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业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产销衔接,不再受制于商业体系的中间盘剥,为了这个目标,新农业必须要有一定规模,能够支撑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体系的长期正常运转。这个体系最方便形成的的是集体农庄,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表现形式,比如私人农庄,比如大资本介入的专业化农场。但是它所体现的,主要还是一个小规模的产供销一体化形式,是自主生产,自主加工,自主销售的完全一体化的市场化导向性企业,带有品牌特征,打破旧有秩序,形成带有品牌特性的农业发展形式。新农业由于品牌背书,在产品发展上,强化了农产品的多样性,使得高科技,高质量,高品位高价格的产品形成市场,改变了以往同质化,低价竞争,缺乏市场分辨率的产品和高质量,高成本,本应高价格的产品在市场上大锅烩的局面。使得消费者的选择出现对于某个农庄产品的市场粘性,由此拉开了农产品消费升级的大幕。
举个栗子,一个靠近某消费水平中等的中型城市的农村,本村自有土地五百亩,原来分田到户,个人搞个人,虽然距离城市很近,也只有农民少量直接进入城市市场。新农业实施以后,土地集中,全村土地确定了以生产城市需要的绿色蔬菜为主,兼顾其他副业的产业模式,在城市临近区域的几个菜市场设立了某村蔬菜专柜。专门生产销售本村出品的高档蔬菜和各种副食品。并开放本村农产品及加工农副产品生产过程对外参观。经过半年的持续,形成了本市百分之三的人口固定消费,本市百分之十的人口适度消费的局面,为本村农产品打响了牌子。本市多数人提到某村产品,都知道是出儿时味道的绿色产品的。使得本村产品形成了顺势销售的局面。
因为节约了中间盘剥,加上绿色生产导致的附加值,利润大幅增长,本村农民在年底获得了比以往高出几倍的收入。
新农业,实质就是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农产品消费升级的要求导致的一场制度变革。消费的分层使得产品的升级成为迎合市场变化的必然结果。不论是中国农村的改革有多少弯路,走向集约化品牌化,都是最终必然的结局。
农业新农村改革,关系着中产收入陷阱能否顺利跨越,改革意味着各种矛盾和斗争,不改革,只有掉进中等收入陷阱一条路,改革成功,我国将顺利跨越这条线,向高收入国家稳步迈进,把全世界甩在身后。所以这是个事关国运的大事,必须认真对待。
我做为农民我认为中国的新农业应该这样的!!!第一根据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农业!!第二无论那个地方都应该以粮食安全保障为重中之重!第三坚决不要去搞一刀切的农业否则后患无穷!第四我们的有关决策部门和执行政策者一定要实事求是的去做农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瞎折腾农业!!!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