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芯、棉籽壳、木屑、麦麸再加上生石灰等辅料按一定的配方混合,然后进行堆制,堆制完成后接种平菇菌种进行养殖。养殖场地可选择用摆袋方法室内养殖,也可选择发酵料平铺或袋装覆土两种方法进行室外养殖。2、在20℃-35℃的温度之间平菇均可正常生长,如果温度超过28℃,菇柄变长,菇伞变薄,颜色变浅,影响商品性。22℃-25℃为最适宜的温度,此温度下的菇体生长速度适中,菌盖厚实,颜色厚重,高产高质。3、养菌阶段基质湿度在60%-65%之间最适宜,空间相对湿度50%即可,过湿容易产生杂菌,易感染菇床或菇袋。出菇期空间相对湿度需保持在85%-95%之间,如低于80%,容易造成菇伞边缘开裂,影响品质。4、适宜浓度的二**碳可**子实体的形成,所以密闭空间养殖的应该注意通风时间。5、平菇对阳光的要求很低,菌丝发育阶段,黑暗中即可生长。子实体生长过程中,15℃灯泡的强度即可满足其生长的需要。6.因为每个地区的气温不一样,所以出菇的时间也不同,一般10-20天即可收获。
1、母种培养:是指用组织分离或孢子分离得到的菌种。母种培养基的制备通常用土豆洋菜培养基。配制1000毫升培养基,用土豆200克,琼脂18-20克,葡萄糖20克。
做法:先将土豆洗净去皮,切成蚕豆粒小块,放1000毫升水中煮沸30分钟,用6-8层纱布过滤,补足损失水分。将琼脂加入溶化后,加进溶解的糖,补充水分至1000毫升。以后分装试管,每管装量1/5-1/4,并加棉塞、包纸。在1.2公斤压力下灭菌30分钟,趁热摆成斜面。冷却后置于25℃-27℃条件下观察无杂菌即可接种。一支母种可转管25-30支。
在无菌操作下接种的试管置于25℃左右恒温条件下培养,半个月左右菌丝可长满试管。培养过程中应注意除掉杂菌污染的试管。培养好的母种移入冰箱,在4℃条件下保存半年,或室温下保存三个月。
2、原种培养:原料可用木屑或棉籽皮。木屑培养基配方:木屑78%,麦麸或米糠20%,糖1%,石膏1%。棉籽皮培养基配方:用50公斤棉籽皮加土豆浸出汁水3%,(1.5公斤土豆切成泥煮沸30分钟的滤液),糖0.1%,硫酸镁0.1%。
做法:培养料加水拌均匀,湿度以用手紧握料,指缝内见水珠而滴不下来为宜,一般料水比1:1.2-1.3。然后装瓶,装瓶方法是边装边将瓶轻轻地抖动,使瓶上下部紧密适中,装至瓶肩部将料压平,洗干净瓶口内外的培养料,加棉塞包纸捆好放进高压消毒锅内进行灭菌,在1.5公斤压力下灭菌一小时。冷却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接种。将试管中母种接入瓶中,一支母种可接4-5瓶原种,接种后置于25℃恒温条件下培养一个月左右菌丝可长满瓶,即为原种。
3、栽培种培养:栽培种的制备实际上就是原种进行一次扩大培植。栽培种木屑培养基的配方同原种培养的配方。棉籽皮培养基的配方也同原种培养的配方。装瓶后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把原种菌种接入栽培种瓶内。一瓶750毫升原种可接80-100瓶栽培种。接种后置于25℃恒温条件下培育一个月左右,长满瓶后即可播种。在培养原种和栽培种时,接种后每隔2-3天要检查一次, 直至菌丝长满料面后每周检查一次。拣出有杂菌污染的菌种,并远离培养室处理掉。
【平菇菌种的培养】 一、平菇菌种配方 土豆 200 克、白糖 20 克、琼脂 20 克、水 1000 毫升、硫酸镁 3 克、维生素 2 克。按配方精确称取,先将土豆去皮切片放入 1000 毫升水中,用文火煮沸 20 分钟左右。然后过滤,加水再加热,先将琼脂、白糖、硫酸镁、维生素煮至全部溶化,用量杯量一下是否还够 1000 毫升,如不足,用开水补足。趁热分装试管中,每管装 12 毫升, 1000 毫升可分装 80---100 支试管。分装时要用长管 漏斗,不要使培养基沾到试管口上,以免沾湿棉塞污染杂菌。塞棉塞要用普通棉花,塞 入试管要松紧合适。然后,每 10 支试管用皮套捆成一小捆,每 5 小捆再捆成一大捆,棉塞用牛皮纸包好,放入高压锅中 1.5 公斤压力,灭菌 40 分钟,停火。等 压力表回零才能排气开锅,取出试管倾斜排放在桌面上,斜面试管有两种:原母种试管 ----- 斜 面长度应为管长的 1/3 ,生产母种试管的斜 面应为管长的 1/2 ,冷却凝固后,取一些试管放入恒温箱中 27--30 度空白培养 10 天,经无菌观察,确认无杂菌,才能大量用于分离制种或转接生产母种。接种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 -- 可以使用 629 食用菌专用消毒剂、气雾消毒盒、电子接种器等。接种后放入 25 度的恒温箱中培养 7---10 天,长满试管确认无任何杂菌,就可用于转接二级原种了。二、平菇二级原种制作 配方 1 :阔叶木锯沫 80 斤、玉米面 25 斤、克霉灵 1 两、白糖 1 斤、硫酸镁 5 两、磷酸二氢钾 3 两、石膏 1 斤、碳酸钙 1 斤。含水量 65% 。 配方 2 :玉米芯 80 斤、稻糠 15 斤、夫子 10 斤、克霉灵 1 两、白糖 1 斤、硫酸镁 5 两、磷酸二氢钾 2 两、尿素 3 两、石灰 2 斤。含水量 65% 。 配方 3 :阔叶木锯沫 40 斤、玉米芯 40 斤、豆饼粉 10 斤、玉米面 10 斤、白糖 1 斤、克霉灵 1 两、硫酸镁 5 两、菇丰素 15 克、二氢钾 3 两、碳酸钙 1 斤、石灰 1 斤。含水量 65% 配方 4 : 玉米 100 斤,磷酸二氢钾 0 。5 斤,硫酸镁 0 。5 斤,白糖 1 斤,碳酸钙 2 斤, 629 消毒剂 1 瓶。 拌料:先将主料和夫子或玉米面、石膏、白灰干拌均匀。然后将其它药品溶化于水中,形成浓的原液。然后把原液均匀加入水中拌入料里。拌匀、含水量掌握在 65% ,即拌完料后用手握一把料,手指缝有水滴但不下落。最好用“亚泰牌装袋机”拌料,节省劳力、搅办均匀,而且还可以装多种规格的菌袋,一机多用。 装瓶标准:每瓶能装干料 2.5 两,装完湿料连瓶称重应为 1.1 斤,这就证明装料量、松紧度都要适度。料中间打一个眼以利菌丝快速生长,装完瓶后马上擦净瓶身,盖上丙烯塑料,套好皮套,进行高压灭菌 1.5 公斤压力保持 2 小时以上。灭菌结束后,瓶温降到 30 度以下搬入接种箱中,接种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 用 629 消毒剂或气雾消毒盒或电子接种器配合使用。一支生产母种可转接 5--8 瓶二级种,接完后马上放入 25----27 度的恒温箱中培养,没有恒温箱也可以放在能保持 25 度条件下培养。每 3---5 天检查一次,把长势不好、不纯的及时挑出。经 25 天左右培养,就能长满瓶,满瓶后应再巩固培养 5 天,才能转接**种。二级种可采用12*24丙烯袋装,因为罐头瓶不好买,大规模制种都有采用塑料袋. 二级种制作要领: 料要干,无变质,加入原料必须精确,灭菌必须达到杀死一切微生物。接种要在绝对无菌条件下进行,盖瓶塑料必须用聚丙烯塑料,因为丙烯塑料比玻璃还透明,就是有小米粒大小的杂菌,也能清楚的观察到。**种配方可完全参照二级配方和制作方法,但培养基营养配比应接近于栽培料,使菌丝有一个更适应的过程。三、栽培料配方 1 、棉子壳 100 斤,石灰 4 斤,硫酸镁 4 两,克霉灵 1 两 ,尿素0.5斤,二氢钾3两,玉米面10斤,含水量65% 。2 、棉子壳 100 斤,石灰 1.5 斤,石膏 2 斤,克霉灵 1 两,高锰酸钾 1 两。3 、棉子壳 100 斤,生石灰 3 斤,磷肥 1.5 斤,尿素 2 两,硫酸镁 3 两,克霉灵 1 两,碳酸钙 1 斤。4 、玉米芯 100 斤,玉米面 25 斤,高锰酸钾 1 两,克霉灵 1 两,磷酸二氢钾 3 两,尿素 3 两,复合肥肥 3 两,硫酸镁 4 两,碳酸钙 1 斤,石灰 4 斤,菇丰素 15 克,大粒盐 1 斤(发酵料添加)。5 、玉米芯 100 斤,夫子 15 斤,米糠 20 斤,克霉灵 2 两,尿素 5 两,磷酸二氢钾 3 两,硫酸镁 5 两,石灰
1:准备好种植容器、事先购买的食用平菇菌棒、温度计、湿度计、花洒。中晚各一次。2:一般的菌棒既可以直立生长,也可以横放着生长。将买回来的菌棒打开包装,早中晚各对着菌棒口浇一次水,水量不用很大,保持菌棒湿润就行。3:当温度保持在20℃,湿度保持在85%左右时,大概5天就能长出菇蕾,这个时候,浇水的次数和水量都可以适当大一些,保证整个菇头都能被浇到水。4:出菇后的平菇长得很快,没有几天就能长出完整的蘑菇了,这时就可以收获了。
一、生产季节 平菇的制种和播种时间,因各地气候不同、品种耐温程度不同而有差异。以华中、华东、华北地区为例,利用自然气温生产平菇,一般中、低温型品种在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制原种,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制生产种;中温型品种在11~12月制原种,1~2月制生产种;高温型品种在3~4月制原种,4~5月制生产种。播种可分为秋播、冬播和春播。秋播的播种期在8月中旬至10月上旬。8月上旬以前播种的,因日平均气温在25℃以上,虽然出菇较快,但在发菌期容易遭致杂菌污染。秋菇的最适播种期在8月下旬至9旬下旬,此时日平均气温已降至20℃以下,于杂菌生长不利,一般经35~40天方可出菇,从事大批量商品菇生产最好在这段时间内播种。冬播在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播种。10月下旬播种的,约经两个月方可出菇,春节前后进入盛产期,有较好鲜菇市场;11月下旬播种的,需80~90天,至次年3月初气温回升时方可出菇。春播在2月以后播种,虽然气温较低,发菌慢,但很少有杂菌污染,至4月中、下旬出菇,迟至3月以后则不宜播种。二、配料和拌料 传统配方一:玉米芯80%,麦麸18%石膏1%石灰1%多菌灵0.15% 传统配方二:棉籽壳70%麸皮12%过磷酸钙1%稻草1.5%糖l%石膏1%多菌灵0.15% 传统配方三:玉米芯69%豆秆30%石灰0.5%过磷酸钙0.5%多菌灵0.15% 雪梅内部配方:即用“菇耳壮”拌料,为食用菌提供全面营养,以利菌丝体的生长繁殖,达到适合平菇生长发育的碳氮比。本配料方法在降低成本方面,每一万袋节省精料1200元,并会增产30%-40%。雪梅推荐配料方法 二级种配方 锯末:80斤 麦麸:3斤 玉米粉:2斤(或白糖半斤) 菇耳壮:0.16斤 石膏:0.8斤(必须纯石膏) **种配方 棉籽壳、锯末(或混合料):80斤 菇耳壮:0.18斤 石灰:1斤 多菌灵(无硫、25%粉剂):0.15% 原料要求无霉烂。混合料比单一料效果好。秸秆、玉米芯等原料要粉碎成粗屑或玉米粒大小颗粒状。以上配方中,用棉籽壳、木屑、玉米芯作培养料生产平菇的,先把各配方的干料拌匀,再分别把菇耳壮和多菌灵溶于温水中,边拌料边加水,勿使拌水流失,含水量达到65%左右。拌完料后堆在一起焖12小时,让其充分吸足水,将酸碱度调至pH7.5左右,此时含水量65%(用手用力握,指逢间有水渗出,但不下滴为宜),然后装袋、灭菌。若用秸杆粉作培养料的,为防止吸入粉尘,应带口罩操作。以上摘自柴河食用菌学会《平菇栽培技术》,希望对你有用。
1、母种培养基的配方:土豆200克取汁,葡萄糖粉20克,琼脂20克左右,水1000毫升。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蛋白胨3克。
养殖方法:1.处理菌棒,将买回来的平菇菌棒的外皮塑料剥掉,但不要剥掉里面的塑料层以免菌棒松散,然后用针管或在菌棒上打孔浸水,让菌棒吸足水分。
种植平菇的时候,配料的比例应是棉籽壳200斤、过磷酸钙4斤、石膏6斤、多菌灵0.4斤,并且加水300斤左右,把配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拌,用手捏有水珠但是不下滴的状态最好,也就是含水量在60%左右。种植的时间一般是在春秋季,秋菇可以在9月份中下旬进行,春季可在3月份上旬进行。
第一步,扩菌种,要扩三次菌种 才能发大料装大捆,每百斤水一斤石灰二斤尿素,用它发料,每天翻三次,料变黑装大捆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