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师卦是由外卦之坤,内卦之坎组成。
坤为地,为众,乃师卦之体。坤厚载物德乃容民畜众。天下乃国之标本,国乃民之主,民乃兵之本。无容民畜众,滋养生息,焉有师道。病不沉疴焉用毒药克伐。尚国之师不言轻用,民方得以畜,日久而至如百川归海。
古时国体都以农业为主,其土地、耕田、民众之数乃国之根本,是区分强国弱国的重要指标。农业的兴旺和农业政策命系国家的存亡。但凡改革兴政无不从农业入手,哪一国的农业政策能够破除陈疾,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养息民众,便有充足的后勤补给,和众多兵源真正的成为国富民强。
六国为秦所灭非兵刀不利,究其根本乃是国本不济。秦历五百余年励治,乃以农业为本,大兴水利,(西蜀都江堰水利工程、灵渠水利工程)广耕良田,沃野千里,粮源充实。秦孝公时商鞅变法破除陈疾,变革农业政策,重工商,解放生产力使秦国一步步富强起来,终灭六国。故军旅实力乃是以农业为后盾。
坎为险,从变。不知用兵之险,不明师道之变者不足以率师,唯明师道者可权变统摄大军。居于九二险中以帅师,故言师者行险而顺,以明坤坎师卦之意。师乃政之末不得已而用之,以役奸凶,归服王法而导归仁政。弄险逆变强用军旅必有灾变、凶年遂至,国体受损民不聊生。此言师之险,用则慎。
《垦草令》是商鞅向秦孝公提出的变法预案,秦孝公于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此令。三年后商鞅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开始在秦国全国范围内进行变法。
其中有刺激农业生产
以农业为本业。为刺激农业的发展,商鞅制定了增加农民数量,使全国各行各业的人都从事农业;禁止农民购买粮食,迫使农民专心务农;实行愚民政策,隔绝农民与知识的接触;强迫农民心如止水,使农民愚守于耕种 ;整肃吏治,保证官吏廉洁奉公,政令措施一致,不拖延公务;裁减官吏的从属人员,减少官吏扰农等措施 。
《田律》是关于农业生产方面的规定,其中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保护环境的条款。在条款中规定耕田者不许砍伐山坡上的树木,捕鱼者不许用毒药捕鱼,猎人不许捕杀幼鸟和未成年野生动物。《田律》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体现了古代“以时禁发”的原则,是先秦时期处于萌芽状态的生态学思想和各种保护生物资源的理论的法律实践。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