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养殖业也属于畜牧业,畜牧业包括养殖业,你说养鸡是哪个?
一、场址的选择:
1、交通:既要方便,又不能离公路的主干道过近,最少距主干道400米以上。场内外道路平坦,以便运输生产和生活物资。2、地势: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朝南或朝东南,最好有一定的坡度,以利光照、通风和排水。3、水源:鸡场用水要考虑水量和水质,水源最好是**水,水质清洁,符合饮水卫生要求。4、设计要求:鸡舍既要满足鸡群的生物学特性要求,又使造价低,节约资金。鸡喜欢干燥,特别怕潮湿,因此在设计鸡舍时要充分注意通风排湿。
二、鸡舍建设:
1、鸡舍的长度。一般取决于鸡舍的跨度和管理的机械化程度。跨度6~10米鸡舍,长度一般在30~60米;跨度较大的鸡舍如12米,长度一般在70~80米。鸡舍的跨度不宜过大,开放式鸡舍在9.5米以内,自然通风能取得良好效果。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鸡舍可长一些,但一般不宜超过100米,否则机械设备的制作与安装难度较大,材料不易解决。2、鸡舍的高度。简易鸡舍跨度在6米左右,高度(屋檐至地面)在2.4米以下。蛋鸡舍的高度为3米左右,或者以最上层的鸡笼距屋顶l~1.5米为宜;若为高床密闭式鸡舍,由于下部设粪坑,高度一般为4.5~5米(比一般鸡舍高出1.8~2米)。
在农业用地上建养鸡大棚不行,要先办理设施农用地手续。
办理设施农用地手续请提供资料:
1、 设施农用地申报表;
2、 设施农用地建设方案;
3、 经营者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用地协议,涉及土地承包权流转的提供“土地承包权流转合同”;
4、 附属设施占用耕地的,填写补充耕地方案;
5、 位置图(标明配套设施用途、用地面积、拐点坐标的现状图);
6、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依据: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规定,如符合规模化养殖中畜禽舍条件的,按设施农用地办理,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办理设施农用地审批流程:
1、 经营者申请;
2、 乡镇申报;
3、 县级审核;县级人民**组织农业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审核。
农业多种经营是指:农业的发展取得一定成就的时候,政策制订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多种渠道促进资源的利用,特别是要把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别的部门中去;这样,相对于那些非农业部门的工资而言,农业部门的工资并未下降。
但是,农业的多种经营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几个不同的范围,而每一个范围又包含着某种程度的专业化。例如,在农场一级,如果本来只种一种作物的,就可以增加种植别的植物,或者从事畜牧业。许多因素能推动农场一级的多种经营化。首先,由于不稳定的天气变化或市场价格,生产活动往往是有风险的,变幻莫测的。比方说,如果天气对不同的生产活动影响互有差异,而各种产品价格的变动又互不相关,那么,多种作物和畜牧业生产应当是获取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的好方法。
要实行多种经营的另一个理由是使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混合种植的同时从事畜牧生产往往能达到这一目的,从而使一切可利用的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农场一级,促进多种经营的第三个因素是,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下跌会导致用于该商品的部分资源转移到另一种有较大的潜在收入的商品中去。
第二个多种经营化的范围是在部门这一级:增加或扩大作物和畜牧业部门。所有国家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往往倾向于生产谷物和其他农产品。但是,当人均收入上升时,人们对水果、蔬菜、油籽和畜牧产品的消费也势必不断增长。这种消费格局的变化可能伴随着生产格局的并行变化,包括粮食和饲料粮的生产格局的变化,因而就导致更多种经营的农业经济。然而,这一发展过程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不一定通过国内生产格局的变化,而可通过扩大进口,可能为变化着的消费格局提供需要的产品。
地区一级的多种经营化通常是上述分部门的生产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当作物部门和畜牧业部门不断扩大时(比方说,为了适应消费者人均收入的增长和新生产技术的引进所引起的需求),这种扩大势头给某些地区的某种作物和畜牧业生产带来比较利益,这样往往会出现地区的生产专业化问题。在地区已实现专业化而农场这一级却未实现多种经营化的情况下,结果就可能会出现国家这一级的多种经营化。这就意味着各别农民仍能保持其高度的专业化。
多种经营的第四个范围是在全国这一级,它涉及农业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要从农业部门中转移出去,还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多种经营化。这一级也许是与农业发展有关的多种经营生产过程的最根本的范围。这一级的多种经营包括把劳动力从农业部门中“推”到其他部门中去的力量,又包括把劳动力从农业部门中“拉”到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中去的力量。“推”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新技术的采用造成了产品的供过于求,以及随之而来的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和工资收入的减少。“拉”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非农业部门的发展使农业部门的工资收入和非农业部门的历来的工资收入的差距拉得更大,于是就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流出农业部门。
假如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要赶上非农业部门的话,这种多种经营是必不可少的。在农业工人开始减少时,农业资源一般需要进行调整,将资源转移到较大的单位中去,这个调整的过程是通过劳动资本的替代品——机械化——来不断促进的。同样,由于农业工人的收入历来大大低于那些非农业部门工人的劳动收入,提高部门间劳动市场的效率,把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中去,从而使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相对于非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而言并未下降,这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
1、饲喂加料:在生产时间中通常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鸡的采食欲望,所以育雏期每天加料不少于5次,每次加料的数量不要太多。鸡吃完以后,料桶空置一段时间后再加下次料。
2、换料加砂:换鸡料时要有一个过渡,一般需要三天的时间完成该过程。第1天喂70%原鸡料和30%新鸡料,第2天喂50%原鸡料和50%新鸡料,第三天喂30%原鸡料和70%的新鸡料,第4天全部喂新鸡料。20日龄后,每周每百只鸡供给500克的干净细沙,放养鸡可不用加砂。
3、分群饲养:要进行强弱分群和公母分群饲养。对公鸡要增加垫料的厚度,提高日粮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水平。公鸡的生长速度较快,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增加营养的目的就是满足其需要,以便提前上市。
4、鸡舍通风:鸡舍通风条件好,特别是夏天,一定要创造条件使鸡舍有对流风。即使在冬季也要适当进行换气,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换气好的鸡舍,人进入后感觉不闷气、不刺眼、不刺鼻。
5、密度适当:如果密度不合理,即使其它饲养管理工作都好,也难以培育出高产鸡群。育成期在平面饲养的情况下,每平方米的合适密度为7~12周龄8~10只、13~16周龄8~6只、17~20周龄6~4只。
6、减少应激:日常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尽量避免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抓鸡时动作不可粗暴。接种疫苗时要慎重。不要穿着特殊衣服突然出现在鸡群,以防炸群,影响鸡群正常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