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晾晒:井水想要养鱼,首先要做的就是晾晒,将水装好后,放到向阳的地方,通过光照晒水来提高水温,同时也能让水中一些杂质沉淀下来,这样处理后,可以降低它的硬度,从而更适宜鱼类的生存。2、打氧:由于井水本身和空气接触很少,所以氧气含量很低,再加上为了降低水体的硬度,需要给它加热,这会进一步让氧气流失,因此需要通过打氧的方式来增加它的溶氧,不然是养不活鱼儿的。3、过滤:其实降低硬度的方法有很多,除了晾晒和加热外,还可以进行过滤,或者用软水树脂来吸附水中的离子,这样也能降低硬度,还能控制它的ph,让它变成弱酸性或弱碱性的水
想养殖黄鳝,水源不好,井水能不能养,个人观点:最好别养。因为没有好的水源是不能保证黄鳝的正常生长的,虽然说养黄鳝不需要太多的水,但是,想利用井水来养的话只会事倍功半,井水含碱,对黄鳝生长不利,不是不可以用,需要抽上来经过光合作用以后才能用。想利用井水养黄鳝三思而后行。
如果井水所含的矿物质量很高的话(最常的是铁含量过高),这种水静置一至两天的时间后水色会变浑,或者水面出现铁锈,这类水最好不要大量地直接加到鱼池里去,应先用个空塘养好水后再加到别的塘里去,如水放置几天后无显变化,说明这井的井水还可以,能用来养鱼。
先测下水体中的氨和硫化物,如果打的井地底有机质丰富(特别是一些处于冲积平原的地区),这样的井水通常氨的含量会很高,对于这样的水在使用前一定要先把这些有害物质处理掉才能用,常用的方法就是用一个专门的空塘来晒水、曝气把水处理好。对于深井水在使用前还需要测一下水的盐度,特别是靠近沿海的地区,这个很重要,在沿海一带如果深度不够的话所出来的水含盐量是很高的,所以在用之前一定要先测一下盐度。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深井水的氧含量很低,如果水质没问题时,在直接加入池塘时最好在进水口下边放一个接水板,让加的水落在接水板上时产生水花以起到增氧的作用。
井水养殖黄鳝,在当年春分之后捕捉当地的一些野鳝投入池中,使它们先“安营扎寨”,15天左右,放养一批亲鳝,因为它繁殖力强,一次投放,可以连续捕捉,以每平米12对最佳,之后,养殖户可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再分批投放,但总数量每平米不得大于20尾。 黄鳝池选择在安静、避风、向阳、近水的地方,大小可根据准备饲养苗种的数量而定,池壁尽可能的多修孔道以便黄鳝打洞潜伏,池底用含有机质较多的泥土,土质要求松软适度且厚度在15厘米左右,对经改造的沟、渠、涵一定要清淤。此外高度不能低于1米,有条件的可砌围墙加以保静。 地址选择完后用适量生石灰对全池消毒,7-10天后放水营造自然环境,池中可栽植一些漂浮植物,池周点缀适量杨柳树,待10-20天每米2面积放养3-5尾小鱼小虾,使池中充满生机。 黄鳝在黑夜或雪雨天很想另觅“居地”,为顺其自然可在池旁修筑1-2条“跑道”(可在建池中同时进行),跑道可采用水泥管(密封,不要灌泥,长度在2-3米)回环入池,或通向另一鱼池,使黄鳝的野性得到充分发挥,促进生长。有条件的还可利用跑道灌水,让黄鳝嬉戏,增强体质。 春夏交替之际是黄鳝生长最快的时候,可投喂螺蛳肉、蚯蚓、河蚌肉、蝇蛆、螟虫、动物内脏等。秋季除上述饲料外,适当投喂一些麸皮、煮熟的小麦、蔬菜叶和小浮萍等植物性饲料,切忌投喂太多或变质饲料。投食应选择在固定地点,太阳下山之时及六月天中午忌投食。
答:1.首先房顶要达到要求 一般要求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 ,然后房顶要做防水处理。 2.建养殖池塘 要求高度1米左右 ,砖砌池塘要合理分布经纬钢筋网络 最好选用混凝土结构,预留遮阴预埋件还有排水孔。要求做好防水处理,其次要安装大型铁质蓄水池,用来晾晒井水,要求高于养殖池塘 形成落差 池塘要搭建遮阳防护网 在低温季节要做保温处理 。3.池底用肥泥或细沙铺30公分左右,注入50公分左右的水,加入种苗,偷食喂养,以鱼粉 米糠 麩皮 豆渣为主能 注意防止病虫害。
**水只要是没被污染,便可以养殖草鱼。不过养殖之前要先放置一周左右才行,才可放鱼苗。因为**水属于硬水,直接放养草鱼很难适应,对生长不利。此外,这类水质的浮游物较少,而草鱼喜欢采食浮游物,因此,从生长角度讲,虽然可以养,但并不建议使用,会提高养殖成本。
井水养蟹正确方法一、养殖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需为长方形,面积1公顷。蟹池内一般挖环型沟,也可挖成“井”字型沟。沟的面积占蟹池总面积20%,沟处可保持水深1.2~1.5m,沟底向 出水口倾斜,中间平滩处可保持水深0.8m左右。平滩处种植水草如苦草、伊乐藻等。放苗前,晒干至干裂,用生石灰、茶籽饼等彻底消毒,茶籽饼的优点是只杀野杂鱼,对塘内螺蛳、 青虾没影响。以保证养殖生产顺利进行。 二、水源与水质 养殖用水的水源为**井水,井深24m,井口直径10cm,机头(电动机)功率为1.1kW。井周边无污染,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且溶解氧含量充足(在5.8mg/L以上。肥水的关键就是要施足基肥,基肥不施足,营养供不上,对蟹苗生长不利。在高温期间采用循环养殖用水的方法,首先排水1/4,然后再添水1/4,以保持 养殖用水在1~1.2m。 三、苗种放养 1. 2017年2月初,在蟹种放养时把水位控制在50~60cm。每亩放养平均规格为150~200只/kg的自育河蟹苗种500~550尾,蟹苗在放养前用浓度3%~5%食盐水浸泡5~10分钟,以降低养殖中发病率。放养的蟹种要求甲壳完整,肢体齐 全、无病无伤、活力强、规格整齐。为有利于水草的生长和螺蛳的繁殖,蟹种入池塘前先用网片圈蟹池面积的30%作暂养区,待水草覆盖率达40%~50%、螺蛳繁殖已达一定数量时解除,一般暂养至4月 份,不能超过5月中旬。 2. 在2-3月份河蟹放养结束后,亩套养800~1200只/kg青虾苗3~4kg,5-6月份陆续起捕上市,可亩产青虾35kg,每亩可增加收入400~450元;7月中旬至8月初,虾苗规格为6000~7000尾/kg,亩放青虾2.5kg,可亩产商品虾30kg。 青虾摄食能力比河蟹弱,吃河蟹剩余饵料,清扫残饵,防止败坏水质。青虾还可以作为河蟹饵料。若遇过敏药物,青虾抵抗力低,先浮头,便于采取措施,避免河蟹死亡。 3. 在3-4月每亩套养细鳞斜颌鲴规格15cm以上鱼种25尾,年底可获规格0.2~0.5kg商品鱼8~12kg。在蟹塘内套养细鳞斜颌鲴能充分利用河蟹吃剩的残饵、水草枯叶、碎屑、腐泥等,减轻因“废物”腐烂变质对水质的影响,改善 河蟹生态环境,促进河蟹生长,减少发病。四、饲料投喂 河蟹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在投喂上应进行动植物饲料合理搭配,按照“两头精、中间青、荤素搭配、青精结合”的科学投饵原则进行投喂。 1.饲料种类 植物性饲料:主要有玉米、小麦、苦草等各种水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小杂鱼、塘内螺蛳等。配合饲料:按照河蟹生长营养需要,配制符合无公害食品养殖要求的颗粒饲料。玉米、小麦最好进行熟化,以提高其利用率和适 口性,减少对水体污染。 2.饲料投喂 投饵方法:看季节,按“两头精、中间青”的原则进行投喂;看天气,天晴多投,阴雨天少投;看摄食活动强弱,活动力强多喂,弱则少喂。 五、养殖管理 1. 春夏两季可直接使用**井水,水位控制在1~1.2m,水质保持在:井水溶氧大于5mg/L,pH值7.2~8.2,盐度小于5‰。 2. 池塘内种植水草如苦草,约占总水面的1/3,这样既能为河蟹提供鲜嫩可口、营养丰富的饵料,又能起到降温、避敌、增加溶氧量、改善水质的作用。 3. 塘内投放螺蛳,亩放250~300kg,前期投放总量的1/3,5、6月份投放总量的2/3。为河蟹提供了营养价值高的鲜活天然饵料,同时能改善和维护池底环境。 4. 饲料投喂,在养殖前期,也就是4至6月份投喂河蟹专用饲料为主,即6月中旬前动、植物性饲料比为3∶2;6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7∶3。,因为6至9月份是河蟹生长最快的时期,饲料投喂量不仅要加大,而且在饲料中要添加 维生素E以及蜕壳促生长素。饲料投喂时,根据蟹体摄食情况增减投喂量,以摄食到八成饱为宜,每天投喂2次,采用手撒的方法定时、定点、定质、定量进行投喂。一般情况下,日投喂量约为河蟹总重的2%~3%,但应根据天气 、水温和及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 5. 病害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多采取池水消毒与投喂药饵相结合的方法,并定期泼洒EM菌等微生物制剂。 6. 捕捞时捕大留小,均衡上市。根据市场需求及生产资料周转等因素加以考虑,将规格达到75g/只以上的个体及时挑选上市,既满足市场的需求,又可缓解生产资金的紧缺,提高整体生产能力。 **井水养殖河蟹的方法其实很简单,选择好养殖地然后做好池塘管理即可
井水水中溶有钙、镁离子等无机盐,硬度较大,属于硬水。水中浮游生物不多,有人称为寡水。用这种水饲养金鱼也可以,但用于养热带鱼则应和天然水一样,宜先煮佛冷却,煮沸为了杀菌,也可降低水的硬度,由于沸水和蒸馏水中的氧气已经大大减少,所以须经大量充气增氧以后才能使用。如果要用井水养鱼,必须对井水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如下:1.这个方法适用与大规模养殖用:可以将井水贮寸在一个大水池中过上一段时间再拿来养鱼,或者是使井水经过较长的一段流程后再引来养鱼,这样做是可以使井水温度变得和普通水温度相近。使空气中的氧气大量地溶于井水中,使井水变成可用来养鱼的普通水。2.这个方法可以适用在家庭小规模养殖中:井水冬暖夏凉,在夏天时,井水不要直接加入鱼缸,在外面用盆或罐子装着静置半个小时再倒入鱼缸,这是因为井水比较凉,如果直接倒入的话,金鱼可能感冒或引起其它疾病。冬天的时候呢,也是需要静置半个小时再倒入的,因为这时井水含氧量比较少,不适合金鱼生长。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