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综合种养是在种植水稻的同时,稻田中引入渔类、水禽类、蛙类等生物,使其互利共生,并共同构成一个较完整的稻田生态系统,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协同发展,提高稻田资源综合利用率,生产安全稻米产品,增加经济效益。它也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生态种养结合的水稻生产技术。对于这类生态农业模式,如果做得好,就能实现增加经济收入。同时也能减少农田污染。
就我们课题组在上海市崇明区开展的调查来看,采用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后,农户或农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在明显上升,其中反映主要的生产成本包括以下几项:农田租赁费用、劳动力雇佣、肥料、设施建设与维护(如围网等)。但得益于稻米品质提升后优质优价,以及养殖品价值增加,农户或农业企业采用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后能明显提高稻田亩均收益。据已有的调查数据显示,稻虾、稻鸭、稻蛙模式纯利润约为每亩3560元、3480元、2320元,普遍比常规水稻种植高出不少。
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稻田综合种养规模化程度还不够、成本投入偏高、综合种养生态、社会效益提升有限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出现稻渔综合种养沟坑面积过大、种养环境不达标、稻米产量偏低、产品抽检不合格等情况。农户或农业企业在综合种养过程中如果未能做到田间结构的合理设计,尤其是发生了水产动物投放密度过大、化肥施用过量和养殖成本偏高等技术或管理问题时,同样会造成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的下降。也会对稻田土壤产生不良影响,并增加稻田面源污染的风险。
稻田种养早就存在,只不过以前只是单纯的养些鱼,黄鳝,泥鳅之类的,不过近几年的稻田种养模式,主要以特种水产为主体,比如稻田蟹,稻田小龙虾一些经济较高的特种水产。
稻田种养新模式,主要以种养相结合。比如稻田养虾,稻田养蟹,稻田养鱼,稻田养鳖,稻田养黄鳝等等?利用生物除草,除虫,不用农药,不用化肥,打造出种养生态新模式。
稻田生态种养。它的显著特点是资源能够重复使用。稻田种养可以大大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了农药的残留和对土地的污染。可以生产出有机水产品和有机水稻,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是越来越看种。稻田种养出来的绿色有机产品,也正是人们现在比较期待的绿色食品。所以稻田种养生态新模式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好。
稻田生态种养,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了良好的经济,很多农民因为稻田种养收入提高了很多。非常符合目前农村经济结构优化的趋势。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把养殖技术与种植技术优化组合,对稳定我国粮食和种植面积调整人们的食物结构,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来说,国内稻田种养做的最好的,据我所知的有辽宁盘锦的稻田蟹,主要以通过品牌打造,促进了稻米和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和浙江青田的稻田鱼,目前浙江青田,也是中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主要以种稻,养鱼打造农家乐,发展休闲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
我是卖柚子的小伙子!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