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29日在咸阳市杨陵区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由陕西省直辖,并和19个中央部委共管,具有地级行政级别,管辖县级杨陵区,但因为其作为农业示范区的特殊性,尚未被中国主管行政区划的民政部单独列为行政区,仍将杨陵区划属咸阳市。杨陵区下辖四乡一镇和一个街道办事处,人口18.59万,其中农业人口11.9万,土地面积1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6万亩,国务院批准的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农民人均耕地0.8亩,是中国农业起源之地。杨凌邮编为712100,区号跟西安相同都是029。2008年8月14日国务院在《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咸阳市与宝鸡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8】77号)文件中,同意将宝鸡市扶风县揉谷乡划归杨陵区管辖,这标志着扶风县揉谷乡正式划归杨陵区。揉谷乡有可以和周至县相媲美的猕猴桃产业地,更有”中华红皮洋葱之乡“的美称,揉谷乡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自古就是姜嫄腹地,后稷之根所在。划归杨凌后的揉谷正以满怀的热情与周到的服务,喜迎八方来客。
第二十四届农高会,小编带你看杨凌之中国农科城,梦想起飞的地方
杨凌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以“农科城”著称于世。拥有70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聚集了农林水等70多个学科、近7000名科教人员。为进一步发挥杨凌的科技优势,1997年7月,国家批准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序列,实行“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示范区成立初始,国家赋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这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为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做出贡献。陕西省委、省政府部署“把杨凌建成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是全国唯一以农业发展为主要特色的自由贸易区。规划建设国际农业商务区、农产品加工贸易区、金融创新区、综合保税区和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基地,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建设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
示范区构建了创业工场、众创田园、创业大街等立体孵化集群,并出台了国内最优惠的38项政策。目前,已有750家技术创业团队入驻杨凌,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5万个。
今年6月,杨凌成功跻身国家双创示范基地。9月12日,杨凌示范区顺利通过省级创业型城市验收。现在的杨凌,也是座充满创新创业氛围的活力之城。
2017年,杨凌示范区成立20周年。4000多年前,中国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
20年间,中国第一个农业高新区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续写着现代农业的辉煌。
杨凌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每年举办各类国际合作交流活动,搭建全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品种和信息平台,引进、吸收、推广世界先进农业技术成果,提升了杨凌的国际化程度与水平。
第四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组全国赛,9月16日在杨凌召开。最终角逐出现代农业初创组、现代农业成长组、农村电子商务组三个组别的金、银、铜奖。
“为农业插上翅膀,飞向全国,走向世界!”——中国农科城,无愧于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神圣使命。
关注中国农林科技网,在主界面下方点击官网申请注册会员,免费发布供求信息。关注公众号:中农科技网,浏览海量农林资讯,实用技术!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