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楼处景观区又叫景观示范区。
景观示范区又叫样板示范区,一般是地产项目设立的,让购房人在购房时观赏或者体验的景观区域,可以让消费者从一个样板区中体验到未来整个楼盘的生活氛围和生活方式,实现开发商在规划、建设中的消费引导意图。
在实景、实体的样板区中,客户不仅可以真实感受室内采光和整体布局,也可通过真实景观场景,体验到自己未来真实的生活环境。
景观示范区指:景观可结合台地条件进行规划布局,但需要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或者亲和力,景观设计中布置一定面积的水景能令空间更为灵动、清雅。
共振城市规划集团只为每个世纪中最具雄心的合作者打造史无前例、独一无二的城市规划设计――全球性的明星城市,运用独创的最新、尖端的思想理念与规划设计方法⌄只营造艺术殿堂级的城市空间场所,这一切都注定了共振城市规划集团在城市规划的王者的地位。
▲ 会议现场
2022年2月22日,“2022年度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业务交流会”在北京德胜凯旋大厦3层报告厅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是中城规划响应集团战略部署资源优化组建以来的第二届,会议 以“学术交流”为主旨,围绕行业热点板块的实践案例分享, 邀请朱子瑜、赵燕菁、刘燕辉、何贤皙等 名 家进行点评、交流,在多元化时代语境下,共同研讨如何推动城市发展建设以全新模式焕发生机。
▲ 会议现场:领导和嘉宾合影
会议由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主办,规划思享信息化平台、《小城镇建设》杂志协办。来自业内众多规划名家、设计同仁、高校师生以及媒体朋友等出席了本次活动。同时,学术交流内容进行了公开的网络直播,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会议开幕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徐文龙;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扬;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一帆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蒋朝晖主持开幕式。
▲徐文龙致辞
▲张扬致辞
▲杨一帆致辞
开幕式主持: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蒋朝晖
学术交流
主旨报告
赵燕菁
厦门大学建筑学院和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上海市决咨委委员
《城市公共空间更新》
赵燕菁教授以城市更新中的“公共空间”为题,从“公共空间的含义”、“公共空间部分的利用价值”、“搭建城市平台”、“公共空间谁负责,谁盈利”四个方面阐述了“以策划推动规划”的思路和观点。
第一单元:
今日春光好更新・城市更新板块
学术主持: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王磊
常嘉欣
中城规划规划师
《一条街的新生需要多少背后努力?
――上海徐汇区“三旧”变“三新”共建共享经验分享》
中城规划四所规划师常嘉欣从一条普 通的生活性街道上有哪些要素,都有谁来管的具体问题出发,揭示了老旧居住片区更新面临的要素杂糅、事权分散难题,并以徐汇区“三旧”变“三新”工作为例,分享了上海市在共建共享方面的经验,提出“规划先行,以系统思维统筹更新行动;陪伴服务,将城市设计落于细微处”的工作思路。
宝音图
中城规划设计总监
《“礼乐自然,无界共享”
――北京大红门地区博物馆群及配套服务区规划设计探索》
项目分享从四个问题入手:“1、拓展区策划什么功能?二期策划什么博物馆?;2、如何打造南中轴大红门段的空间特色与节奏?;3、博物馆群与城市功能如何空间重塑?;4、博物馆开发主体不明确,如何通过设计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弹性需求?”,逐步引出项目设计四方面主要内容:1、“一核心+三簇群+全配套”的博物馆群创新生态体系;2、未来南轴线=生态之轴+文化之轴+发展之轴;3、无界――让博物文化走出场馆,走入城市。共享――是博物馆群,而不是一群博物馆4、弹性――让城市文化自我生长成为可能。
倪莉莉
中城规划一所所长
《城市体检助力城市更新》
倪莉莉首先阐述了城市体检工作的内涵和城市体检工作的发展趋势。然后结合近几年石景山区城市体检工作和国空的城市体检工作探讨了城市体检的工作路径和技术方法。最后通过分析城市更新工作的新要求和新趋势,探讨了城市体检工作作为城市更新的前置性工作对于城市更新的推动作用 。
张海涛
中城规划主任建筑师
《城市更新项目中建筑师的视角转变》
建筑院设计总监张海涛,以湖州城市更新项目为例,分析了在城市更新中建筑师视角和态度的转变。认为建筑设计已从以往的单纯任务书模式转变为挖掘市民需求、平衡经济利益、织补城市功能、传承城市文化、优化城市风貌等一系列动作的整体评价。建筑师应从仅对形体和空间的关注转变为对策划、规划和经济性等问题的综合回应 。
第二单元:
百工营材先利器・专项规划板块
学术主持: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王磊
沙敬君
中城规划投资咨询与评估中心主任
《片区开发与城市更新中的投融资》
中城规划投资咨询与评估中心主任沙敬君从“片区开发项目”、“城市更新项目”两个方面对当前园区、城区连片开发及旧城区城市更新推进与实施过程中的投融资要点、模式、典型案例等进行了详尽阐述与分享。较为全面地梳理片区开发与城市更新项目投融资的具体实施路径,并明确地识别出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投资咨询工作的开展及相关项目投资、融资的具体实施提供支撑 。
赵炜玮
中城规划规划师
《北京市人防十四五规划编制经验交流分享》
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规划师赵炜玮对人防规划开展的由来、十四五时期人防规划的重大意义进行了介绍。结合多次十四五时期人防规划编制的实践,通过编制历程长、对接部门多、版本迭代多三个方面回顾了十四五时期人防规划项目的整个编制过程,并对十四五时期人防规划主要特色及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从行文、行事两个方面对规划编制的经验进行总结分享。
何永平
中城规划市政规划师
《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内蒙地区用水结构优化配置研究-以商都县为例》
报告以商都县水资源现状分析评价为基础,以严控用水总量为原则,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将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在农业、畜牧业、生活、工业、生态等各用水户之间进行科学分配,并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使商都县用水结构得到优化,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最终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主旨报告
何贤皙
天津华汇设计集团资深合伙人
华汇设计集团厦门分公司总经理
《对中国传统城乡空间语言的观察、启发、实践》
面对中国千城一面的现象,反思创造中国传统城乡空间语言丰富性的根源意识为何?这些根源意识又如何在专业实践中,助力专业者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有空间的文化性与多样性。
第三单元:
又见新城湛碧图・新城新区板块
学术主持: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刘佳
马晨光
中城规划战略中心副主任
《守正创新,因地制宜
――综合前期业务赋能片区综合开发》
汇报通过分析片区综合开发的背景、内涵及特点,剖析其痛点和难点,提出以战略规划、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和投融资规划“四划合一”的业务模式。结合具体项目,分析综合前期业务如何赋能片区综合开发,助力城乡空间生态低碳发展。最后,结合片区综合开发趋势,提出探索多类型片区综合开发的前期策划方法。
于海燕
中城规划产业研究员
《城市创新发展策划分享》
应对城市发展的动力逻辑发展的转变,挖掘城市本源动力、研判契合其发展阶段的创新生态系统、建议并构建动态的管理机制,从而激发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是城市创新发展咨询中心在探索契合城市内涵建设的咨询服务中形成的城市创新发展策划模式,并在2021年中以两个代表性的项目(长三角的苏州盛泽项目+海南的环新英湾)中以“创新”让战略策划落地,构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进行实践探索。
高宜程
中城规划三所所长
《西咸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片区发展战略研究
――以咸阳市渭河南岸片区为例》
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三所所长高宜程,从时间维度和区域视角,研判咸阳渭河南岸片区因城市发展脉络、宏观政策环境及区位的转变,提出该片区在西咸一体化背景下的发展定位、产业发展策略、城市空间优化及开发策略等内容。分享了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从新发展理念、广空间视角、长历史眼光建立基础逻辑的重要性。
郑凯竞
中城规划主任建筑师
《中科院南沙明珠科学院城市设计探讨》
以中科院广州南沙明珠科学园的城市设计和一期建筑概念方案设计为例,探讨如何面对传统科研院所模式与新型开放共享城市模式之间的冲突,如何通过设定目标和策略,在两种模式之间形成平衡,如何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妥善处理城市新区在布局、交通、生态、配套、安全方面遇到的挑战。
第四单元:
风景无穷吟莫尽・景观文旅板块
学术主持: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刘佳
李萃
中城规划规划师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旅活动策划与执行要点》
文旅活动具有强大的产业联动效应,汇聚大量的客源流、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促进作用。 在文旅规划及实践中,文旅活动的策划及执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汇报从文旅活动解读、策划要点难点、活动执行保障要素三个大的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剖析。文旅策划规划与活动业务相得益彰,形成良好地互动互促,打造更多精品项目 。
杜欣波
中城规划主任景观设计师
《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工程B02地块景观设计》
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B02地块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景观设计范围14.5万平米,以神鸟飞羽民航展翼的设计理念,体现地文化并融合建筑理念。项目涵盖景观方案至施工图绘制的全部阶段。创新的应用了景观BIM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协同效率和成果质量,获得业主及政府的高度认可。该项目也是企业自立科研的应用项目之一。
刘千伦
中城规划高级景观工程师
《从概念到实现
――京张铁路遗址公园责任规划师工作心得分享》
报告以京张铁路遗址公园责任规划师工作中的难点出发,介绍责任规划师的主要工作内容。结合工作实例,总结责任规划师“全价值统筹”、“全专业整合”、“全周期服务”的工作重点。规划师与设计师在城市更新项目工作中需要善于换位思考、重视设计实体、坚持为真实的人做设计,才能保证规划设计的概念方案,成为现实 。
点评专家
▲ 点评专家:朱子瑜
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设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 点评专家:刘燕辉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
▲ 点评专家:何贤皙
天津华汇设计集团规划资深合伙人
华汇设计集团厦门分公司总经理
会议闭幕
▲ 蒋朝晖总结
论坛的最后由中城规划总规划师蒋朝晖进行总结。首先表达了由衷的感谢之情,认为 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与会嘉宾的支持及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劳工作。并希望今后将此活动一直延续下去,加强行业间的互动交流。
然后,对活动内容进行了总体回顾。 认为两个 主旨报告有思维的创新也有设计的积淀,这只是两位主讲专家背后深厚学养和设计功力的冰山一角、惊鸿一瞥,定会使中城规划的规划师、设计师们受益匪浅。 四个板块十四个报告特色各异、精彩纷呈,较好展现了中城规划的业务风采。 两个主旨报告和四个板块内容可以分别总结概括为两向思维、四类尺度、三大约束、四种导向和三个阶段。 两个主旨报告分别是“用策划推动规划”思维(赵燕菁《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和“用设计做规划”思维(《对中国传统城乡空间语言的观察、启发、实践》),规划师如能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将无往不利。 城市更新板块 的四个报告分别反映了四类尺度的更新: 城市尺度(倪莉莉《城市体检助力城市更新》)、片区尺度(宝音图《北京大红门地区博物馆群及配套服务区规划设计探索》)、街道尺度(常嘉欣《一条街的新生需要多少背后努力》)和建筑尺度(张海涛《城市更新项目中建筑师的视角转变》)。 专项规划板块的三个报告分别反映了规划中应考虑的三大约束: 经济约束(沙敬君《片区开发与城市更新中的投融资》)、安全约束(赵炜玮《十四五时期人防规划编制经验交流分享》)和资源约束(何永平《水资源约束条件下内蒙地区用水结构优化配置研究》)。 新城新区板块的四个报告分别反映了规划思维的四种导向: 过程导向(马晨光《综合前期业务赋能片区综合开发》)、结果导向(于海燕《城市创新发展策划分享》)、目标导向(高宜程《西咸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片区发展战略研究》)和问题导向(郑凯竞《中科院南沙明珠科学院城市设计探讨》)。 景观文旅板块的三个报告分别反映了规划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策划阶段(李萃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旅活动策划与执行要点》)、设计阶段(杜欣波《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一期工程B02地块景观设计》)和实施阶段(刘千伦《从概念到实现――京张铁路遗址公园责任规划师工作心得分享》)。
最后,认为规划知识图谱浩瀚无边,学无止境,今天交流活动所展示的只是其上的极有限部分,因此,期望中城规划人秉承“厚积薄发、积极进取”的职业信条,勇于探索研究,与同道一起携手向未来。
▲ 现场照片
▲ 现场照片
▲ 现场照片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