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类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区域发展两个专业。
1、农业经济管理
就业方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毕业后既可以至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行政、人事)、市场分析和营销策划等工作。也可以考取经济管理类的硕士研究生,进入有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或者进入大中型农牧企业和食品加工贸易企业、与农业和食品产业有关的金融投资、流通贸易、加工运输、科技开发、新闻传媒、咨询服务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工作。
此外,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农业与农村管理部门、食品产业管理部门和政策调研机构,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农业经营管理、农业政策理论研究、教学与科研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
就业岗位:农化专员、销售人员等。
2、农村区域发展
就业方向: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就业岗位:业务发展经理、销售代表、senior economist 高级经济规划师等。
扩展资料
农业经济管理(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对农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人员进行激励,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经济管理是国家领导和管理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其主要任务就是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在农业生产部门中合理地组织生产力,正确地处理生产关系,适时地调整上层建筑。
以便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合理地组织生产、供应和销售,妥善地处理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调动广大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管理技能,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微观经济管理和服务的高级管理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农业经济调查分析及市场营销、财务核算技能。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农业经济基础、农业技术经济、农产品加工概论、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经济法、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农村财政与金融、农业经济调查、会计核算模拟训练、市场营销综合实训、毕业实岗实习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中国物价防全面上涨,物价下降恐怕要等三五年
中国通胀最近有恶化迹象,涨价风不断蔓延,经济学家曹远征日前甚至认为,物价下降恐怕需要三到五年。在此情况下,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组组长彭森昨日(8日)表示,要防范局部地区、个别品种价格的异常波动,防止局部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防止少数品种的价格异常波动引发价格全面上涨。
据新华社报道,发改委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财政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优化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结构;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控制信贷总量和货币供应量,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标准,特别要加强和规范对新开工项目的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新开工条件。着力优化投资结构,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扩张。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此外,发改委还表示要继续执行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抑制企业超出成本增加幅度不合理涨价行为。
物价下降可能需要三到五年时间
对此,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对于从紧的货币政策来说,如果CPI指数能控制到4.8%以内,就说明政策已经到位。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不一定意味着物价会降。这是一个相对长的过程,恐怕需要三到五年时间。
曹远征认为,全球通胀是由需求性提升造成,中国的物价上涨更多则是由于能源、原料等各种成本上涨的因素推动的。由此可以理解目前实行的从紧的货币政策——至少要把需求部分先压住,然后再来对付成本这部分。他认为,当认为流动性过多,物价上涨过快,经济过热,就一定要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如果物价能控制住,流动性减少,经济状况改善,货币政策也随即调整。对于这次从紧的货币政策来说,他认为如果CPI指数能控制到4.8%以内,就说明政策已经到位。
曹远征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反通货膨胀的政策,但有了它也并不一定意味着物价会降。目前的物价上涨是因成本推动而引起的,从紧的货币政策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物价涨幅,但它不能消除成本推动的原因,想消除这个原因需依靠节能降耗、调整工业结构。这是一个相对长的过程,恐怕需要3到5年时间。
对于中央把CPI指数控制在4.8%以内的目标,曹远征认为可以做到。如果目前的农业政策都见效,粮食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在目前粮食储备充足的情况下,粮价最多在一年内就会得到控制。他认为,从目前中国经济基本面看,GDP可以维持一定的增长,就与CPI两者相加影响考虑,今年经济增长在8%,甚至到10%以内是可以做到的。
3月CPI或回落 仍在8%以上
持续高位运行的物价或将在3月份有所回落。目前数字尚未公布,不过几个投行也发出类似预测。法国巴黎百富勤中国公司分析师孟原预计,3月份中国CPI涨幅8.2%,略低于2月份8.7%,高于1月份7.1%的涨幅。
但孟原指出,物价整体上涨的压力并未减轻,需要关注粮食等不确定性的涨价因素,加息可能仍存在空间。“还可以加2次利率,每次27个基点。”他表示治理通胀难度越来越大,仍需要使用综合手段。
粮价可能成为未来新涨价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