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加农民收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2004年,中央颁布“一号文件”,对农民实行“三补一减(免)”(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和农业税率减免),使全国农民人均直接增收50元,创1997年以来最高。可以说,无论城市农村,无论部队地方,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日前解释说,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近年来,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浙江宁波、安徽郎溪等地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统计,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 这位负责人表示,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刚刚起步,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还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农业部将按照中央要求,着手研究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的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工作,指导地方稳步培育家庭农场。(董峻)
为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2004年国家出台了中央一号文件,对种粮农民实施了粮食直补,2006年又在粮食直补基础上实施了对种粮农民的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经国务院批准,今年(2007年)将继续加大农资综合直补的力度,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