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鸡病的预防
1.常见鸡病分为几大类?病源是什么?
2.当前的鸡病有什么流行特点?
3.鸡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有哪些?
4.为有效预防鸡病,鸡场应做哪些基本工作?
5.蛋用鸡常发哪些疾病?
6.肉鸡常见多发哪些疾病?
7.鸡的烈性传染病有哪些?
8.发生鸡的烈性传染病时应采取哪些紧急措施?
9.鸡病预防常用什么疫苗?
10.常用的免疫接种方法有哪些?
11.给鸡群免疫接种应注意什么问题?
12.如何制订切合实际的免疫程序?
13.鸡场为什么要定期进行消毒?
14.常用消毒方式和常用消毒药物有哪些?
15.如何定期进行鸡的驱虫?
16.为什么有些药物严禁应用于鸡病治疗和预防?
17.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18.如何减少药物残留?
第二章 鸡病检测诊断技术
19.鸡病诊断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20.如何进行临床症状的观察?
21.剖检病死鸡前应作哪些调查?
22.剖检时应注意病死鸡哪些体外变化?
23.剖检时鸡怎样完整取出内脏?
24.剖检病鸡时应怎样检查各组织器官?
25.如何采取病鸡的送检材料?
26.剖检病鸡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27.送检病鸡材料应注意什么问题?
28.细菌学检查中常用的检验方法有哪些?
29.细菌培养常用培养基有哪些?
30.细菌学检查时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几种?
31.怎样进行药敏实验?
32.鸡寄生虫病的检验方法有几种?
第三章 鸡病治疗技术
33.鸡的用药方法有哪些?
34.怎样实施疫苗的滴鼻、点眼技术?
35.怎样实施疫苗刺种技术?
36.怎样实施疫苗的注射技术?
37.怎样实施疫苗的喷雾技术?
38.怎样实施混料给药技术?
39.怎样实施饮水免疫技术?
第四章 鸡的病毒性传染病
40.鸡新城疫有什么危害?
41.鸡新城疫是怎么流行传播的?
42.鸡新城疫的主要临床症状有哪些?
43.典型新城疫的病理剖检变化有哪些?
44.如何区分新城疫与禽霍乱?
45.如何防制鸡新城疫?
46.禽流感有什么危害?
47.禽流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48.禽流感的病理变化是什么?
49.怎样诊断禽流感?
50.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如何处理?
51.如何防制禽流感?
52.传染性支气管炎有什么流行特点?
53.传染性支气管炎有哪些症状和病理变化?
54.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55.如何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
56.传染性喉气管炎有什么危害?
……
第五章 鸡的细菌性传染病
第六章 鸡的其他传染病
第七章 鸡的寄生虫性疾病
第八章 鸡的代谢性疾病
第九章 鸡的中毒性疾病
你去买:预防鸡病200问可以解决,看懂了你就成了兽医
你想养鸡可以,你对养鸡的技术进行学习,养鸡进行防疫很重要,饲料添加剂的搭配,都是养鸡必备,养鸡也要科学养娃。
这与食物有关,鸡吃了不易消化,变质食物,肠胃发生感染,它排便时带有与肠胃中的血丝污垢物,排到体外接触空气后就连接在**周围,赶快检查鸡的食物,立即换上干净清洁的饮用水,在水中放一些健胃消食片,溶化后让鸡饮用,在鸡窝或鸡活动周围,进行一次消毒。
鸡拉稀在养殖业是最重视的疾病之一,因为拉稀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所以养好鸡肠道是关建,大家一定要做好鸡拉稀的防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养鸡工作。拉稀的时候伴有饮水量增加,口流粘液,严重者出现转圈、抽搐等精神症状,伤亡快,成堆死亡。肾型传染支气管炎:20~35日龄的鸡多发,排水样稀便或白色稀便,饮水量增加,剖检可见肿大的花斑肾,有尿酸盐沉积。鸡副伤寒:粪便开始为粥样(黄白色),后呈水样,*门有粪便污染。剖检见肝脾淤血肿大,肝呈铜绿色,盲肠有干酪样,小肠出血。
幼龄鸡的最急性暴发可能完全没有病变,病程稍长的以消瘦、脱水、卵黄凝固、肝和脾充血并有出血条纹或点状坏死灶、肾充血、心包炎并伴有粘连!此时要注意环境清洁,保持好适宜的温湿度,减少应激。中药处方:中药治疗鸡白痢病可用金银花250克、白头翁250克、马齿苋200克、桑枝200克,加水熬至20千克左右,分5次拌入饲料中供患病鸡群自由采食(其药物用量为1000只雏鸡的用量,养鸡场户可根据患病鸡群的大小适当地增减其药物用量)。用大蒜8-12个、马齿苋250克,切碎并捣成泥状后,与饲料混拌均匀,供患病雏鸡群自行采食5-7天,以后随着雏鸡日龄的逐渐增长,可适当地增加其药物的用量(此法对防治雏鸡的白痢病,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有较好的保健效果,建议养鸡场户可长期使用,但采用此法需现配现喂)。也可用苦参150克,加水1000克,连续煎熬3次后,并将3次煎熬的药液混合稀释至10千克左右,供患病鸡群自行饮用5-7天,并全天候满足患病鸡群自行饮用的需求。马齿苋90克、白头翁80克、黄柏80克、五倍子50克、罂粟壳50克、甘草30克。加水10千克煎汁,供1000只雏鸡自由饮用,每天2次。
1、选择合适的场地
土鸡养殖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取水方便、远离村庄、交通便捷、树冠较小、果树稀疏的地方为宜。切忌沿江沿河密布鸡场,场与场间距不少于200米。利用山区自然屏障的优势,提倡一个山包一个场。
2、场地消毒
新场地,育雏室用100倍的毒菌清,或5%-10%石灰水,或1:600百毒杀、1:1200消毒威、2%烧碱等进行场地喷雾消毒;老场地,地面清扫冲洗,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用高锰酸钾14克/平方米加甲醛28亳升/平方米密闭熏蒸消毒1-2天(将饮水器、料桶等用具一起放入消毒)后,开启通风1-2天。
3、温度要求
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关键。进雏鸡前,提早半天就应调节好温度,一般育雏舍温度控制在:0-1周龄32-33℃,以后每周降1-2℃,直到4周龄后方可脱温。观察温度是否适宜有二个办法:一是看温度表,二是看鸡群状况。当鸡群扎堆、紧靠热源、不断鸣叫、表明温度偏低;当鸡群远离热源、分布四周、不断张口呼吸,表明温度偏高;当鸡群分布均匀、活动自如、比较安静,表明温度较为适宜。
4、选择优质的鸡苗
养鸡成功与否鸡苗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江村黄、三黄鸡、广西麻鸡、浙大黄、固始鸡、仙居鸡、福建青鸡等中小型的迟速型鸡,以其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活动量大、肉质上乘等特点,比较适合野外养殖。
要选择品种较纯、体质健壮的鸡苗。一般鸡群活泼、叫声有力、雏鸡头大、眼凸有神、挣扎有力、身体洁净、个体均匀、毛色一致的为优质的苗鸡。
为减少外来鸡带来病菌和做到品种纯正,最好能自留种鸡,自繁雏鸡。①种鸡选择毛色光亮、健壮、生长速度快的纯土鸡。母鸡体重1.6公斤左右,公鸡体重1.6~2.25公斤为宜,公母比为1:10,种鸡公母不宜用兄妹鸡。②农家采用母鸡孵化出雏方法时,为使雏鸡日龄统一,除做到喂料投放均匀,按时保质外,先孵的母鸡实行空孵(鸡窝内不放蛋),但空孵时间不宜超过7天。中大规模饲养时宜采用孵化器孵化出雏。
5、尽早开水
雏鸡第一次饮水叫开水。当雏鸡运到后,尽快将它送进育雏室(冬季尤其必要)让其自由饮水。对经长途运输或天热时的雏鸡,饮水中加0.9%葡萄糖生理盐水及速补;近距离的饮水中加0.01%-0.02%高锰酸钾。开水应早,要让80%以上的雏鸡同时饮到第一口水;对反应迟钝、蹲着不动的应人工**,或拍手声**促进饮水。应当全天候供水。
6、适时开料
给雏鸡第一次投料为开料。开料时间应适当推迟,最适宜时间应在鸡出壳后24-36小时。也可根据雏鸡健康状况和外界气温情况来定,一般有85%的雏鸡具有食欲时为好。开料太早,容易引起雏鸡卵黄吸收不良而成僵鸡,导致育雏率降低及均匀度差的弊端。开料时最好选择颗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饲料,或自己配料:玉米粉(或大米粉)500克拌两个熟蛋黄,免疫多维0.5g,保健液10毫升,与200毫升水混合拌匀,撒在报纸上让小鸡自由采食(此量为100只雏鸡第一天采食量,第二天加1倍)。昼夜喂6~8次。1周龄平均日给料标准12克/只。饲料应撒在尼龙布或团箕上使雏鸡容易吃到,应尽量做到少投勤添,以**雏鸡食欲,减少饲料浪费。各阶段土鸡饲料配方请参考本书前面介绍。 7、保健和低成本措施
7.1.开食时就将“保健液”拌入饲料中,让有益微生物在第一时间内进入鸡的肠道。使用量为5%。
7.2.第三天注射“一针肥”,每盒(12支24毫升)使用200毫升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稀释,注射鸡600-1000只,采用连续注射器进行胸部注射。
7.3.第2天开始,每两天在饮水中加入一次痢疾速治散(使用量为50公斤水中添加50g,种禽每周加入一次),每三天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次“禽康宝”(150公斤饮水中添加100g,或300公斤饲料中添加100g)。种禽每周使用一次“禽康宝”。
7.4.坚持在饲料中添加“保健液”或“粗饲料降解剂”,保健液的添加比例一般为饲料的5%,“粗饲料降解剂”的添加比例为每包拌料400公斤,建议采用半干湿喂法(即饲料与水的比例为1:1),如果是规模化养殖不便进行拌半干湿喂法,可以采用将保健液饮水、将“粗饲料降解剂”与2公斤玉米混匀后拌入饲料中饲喂。如果采用发酵饲料,请参考发酵饲料的具体配制。
7.5.坚持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免疫多维,每2吨饲料中添加500g“金赛维”,或每1.5吨饮水中添加500g“金赛维”。饲料中都添加“生物催肥精”,从第一天开始饲喂就可添加,对家禽的催肥期间可以加大一倍用量。 7.6.温度高于25度时每两天,低于25°时每4天采用50~100倍的保健液对养殖栏舍、粪便进行喷雾,尽量少喷到家禽身体上。
7.7.高温季节每10~15天、其它季节20~25天、疾病高发期每3~7天对养殖场栏舍、房屋周围、粪水通道、拌料场地、器具等环境采用毒菌清20克兑水100公斤进行全面消毒。
7.8.为了降低饲料成本开支,在土鸡20天左右时逐步添加发酵饲料,由于土鸡饲养周期长、耐粗饲料能力强,发酵饲料的比例可以适当增加,具体比例请参考各种发酵饲料的使用比例。
8、适当的饲养密度
土鸡的饲养密度可稍大于快大鸡,一般一周龄内掌握在35只/平方米,以后每周降5只左右,直到四周龄脱温后方可放养。如果面积允许,天气晴朗温和,在25日龄时可以开始对土鸡进行放牧。
9、搞好免疫工作
土鸡饲养期较长,其免疫与室内饲养的快大鸡应有所区别,主要需做好:
9.1、选择优质疫苗。由于土鸡饲养期长,疫病威胁性大,故养户选购疫苗时,务必检查疫苗的有效期、批次、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发现破瓶、潮解、失效或有杂质者杜绝使用。应该到农业部门指定或大型孵化场的店家购买为好。
9.2、疫苗应足量使用。土鸡养殖其它方面都可以节省,唯独疫苗不能苛扣,应当足量使用。方法是:前期若饮水免疫量应加倍(即1000只鸡,用2000羽份疫苗),点滴免疫用1-1.5倍量;后期1.5-2倍量为宜。 9.3、合理的免疫程序。4-5日龄H120疫苗,8-10日龄Ⅱ系或L系疫苗,13-15日龄法氏囊疫苗和禽流感疫苗,25-26日龄法氏囊疫苗,28-30日龄I系疫苗和禽流感疫苗,32-34日龄H52疫苗。饲养期超过100天的,建议60-65日龄注射一次I系疫苗。
9.4、采取正确的免疫方法。前期由于鸡个体小、活动量不大,容易被抓,应提倡逐只滴鼻、点眼或滴口免疫,后期采取注射法,这样能确保雏鸡只只免疫到位,免疫效果确实,防止饮水免疫带来饮多饮少,甚至饮不到的弊端,造成免疫死角。 10、常见疾病防治
以预防为主,做到每天观察鸡群吃料、饮水情况。中鸡、大鸡在栖架上过夜,成排成对,各就各位,利于经常查看鸡粪,找出相对应的病鸡。另外,病鸡入舍飞不上栖架,当鸡群外出时,有病的鸡也不会飞离栖架,病重的鸡则会从栖架上摔下来,据此查找病鸡。发现病鸡立即隔离,清粪工作每周1次,雨雪天气严禁放牧,以免打湿鸡羽,使鸡受凉感冒。放牧场地应事先检查,发现死动物立即远弃,以防鸡群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