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园林绘画的要素是。使用笔墨纸砚来勾勒江南的风景。
《满江红·暮春》
宋代: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始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于中好·小构园林寂不哗》
清代:纳兰性德
小构园林寂不哗,疏篱曲径仿山家。昼长吟罢风流子,忽听楸枰响碧纱。
添竹石,伴烟霞。拟凭樽酒慰年华。休嗟髀里今生肉,努力春来自种花。
1.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2.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3.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4.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因为拙政园绿化面积较大,所以在植物方面不仅品种丰富,而且数量很多。园内植物的栽植非常巧妙精湛,历史上该园即以“林木绝胜”而著称,虽有林木花卉几千株,但多而不乱,经营得颇有章法,花木与山、水、建筑紧密结合,形成了“乔木参天,有山村杳冥之歌”的城市山林。
苏州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据统计,拙政园绿化面积共28. 8亩,占陆地面积(49. 21亩)的二分之一以上,有观花类,观果类,观叶类,林木、荫林类,藤蔓类,竹类、草本与水生植物类苗木2676棵,百年以上古树27棵,花木种类约在百种以上,而一般中、小型园林只有二二十至三十种左右。在拙政园中,无论四时、八节、晨昏都有景可赏,有花可看,可谓一年无日不看花。春天有“玉兰堂”的早春玉兰,“海棠春坞”的海棠花,“绣绮亭”下的牡丹花、杜鹃花;夏天可在荷香四溢的“远香堂”赏荷、在“荷风四面亭”中观莲;秋天可见“待霜亭”前的红枫、桔林;冬天可上“雪香云蔚亭”踏雪寻梅…
拙政园在植物选种方面,主要选用当地传统的观赏植物和经济形植物,发挥地方性的特色,如松、榆、槐、枫、柳、桃、海棠、荷花、梅、竹、女贞等。夹以采用玉兰、广玉兰等外来植物品种。故园林中的花木,多半以落叶树为主,配合若干常绿树,再辅以藤萝、竹类、芭蕉、草花,构成植物配置的基调。苏州古典园林的花木配置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置为基本方式,手法不外直接模仿自然,或间接从我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得到启示。花木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故与山石、水面、建筑有机结合,形成江南园林独特的风格。拙政园在大片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混合配置中,利用各种树形的大小、树叶的疏密、色调的明暗。构成富于变化的景色,在形成自然山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