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遵守一条规则就是面朝南方,有利于阳光的照射。二,如果你在野外养殖,养鸡舍尽量建在山坡的高处,一个是为了防潮,一个是让鸡有一个运动的坡度。如果你养的是鸭,最好建在鱼塘边,有利于围圈饲养,方便鸭子游水。三,屋舍高度在两米多就行了。四,冬季要有保温作用。
鸡鸭共同饲养应注意的问题
有的人为了节省资源,利用鸡舍的空间,想将鸡和鸭共同饲养,但有很多的时候却会适得其反,不但鸡容易生病,鸭也容鸽子孵化机易生病,最后不得不咽下自己所酿下的苦果;那么在将鸡鸭共同饲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如何才能做到既利用了资源又使得鸡鸭共存?因为鸡、鸭常在一起混养,时间长鸽子孵化机了比较容易交叉感染;春天有的鸭子身上会带有自身不敏感而对鸡敏感的细菌或病毒。如鸭感染了鸡新城疫病毒,鸭本身不易发病,但容易使鸡鸽子孵化机发病死亡。而鸭子身上的巴氏杆菌比鸡多,这种细菌可引起鸡霍乱。鸭子接触水多,易将禽舍弄湿,使病菌繁殖,致使家禽得病。此外,鸡与鸭的生活习惯差异很大,混养会互相干扰,对生长不利。在共同饲养鸡鸭的时候应注意以上问题,防止因鸡生病而鸽子孵化机导致鸭子也生病,最终互相传染,同时告诫大家,在饲养的时候尽量将鸡和鸭分开来饲养,但如果没办法,一定要共同饲养的话,要对鸡、鸭深入了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个联系买家。只有你自已去宣传了,可以印刷一些小广告,去一附近集市上及村庄去发广告就行了。。。
散养鸡要注意的事项:
1、增设保温和照明设施。
鸡舍周围加盖防风障,舍内地面保持清洁,并铺上垫草,同时将门窗糊好,夜晚放下草帘保温或点火加温,使室温始终保持在10℃以上。如果饲养的土鸡数量较少,可以在夜间将其赶回屋内。
2、鸡舍设施及饲养密度。
鸡舍外要有运动场,鸡舍内要设休息栖架,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5只为宜。早晨放鸡前要注意调整舍内外的温差,可以先打开鸡舍的门窗,让鸡群有一个适应外界冷空气的过程,然后再将其放到运动场去,以防感冒。
3、冬天宜增加饲喂次数。
增加饲喂次数可以保证每只鸡都采食充分,既利于自身产热,又利于增重。用白酒拌料饲喂在每公斤饲料中加入60度左右的白酒30~40克,拌匀后饲喂,可使土鸡的产蛋率提高18%左右,同时还能增强其抗病能力。饲料多样化土鸡的精饲料应以玉米、高粱、麸皮等为主,青饲料应以胡萝卜、白菜、菠菜等为主。土鸡产蛋期还要喂些豆饼、玉米面、贝壳粉、鱼骨粉等蛋白和矿物质饲料,并且每天保证充足的饮水。
充分利用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0.05%的氯化胆碱、0.15%的蛋氨酸以及适量的天然酵母素能提高产蛋率3%左右。搞好消毒防疫经常清扫鸡圈的粪便及杂物,定期更换运动场或鸡舍内的垫料,保持鸡舍干燥卫生,平时注意经常用来苏尔溶液消毒并拌喂中草药,或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饮水。
目前,许多农家饲养本地土鸡仍然采用传统的饲养方法。这种“斗米养斤鸡”的方法,所养出的鸡虽然肥瘦适当,肉质紧实,味道特佳,价高,好售,但成活率低,饲养周期长,耗料多,见效慢,收入少。若在饲养管理方面做好,则既可使鸡毛色光亮,保证肉质品味,又能使其成活率提高,饲养周期缩短,耗料少,见效快、收入多。
要注意的问题是:1.建好鸡舍。鸡舍建筑一般有比较正规的和简易的建筑,其标准和一般养鸡场相同。位置应放在林地空间较大的地方以便通风、采光环境好。2.防农药中毒。当果树、林木防虫打药时,不要让鸡出笼,以便吃了有毒的树叶和虫子而发生中毒。3.注意疾病防治和鸡舍卫生。因林养鸡可以预防疾病传播和发生,但要按时防疫和消毒鸡圈,保持干燥卫生。您问到每只鸡需补多少料,这要看林地情况和放养情况及季节的虫子情况而定。一般鸡在高产期需100-125克饲料,在林地养大约节省饲料15%左右,即每日每鸡约需补75-112.5克。每亩林地根据林地具体情况,可放养80-100只。
一、 育雏阶段的保温: 鸡的适宜温度是:1-2日龄34-35℃,3-7日龄32-34℃,8-14日龄30-32℃,15-21日龄27-30℃,22-28日龄24-27℃。29-35日龄21-24℃,此时可以脱温,脱温后先期还是圈养为好,密度大些比较保暖,慢慢再放出去,适应环境温度。 二、 建设适合土鸡生长的必要设施雏鸡在育雏室的时间不能少于30日,育雏室的温度从1日龄的36℃降到30日龄22℃,湿度从1日龄75%降到30日龄55%。 建凉棚根据饲喂土鸡数量的多少搭建凉棚,供土鸡夏日避暑、风天避风、雨天防淋、休息等用,凉棚的位置可根据山坡走势和地理特点,建在风小、朝阳的地方。还可以利用树木来进行降温,做到 夏日避暑。 提高产蛋土鸡在自然条件下冬天产蛋率地,要创造适合土鸡生产的条件,提高生产水平。有条件的场户,可建一座笼养式鸡舍,进入冬季,把土鸡放入笼中饲养,保持舍内温度,使土鸡在冬天能持续产蛋。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