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执行的是软标准,不是数字标准、量化标准。(详细看下文)
国际花园城市(绿色奥斯卡)评选由非赢利性组织——国际公园与康乐设施管理协会(IFPRA)发起组织,始于1997年,今年已经是第八届。IFPRA是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可的组织,我国在1995年以中国公园协会的名义加入该组织。评选标准由5个方面组成:景观改善、遗产管理、环保措施、公众参与、未来规划。竞赛时,按城市人口多少分为A(1万人以下)、B(1万至5万人)、C(5万至30万人)、D(30万至100万人)、E(100万人以上)5个等级进行评选,每个等级评出一至三个“花园城市”,同时设立若干个单项奖。
“国际花园城市”真相
真相一:不是达标,是竞赛
“国际花园城市”评选不是达标,是竞赛,是号称目前唯一涉及城市环境、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重要议题的国际竞赛。它执行的是软标准,不是数字标准、量化标准。
真相二:不是城市竞赛,是环境竞赛
国际“花园城市”竞赛的宗旨和立意在于“花园”两个字,而绝不会是“城市”两个字。
真相三:不是城市概念,是社区概念
试想,如果不是社区奖,会有1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参加吗?会有加拿大的一个镇也能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称号吗?
真相四:不是400多个会员城市,是400多个会员
在这里,全球的概念指的是它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正式会员,而这些会员绝不是400多个会员城市。
真相五:不是五个标准,是五个看社区的角度
“国际花园城市”评选标准由五个方面组成:景观改善、遗产管理、环保措施、公众参与、未来规划。
真相六:不是实地评选,是录像评选
在评选之前会去实地考察,演讲、录像和书面材料必须为英文。
真相七:是“国际花园城市”,不等于是国际公认的花园城市
中国人对新加坡不会陌生,它素有“花园城市”之称,这样一座城市,依然得不到IFPRA的“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