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中下游,由于那里平原黄土土质细腻易于耕种,因此中国自古农业发达,而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低下,只能依靠农业立国养活众多人口,重农首先是生存的要求,这要求从事农业的人口维持在一定数目,而商业吸纳人力与农业争夺劳动力,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商业的流动性也不利于封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其次,自耕农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国家的各项公共工程或是军事行动都要有赋税和劳役的支持,而商人往往在获利后勾结官府大量购地,导致大量自耕农破产或是成为佃农,自耕农的减少导致国家赋税征收的减少,不利于封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总之,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他的特征是自给自足,这与强调交换和贸易的商品经济相矛盾,商品经济越发达就越损害自然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政府必然会限制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是维护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