而建成不同的规格的池子。如果水源不方便,还可以在池的底部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池底应放入适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机质含量。水中栽植一些水草,可以净化水质,增加水中含氧量。池岸上最好再埋上一圈尼龙网纱(高0.5—0.6米),用以阻挡蛙、蛇等天敌进入养殖池。为了防止夏季水温过高、光线太强,可在池的岸上栽培垂柳等树木遮阳。

⑵ 种蛭的选择:

用于作种繁殖和种玛蟥,年龄应在2年以上,体重30克左右,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这样的蚂蟥怀卵量多,孵化率高,种蚂蟥的投放量按池中平台陆地面积计算,一般每平方米放1.5千克左右。种蚂蟥入池后要保持水质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狮供其取食。

⑶ 繁殖:

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蚂蟥产卵茧的时间从5月初开始,持续到6 月中旬(随个体差异而不同),5月中旬为其繁殖高峰期。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在岸边走动震动,否则,正在产卵茧的蚂蟥会受惊而逃走,造成空茧。

⑷ 孵化管理:

蚂蟥产卵茧后即可收取捕捉另池饲养或加工,繁殖池兼作孵化池,卵茧让其在穴道中自然孵化,卵茧产出后约11~15日孵出幼蛭。刚孵出的幼蛭体形很象成体,呈软木黄色,体背部的两侧各排列着7条紫灰色的细纵纹。随着幼蛭的生长,纵纹间的色泽逐渐变化,形成5 条由两种斑纹相间组成的纵纹而变化成成体的色纹。在孵化阶段,应尽量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平台面要保持湿润,可覆盖一层水草,若碰到下雨天气要疏通溢水口,水面不能没过平台, 保持差距3厘米左右。把繁殖后的种蚂蟥捞出后,即可投放幼嫩的蚌类和螺狮供幼蚂蟥取食,幼蚂蟥孵出后两,三天内主要靠卵黄维持生活,三天后即可采食。初孵出的幼蛭主要取食蚌、螺狮的血液和汁液,在一个蚌的体内,会钻入数10~100条幼蚂蟥, 随着幼体的长大,它们会吞食蚌、螺狮的整个软体部分,幼蚂蟥生长迅速,半个月后,平均增长达15毫米以上,即可转入大池中饲养成成蚂蟥。

二.水蛭饲养技术

蚂蟥生命力强,粗生易长,极易管理。主要管理是投饵和调节水质。

⑴ 投饵:

金钱蛭主要取食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的血液, 人工饵养天然饲料以来源广泛的螺蛳为主,辅以蚯蚓、昆虫的幼虫等,人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螺蛳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养殖池内放养一定数量的螺蛳(每亩25 千克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供蚂蟥自由取食。投放螺蛳不宜过多, 以免与蚂蟥争夺空间,动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对蚂蟥的迅速生长有显著的作用。把猪、牛、羊等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左右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就会聚拢来,吸饱后自行散去。要及时清除凝血残渣,以免污染水质。

⑵ 调节水质:

蚂蟥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水温宜保持15~30 ℃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也影响生长,在污秽水中亦能生长。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水质保持清洁为好,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

⑶ 越冬管理:

要保证种蚂蟥安全越冬。入冬后,气温降到10℃以下, 蚂蟥停止摄食,钻入土中或树叶下冬眠,早春放养的蚂蟥一般都已长成成体,可加工出售。捕捞时,先将水排完,然后用网捞起,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种15~20千克,集中投入育种池中越冬。可以排水越冬。排水后,可在池面上加盖稻草或木杆以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也可以带冰越冬,要将池水适当加深,以防止完全结冰。

场地建设:

沼泽、泥塘养殖:

  沼泽、泥塘水生植物茂盛,有机物质、腐殖质含量较多,浮游生物、水生植物丰富,因此,只要建好围栏,防逃、御天敌侵害即可。此种模式投资成本较低,管理、捕捞较麻烦。

  稻田套养

  在稻田中挖沟渠、溜沟作为水蛭主要活动场所,一般按“井”,“十”等形状开挖,分沟溜式和泥塘式两种。溜沟要求分布均匀,四通八达,有利于水蛭的生长和觅食,一般宽0.4米,水深0.3-0.5米,溜沟面积占总面积10%左右;泥塘式是在稻田内部开挖泥塘,泥塘与稻田沟渠相通,沟宽、沟深均为0.4米左右,深为0.5-0.6米,占稻田面积15%左右,注意稻田施农药对水蛭危害。一般选择高效低毒农药,也不要使用化肥,最好用动物粪便较理想,不仅有利于稻子丰收,也是水蛭的好饲料。

  水泥池养殖

  建水泥池20平米左右,宽3米,长7米,高度1米—1.2米,水深0.5米,做好进、排水设施,室外水泥池中需投放水草等植物,以便水蛭栖息。新建的水泥池不能立即投放种蛭,其池体的碱性物质(硅酸盐水泥、氢氧化钙等)需经过20天的淡化后才能投苗,不能一次性投苗,待养殖池总体环境条件趋向食物链总体平衡以后,才能逐步加大投种量,一般每平米投放100条。

  标准化集约精养:

  建议池塘长90米,宽7-8米,池深1.2米--1.5米,水深0.5米--0.6米,做好进、排水设施,建设泥土栖息地,高出水面0.3米,上面种水草,以遮阴防晒,使用40目聚乙烯网布做好防逃措施。一般每亩水面积投放种蛭2000条。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

南通水蛭养殖(南通水蛭养殖基地电话)

稻田蚂蝗养殖基地(稻田水蛭养殖技术)

养殖水蛭容易生什么病(养殖水蛭最大骗局是哪里)

枣庄水蛭养殖(水蛭养殖有限公司)

水产市场有卖蚂蟥的么(水蛭批发市场)

水蛭价格2023最新价格表 水蛭价格2023最新价格表干货

养殖水蛭需要注意什么

东北水蛭养殖试频(东北水蛭养殖视频)

养水蛭养殖行吗(养水蛭风险大吗)

水蛭养殖协会(水蛭养殖有限公司)

水蛭仿生态养殖(水蛭养殖模式)

养殖水蛭前景(养殖水蛭的利润是多少)

怎样养水蛭?

水蛭养殖失败.(水蛭养殖失败怎么办)

养殖水蛭需要多少钱(养殖水蛭前景如何)

怎样养水蛭

水蛭养殖要求(水蛭养殖要求是什么)

上海水蛭养殖技术(水蛭养殖公司)

水蛭养殖场培训基地(水蛭养殖场培训基地在哪里)

饲养水蛭的方法

中国最大水蛭养殖(中国最大水蛭养殖企业)

水蛭养殖饵料怎么办(水蛭养殖饲料)

小龙虾能跟水蛭养殖吗(小龙虾和水蛭混养)

水蛭养殖用什么药物(水蛭养殖用什么药带水消毒杀菌)

水蛭养殖特点(水蛭养殖条件)

北方水蛭养殖技术(北方水蛭养殖技术与管理)

养殖水蛭有什么用(养殖水蛭是干嘛用的)

今年水蛭养殖的如何(水蛭养殖前景和销路)

水蛭养殖注意什么(水蛭养殖常见问题)

水蛭养殖免税吗(水蛭养殖需要办什么证)

水蛭养殖技术和方法?

水蛭养殖了怎么销售(水蛭养殖成功案例)

水蛭养殖周伟民场电话(养殖水蛭联系电话)

水蛭养殖维生素(水蛭养殖维生素C)

水蛭养殖培训地址(水蛭养殖公司简介)

水水蛭养殖技术视频(水蛭养殖技术大全)

江苏水蛭养殖基地怎么样(江苏水蛭之乡)

黑颈龟苗的养殖(黑颈龟幼苗图片)

金边冬青怎么繁殖幼苗

铁皮石斛的幼苗该如何种植管理?

北方冬季怎样移栽茶花幼苗(北方冬季怎样移栽茶花幼苗

玫瑰花怎样培(玫瑰花怎样培植幼苗)

矮牵牛幼苗成长(矮牵牛幼苗成长过程图片)

矮牵牛 幼苗 生长缓慢

矮牵牛的幼苗图片(矮牵牛的幼苗图片大全)

矮牵牛育苗移栽(矮牵牛幼苗移栽)

种植金银花,种植幼苗成活率高还是已开花的?还有就是现在

幼苗矮牵牛要施肥吗(幼苗矮牵牛要施肥吗图片)

水果的幼苗(水果幼苗品种大全图片)

矮牵牛幼苗期施什么肥(矮牵牛幼苗期施什么肥料)

发财树火龙果幼苗(发财树火龙果幼苗怎么养)

矮牵牛幼苗移植注意(矮牵牛幼苗移栽)

矮牵牛小苗的移植(矮牵牛幼苗移栽)

矮牵牛幼苗的修剪方法图?(矮牵牛图片)

如何培育香樟树的幼苗?

结球甘蓝种植,如何科学培育出健壮的幼苗?

如何让无花果幼苗安全过冬?

文章关键词
水蛭 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