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专业不错的
生命科学 专业包括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生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进而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其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了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普通生态学等学科;必修课程则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学、生物统计学、发育生物学、生物技术概论、进化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积分等。
这顶桂冠非袁隆平莫属,我给袁老起了个名字叫:“世界的粮食之父。”
袁隆平有一个梦想,叫禾下乘凉猛,他说他希望水稻能长到高粱那么高,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亩产能达到1000公斤。
从六十年代到现在,袁老就奋斗在水稻培育一线,多年来让水稻的产量一升再升。现在他在青岛实验的海水稻也获得了成功。
董青岛供稿。
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所有。
说实话,对中医农业这个词我还是最近才听到,也没有去研究过,不过按中医相生相克理论,我想中医农业应该是在生态农业基础上利用中医相生相克理论的一种进步吧,不知道这个理解对不对。
然后说中医农业工业化,这个工业化应该比较吸引人,我理解的农业应该是生命科学范畴,工业化生产是指大批量持续不断的产出,而且要符合绿色有机标准,个人觉得很难,目前道听途说了解的农业方面先进国家如日本、以色列、荷兰等,有工业化的农业生产,但是是否能做到绿色有机标准很让人怀疑。
这个不表了,题主对中医农业工业化是笃定会发展起来的,疑问的是生态农业和化学农业谁先倒下问题。
我是这样认识这个事情的,这个社会是资本的社会,谁能获得大资本的青睐谁就生存发展,所以不要用大众利益和思维看问题。生态农业,认可的人群无比庞大,可是为什么发展起不来?因为资本对她没有兴趣,不能给资本带来利益。但是人类求生本能在,所以化学农业也不可能彻底消灭生态农业,这两者还是长期斗争而共存关系。如果没有其他外力介入,这斗争将在人类被化学农业变种或灭亡而结束。
所以,题主的中医农业,倒是可以在两虎相争之际,夹缝中发展,利用工业化可以给资本带来利益吸引并获得资本的青睐支持。再利用中医的相生相克自然循环理论获得生态农业的理解。这样就可以在没有敌人只有支持的环境下发展壮大起来。
关键是获得资本青睐,如果你能获得世界大风投的支持,你就有可能击败化学农业利益集团的攻击而发展壮大。否则没有希望。
这个分析你觉得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