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养乌鱼的池塘面积,一般以1~2亩为宜,便于管理,水深1~1.5米,池底部最好为泥质。水源应充足,池内的通常设备如进水口、排水口之类应当俱全,池水PH值宜中性或微碱性,透明度为50厘米左右。一般在放养乌鱼种前10~15天应进行清塘消毒。干法清塘清毒时,一般每亩用生石灰50~75千克;带水清塘消毒时,一般水深1米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同时在池塘中还应需有1/5左右的水面或池塘四周水面种植80~100厘米宽的水浮莲,以便在夏季水温较高时,以供遮挡阳光,便于乌鱼避暑和躲藏,同时还能净化水质,有利乌鱼的生长。二、鱼种放养一般亩放鱼种6000尾至8000尾。投放的鱼苗种规格整齐一致,还应注意选用体质健壮、鳞片完整、游动活泼正常、没有损伤的鱼种。此外,在专养乌鱼的池塘中,还可混养少量的鲢、鳙、鲤等鱼,这样能起到控制池塘水质的作用,并能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但混养的家鱼个体应大于乌鱼种的一位以上为宜。三、饲料和投饲1.鲜饵料乌鱼为肉食性鱼类,目前仍以小杂鱼为主,淡水和海水小杂鱼都可以。养殖初期,对于规格较大的野杂鱼就经切碎后投喂,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总重量的5%,并视摄食情况予以调整,一般料肉比为1∶4左右。2.人工配合饲料目前,正在研制和试喂人工配合饲料,需要经过幼鱼驯养阶段。根据乌鱼的营养需求,其粗蛋白的含量应达到40%以上。作为乌鱼的人工配合饲料的原料,一般采用鲜鱼肉、鱼粉、豆粕、蚕蛹、玉米粉、米糠、麦麸、骨粉、酵母粉等,另加少量维生素,适量微量元量和抗生素及诱引剂混合成团块或制成颗粒饲料后投喂。3.投饵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日投喂2~3次,即上午、下午各一次,摄食旺盛时,傍晚可再投喂一次。投喂时,将小杂鱼投放到吊在池水中的食台上,让鱼取食,以减少饲料的失散,同时也便于观察乌鱼的摄食情况,或采用边吃边投的方法,直到停止摄食为止。四、日常管理1.巡池每天早晚要巡池,细心观察乌鱼摄食和活动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换水尤其在夏天温度高时,要注意经常加注些新水,保持水质新清,以促进乌鱼的正常生长。3.防逃乌鱼体长超过10厘米时,跳跃能力逐渐增加,尤其是在雷阵雨天气,换水时或清晨,最容易发生逃鱼等情况。因此,池埂离水面高度一般应大50厘米,以防止乌鱼逃逸。4.分养饲养前期的1~2个月,应及时用网将生长特别快、个体大的乌鱼捞起,另池养殖,以免个体大的乌鱼残食小个体的鱼苗,做到使同池塘养殖的规格尽可能相同。5.防病乌鱼虽然抗病力较强,但在高密度养殖后,也容易发生疾病。主要是出血病,其症状是:鱼的吃食量明显减少,鱼体表现出块状或点状出血,如不及时治疗,病鱼可在3~5天内陆续死亡。治疗以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平时在池塘中应定期用生石灰等进行全池泼洒消毒,做到以防为主。
1、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的地方建设池塘,池塘四周需做好防逃措施,塘内要进行彻底消毒,然后注水,水深要达到2米左右。2、注水经过10天后开始放苗,投放密度为1500-2000尾/亩,投放后要对鱼苗饲喂新鲜的动物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3、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换水,水质要保持中性或弱碱性。4、池塘面积需达到3-5亩,放养的鱼苗规格达到75-100克/尾。
池塘选择:池塘在2-5亩左右,水深2米左右,池底淤泥不宜过多,在池塘的进出水口必须设置防逃网,防止养殖过程中黑鱼出逃。
鱼种投放:放养鱼苗前,必须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黑鱼的放养密度要根据养殖面积、饲养技术和饲料等各种因素来决定。
饲料投喂:每天必须定点定时投喂,可以在上午10点与下午3点投食两次。
黑鱼,又叫乌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很强、胃口很大、产量很高,曾经成为很多养殖户追捧的水产养殖对象。然而,目前的黑鱼市场行情低迷,不太理想。不过,相信凭借黑鱼鲜美的肉味、丰富的营养价值,好的市场行情迟早可以回归。那么,黑鱼如何进行养殖呢?
乌鱼清水养1个月能吃的。最好是用河水养,注意换水就行,因为黑鱼生命力较强,对水质要求不高。 黑鱼有自相残杀的习性,能吞食体长为本身三分之二以下的同类个体。其食量大小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2、夏季水温高时相当贪食,摄食量大,当水温低于12℃时即停止摄食。
养殖方法
1.鱼池选择鱼池要求通风向阳,水源充足,面积1亩~5亩,水深1米~1.5米,四周种植一些水浮莲或水花生,并在较低的地方用网片围拦,这样既可防止乌鱼外逃,又可隐蔽、遮荫,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乌鱼的生长。2.清塘消毒鱼池选定后,先将池水排干,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40公斤~150公斤化水,全池均匀泼洒,并用耙等工具翻动淤泥,充分消毒。乌鱼种放养前一周,将池水注至1米深,并施适当基肥培肥水质。3.鱼种放养鱼种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野生的,一种是人工繁育的。但不管哪一种来源的鱼种,下塘前均要进行筛选,将规格基本一致的鱼种用3%~5%的食盐水洗浴5分钟~10分钟,然后放入同一个鱼池。放养密度视水源、注排水条件、饵料鱼来源等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3厘米~5厘米长的鱼种,667平方米放养6000尾~10000尾;10厘米~15厘米长的鱼种,放养4000尾~6000尾;20厘米左右的鱼种,放养约2000尾。若水源、注排水条件好,饵料鱼来源充足,放养密度还可适当加大一点。4.饵料投喂人工精养黑鱼,主要以低值新鲜小鱼虾为主要饵料。因野生或一些人工繁育的鱼种是吃活饵的,所以鱼种下池后应先停喂一两天,然后每天上午沿池四周投喂适量的死饵进行驯化,以后逐步移到池塘一处投喂。鱼吃食死饵习惯后,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投喂1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并根据天气、水温、生长、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饲料选用正规单位生产的粉状饲料,其粗蛋白含量为45%,粗纤维3%,饲料的主要原料为鱼粉、骨粉、大豆粕、面粉、维生素及矿物质预混料等。辅以蚌肉、 小鱼等鲜活饵料。5.日常管理黑鱼在天然水体中或稀养情况下是不易发病的,但在人工精养情况下,若防治不当,则会暴发鱼病,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笔者几年的实践情况看,乌鱼常见病有水霉病、腐皮病、腹水病、烂鳃病等。若防治措施得当,鱼很少发病或不发病。因此,在乌鱼养殖过程中,应经常查看水质、鱼情、打捞残饵、防止外逃等,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6.捕大留小,适时上市因乌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饵料不足时会自相残杀,所以,每隔1个月左右,就要捕大留小1次。若规格相差较大,且数量较多,可分养到其他同种规格的鱼池或网箱中。市价较好时,可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上市销售。这样,既可卖得好价钱,又有利于小规格鱼的生长。一、生说习性产卵前,雌雄亲鱼共同衔取水草或植物碎片构筑鱼巢。巢的大小视其个体大小而定,巢略呈环状,卵产于巢中。产卵后,一对亲鱼或仅雄鱼潜伏于鱼巢中,或巢的附近守护鱼卵,不让别的鱼类或蛙类靠近,以免受其伤害。刚孵出的仔鱼,卵黄囊使其身体前段显著膨大,而侧卧于水面轻轻浮动,亲鱼则守护于仔鱼下方。随着仔鱼的发育,卵黄囊的消失,幼鱼能作垂直游动,但只限于鱼巢附近。亲鱼的防御活动更为强烈,若有其它鱼类或蛙类企图对幼苗偷袭,亲鱼将全力以赴驱赶之。
1、池塘选择
养殖黑鱼时首先就要确定池塘的养殖面积,黑鱼养殖不宜养殖过多,但是可以分为几个池塘分开养,一个池塘在2-5亩左右。水深2米左右,池底的淤泥不宜过多,在池塘的进出水口必须设置防逃网,防止养殖过程中黑鱼出逃。在放养前需要将生石灰对鱼池进行泼洒消毒,也可以在池塘中种植宽一米左右的水浮莲,这样不仅可以防止黑鱼跳出池塘,还能有效的为池塘遮阳。池塘要选择在远离嘈杂吵闹的地方,有充足干净卫生的水源,有良好的排水换水系统。
黑鱼 养殖 方法
2、鱼种投放
选择鱼种时一般都会在市场上买,虽然市场上的价格都比较低,但是它们的规格都不一样,而且很多时候会使鱼受到机械损伤。所以在放养鱼苗前,必须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或者是用食盐水和漂白粉将鱼苗浸泡20分钟左右,对鱼苗进行消毒。黑鱼的放养密度要根据养殖面积、饲养技术和饲料等各种因素来决定。一般一亩最多可以养殖2500尾黑鱼。
黑鱼 养殖 方法
3、饲料投喂
只要有过黑鱼养殖经验的人都知道,黑鱼是一种非常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不管是活肉还是死肉,主要是以池塘中的各种小鱼小虾为食。人工投喂黑鱼的时候,每天必须定点定时的投喂,每天至少在上午10点与下午3点投食两次。一般放养一个星期后,鱼种就会开始到水面上开始抢食,在黑鱼进食的时候也要仔细观察黑鱼的进食情况,如果食物附近的黑鱼比较少或者是黑鱼之间的抢食不激烈的时候,便代表大部分黑鱼已经吃饱了,可以停止投喂了。
黑鱼 养殖 方法
4、饲养管理
黑鱼的食性非常大,所以它的排泄物也多,因此很快就会使池塘中的水变得越来越肥,导致大量的浮游动物繁殖滋生。引起池塘中开始缺氧,所以在养殖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水中溶氧量的变化,如果发生了缺氧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增氧,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时,那就要采取水面杀菌的方法了,在池塘边上3米左右的地方泼洒敌百虫。虽然黑鱼的抗病抗病能力很强,养殖过程中发病率较低,但是在秋季时,没有正确管理的话,还是会导致黑鱼得病的,所以大家在这个时间一定要时刻注意黑鱼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的做出对应措施。
要想在短时间内尽快把鱼培育好,所投喂的饵料要保证营养充足,尽可能投喂黑鱼喜食的鲜活饵料,如海淡水野杂鱼、虾、姗鲜、蛙类。这些活饵不足时,还可投喂螺现、蚕蛹以及屠宰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在投喂“死饵”时,应采取驯化投饵,以击拍声为信号,使鱼形成条件反射,上浮集群抢食。投喂时要坚持“四看”与“四定”的原则,做到使亲鱼吃好又不留残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