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南方农村报
进入夏季,高温高湿的天气使疫病风险大大提高,近期有关广东各地出现高热病等传言层出不穷。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猪病防控功能研究室透露,江门、梅州、茂名等地出现高热病个案。南方农村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广东多个生猪主产区,厘清当前猪病真相。
化州农民养猪合作社社长李亚锋:保育猪基本没事
化州农民养猪合作社社长李亚锋表示,根据合作社的兽医人员去基层各猪场了解的情况,疫病不算很严重,主要是蓝耳与圆环病毒等的综合感染为主。
主要症状包括猪皮肤起红疹,出现红点,呼吸困难、咳喘、消瘦等。一般都发生在60到100天龄的猪,保育舍内的猪基本没事。
对生产最大的影响就是采食量的下降。李亚锋认为天气炎热无疑是诱发疫病的最大原因。
高州养猪协会会长吕江:当地疫病不算严重
吕江表示当地疫病不算严重,目前主要在个别小猪场发现蓝耳玻与年初的五号病发病规律恰好相反,五号病在大猪场死亡率较高,小猪场反倒安全,主要因为它的传染性很强,大猪场的养殖密度大使疫病更严重。而蓝耳病的传染性则相对较弱,大猪场的疫苗接种更加完整,可以有效减低发病率。
同时养殖模式也对此有影响,像石鼓镇养肉猪较多,因为引进猪苗等导致的猪只流通较多,从而使疫病更容易传播,而分界镇多为自繁自养,则疫病基本很少。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