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草坪上及其附近乔灌木上喷洒1000 倍50%的辛硫磷乳油,或用30至50倍内吸杀虫剂浸泡杨树或柳树枝条(带叶子),然后插在草坪上,每平方米插一个,可杀死大量成虫。晚上可利用其假死性,人工捕捉成虫杀死。蛴螬为草坪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咬食草坪根部,此虫食量大,爆发性强,短时间内将成片草坪破坏得残缺不全。轻者影响草坪的美观,重者造成草坪大面积枯死甚至毁灭。草坪受到蛴螬为害,植株生长出现失绿、萎蔫现象,较严重的成片死亡。用手一提,就能掀起大片草坪。在掀起草坪的地面上有大量的幼虫。受害草坪多呈长条枯死斑,严重降低草坪的观赏价值。蛴螬为地下害虫,防治起来非常困难。如果防治方法不当,既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现将笔者多年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防治蛴螬要掌握好时机,在尚未造成为害前进行防治,采用防治成虫与幼虫相结合的方法,因幼虫潜伏期长,以防治成虫为主,把该虫消灭在初生阶段。2.于成虫盛发期,向草坪上及其附近乔灌木上喷洒1000 倍50%的辛硫磷乳油,或用30至50倍内吸杀虫剂浸泡杨树或柳树枝条(带叶子),然后插在草坪上,每平方米插一个,可杀死大量成虫。晚上可利用其假死性,人工捕捉成虫杀死。3.幼虫期可用1000 倍50%的辛硫磷乳油灌根。每平方米浇15至25公斤,或者往草坪上撒施辛硫磷毒土,每亩用辛硫磷乳油400至500 毫升,加细土3公斤拌匀,结合施肥,混合撒在表土上,然后浇水,以杀死幼虫。7天后进行第二次药剂防治,效果更好。4.在进行药剂防治前2天,草坪不能浇水,保持土壤干燥,不能潮湿。浇灌农药或施毒土,施后浇水,防治效果很好。施药后,蛴螬为躲避农药向深层移动,如果土壤湿润,虽然浇水,但由于土壤中毛细管全部处于饱和状态,药水也不能渗透下去,防治效果不好。
(一)单剂药剂
1、稻瘟净,40%乳油。内吸杀菌剂,具保护和治疗作用,能阻止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可以防治稻瘟病、稻纹枯病、小粒菌核病,兼治稻飞虱、稻叶蝉。在病害初发生时开始施药防治叶瘟,在始穗期、齐穗初期各施药1次预防穗瘟,药剂兑水配成500-700倍液喷雾(间隔5~7天施用1次)。
2、异稻瘟净,40%和50%乳油。是稻瘟净的同系化合物,内吸杀菌剂,防治作用与防治对象与稻瘟净相似,药剂兑水300~500倍液喷雾(间隔5~7天施用1次)。
3、三环唑,20%和75%可湿性粉剂。又叫克瘟唑,进口商品名比艳,内吸杀菌剂,药后2小时稻株药量达饱和,以保护作用为主,抑制病菌附着孢黑色素形成,从而抑制孢子萌发和附着孢形成,阻止病菌侵入和减少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叶瘟初发时、孕穗末期至始穗期施药,亩用20%可湿性粉剂75~100克或75%可湿性粉剂20克~25克兑水喷施,隔10~14天再施1~2次。三环唑在雨季2小时之内不下雨,不用重施药,持效期长达10~14天,有利于雨季施用。
(二)混配药剂
1、三环?酮,20%可湿性粉剂,由三唑酮与三环唑复配而成。混剂中三唑酮对稻瘟病有效,对水稻云形病、叶鞘腐败病、纹枯病、稻曲病等多种病害防效较好,能防止水稻功能叶早衰,具有增产作用。叶瘟初发生时、穗期施用,亩用制剂100~150克,兑水喷雾。
2、多?硫,40%、25%、42%、49.5%悬浮剂,25%、50%可湿性粉剂。由多菌灵与硫黄复配而成。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小粒菌核病。叶瘟初发生时,水稻破口及齐穗期施药,40%多?硫悬浮剂200~300克兑水喷雾,隔7~10天喷1次。
3、多?三环,又称多环唑,10%~75%各种含量可湿粉剂或悬浮剂。商品名和生产商10多家。可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等,亩用有效成份16.2~41.6克/亩,兑水喷雾。
4、多井三环,20%可湿性粉剂。由多菌灵、井冈霉素、三环唑复配成。有近10生产商及产品。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
(三)如何选择药剂
单剂药剂单个有效成份含量高,针对性强,对稻瘟病的防效较快、较好,混配药剂各有效成份较单剂含量较低,防病广,施药一次可兼防多种病害,省工。单剂药剂中,稻瘟净和异稻瘟净对稻瘟病治疗作用强于保护预防作用,适用于叶瘟(见病施药);三环唑保护作用强于治疗作用,适用于穗瘟(病前预防)。因此,防治稻瘟病应该这样选择药剂:
1、种植感病品种、常发病区、叶瘟发生面积不大时,应选择稻瘟净或异稻瘟净,在叶瘟初发病时防治,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在水稻破口期、齐穗期各施一次三环唑,防止穗瘟发生。
2、种植轻感病品种、不是常发病区,叶瘟发生较轻时,有其他病害同时发生的水稻田,可根据杀病谱选择混配剂施药。
在生产中,农户常常爱购买混配剂,想用一份钱治多种病,但如果种植感病品种,又是稻瘟病常发病区的水稻田,在病害发生时施用混配剂后很难控制稻瘟病。同时,也存在一些不法生产商受利益驱使,降低药剂中有效成份含量,药剂价格不高,但使用效果差,殆误防治时机,造成损失。因此,农民朋友近期在购药时一要根据水稻品种、发病情况选药,二要认清信誉厂商的合格产品,三是不要相信一些销售商宣传的“万能”药剂,最重要的是听取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建议和指导意见。
病原属于真菌在发病组织中越冬,第二年春借风雨传播侵染病的发生与5月份降雨早晚及降雨量呈正相关展叶20天内幼叶易感病,而后不再受染山东平邑红子和河南的78037903等品种较抗病防治方法:①砍除寄主山楂园2.5~5千米内不宜栽培桧柏类转主寄主若有则应及早砍除②不宜砍除桧柏时,则应在山楂发芽前后,喷洒5癇e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以灭冬孢子③喷药防治56月下旬喷2~3次50%硫悬乳剂4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隔15天左右喷1次,喷1~2次1∶2∶160~200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5%粉锈宁乳剂2000倍
梨小食心虫用甲维盐、氟铃脲、毒死蜱、比丙虫螨腈等防治。
可选用25克/升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7000~10000倍液或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100~200倍液进行防治。
梨小食心虫药物防治:防治时间及指标:8月份开始卵果率调查,达1%~2%开始喷药,10—15天后卵果率达1%以上再喷药。药剂种类及浓度: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10%氯氰菊酯2000倍液及40%水胺硫磷10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4000倍液。
梨小食儿虫选用丙澳磷、毒死蝉、氟铃脲、茚虫威等药剂防治。
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10%氯氰菊酯2000倍液及40%水胺硫磷1000倍液,1.8%阿维菌素3000~4000倍液。
一般田块提倡在油菜盛花期和终花期各防治一次,喷药时在保证药液喷布植株各部位的前提下,重点喷洒植株中下部茎叶。对于长势好的油菜田、连作旱地和渍水地,应作为重点防治对象,分别在初花、盛花和终花期各防治一次。常用药剂: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2625克/公顷,对水150~300千克,于发病初期拌土撒施根部附近;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750~937.5克/公顷,对水600~750千克,于盛花期每7~10天喷雾一次,共喷2次;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562.5~750克/公顷,对水750~1125千克,于发病初期每7~10天喷雾一次,共3~4次;40%多菌灵悬浮剂或25%~50%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562.5~937.5克/公顷,对水750~1125千克,于盛花期和终花期各喷一次;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500~750克/公顷,对水750~1125千克,于盛花期和终花期各喷一次;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225~450克/公顷,对水750~1125千克,于盛花期和终花期各喷一次。
冬瓜病毒病在蚜虫大发生时较重,一般地块发病率为40%~50%,严重地块发病率可达90%以上,减产超过7成,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冬瓜发病后,呈全株性系统花叶。 发病早的病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化,芯期叶片出现褪绿黄斑,逐渐形成斑驳或大型环斑,致使整个叶片凹凸不平。果实发病,瓜面具瘤状突起,严重的表现个小、畸形。该病病源主要为黄瓜花叶病毒。传毒媒介为桃蚜和瓜蚜。 防治上,在蚜虫发生时,可用21%灭杀毙6000倍液或25%灭扫利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4000倍液等药剂防治,喷药时重点喷叶背,尽量将药液喷射到瓜蚜、桃蚜上。 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隔10天左右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专家提示:由于冬瓜的黄花对蚜虫有诱集作用,故冬瓜受害较其它作物严重。6~7月是其危害盛期。比正常育苗提早出苗10~15天的瓜秧,对病毒的危害能起到抵抗作用!
药剂有粉锈灵,多菌灵等。
药剂防治可用25%甲霜灵8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40%乙磷铝2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800倍液。
防治白菜白粉病的药剂有粉锈宁,多菌灵等。防治白菜白锈病的症状是用真菌性杀菌剂。
防治土传小麦花叶病应以选育抗(耐)病、丰产品种为主,结合栽培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或耐病的品种如四川的繁6、绵阳19、山东的6596-33、石家庄的小红麦等。
选育抗病、丰产品种,一是引,进行抗病性鉴定;
二是从重病田选择抗病单株;
三是杂交育种。山东荣城县选出的6590-21、6590-33、71-155和石家庄小红等耐病性品种代替感病的泰山1号等,在防病增产上取得了明显效果。
2.轮作换茬与豆科、薯类、花生等进行2年以上轮作。实行轮作,病情能显著减轻,但轮作3~5年后仍会发病。
3.调节播种期病田适时迟播及加强耕作管理。在无病田育苗移栽,增施基肥,在发病初期早施速效氮肥、磷肥等,对减轻病情均有一定作用。
4.加强肥水管理施用农家肥要充分腐熟,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5.提倡高畦或起垄种植严禁大水漫灌,禁止用带菌水灌麦,雨后及时排水,造成不利多黏菌侵入的传病条件。
6.实行检疫防止病害蔓延,禁止带病残体、病土等通过各种途径传入无病区,对控制病害蔓延能起一定作用。
零星发病区采用土壤灭菌法或用40~60℃高温处理15cm深土壤数分钟。
1、为了及时的防治小麦黄矮病毒病,应及时选用药剂进行防治。及时选用抗病种的小麦品种,同时对小麦拌种甲拌磷原液100-150g加3-4kg水拌麦种50kg,也可用种子量0.5%灭蚜松或0.3%乐果乳剂拌种。
2、对小麦黄矮病毒病开始喷施农药,选用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灭蚜松乳油1000-1500倍液。
3、毒土法40%乐果乳剂50g对水1kg,拌细土15kg撒在麦苗基叶上,可以有效的减少越冬虫源。在小麦黄矮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农药2%条缩康(武夷菌素)每亩50毫升进行防治小麦黄矮病毒病,效果极为显著。供您参考
哪些药剂适合防治韭菜根蛆?如何使用?目前用于灌根防治韭菜根蛆效果好,且毒性又比较低的药 剂有各种剂型的争硫磷、毒死蜱、苦参碱、等。例如可以用 5%辛硫颗粒剂每亩地2千克拌细土撒于韭菜根部。或者50% 辛硫磷乳油800倍液灌根,或者50 %辛硫磷800倍液加乳油 400倍液混和灌根。由于辛硫磷见光容易分解,因此,用辛硫磷 灌根或者撒药土之前一定要扒开韭菜根部的土壤,施药结束后用 土覆盖。除辛硫磷以外,还可以用48 %毒死蜱乳油2 000倍液, 或者1.1%苦参碱1 500倍液灌根,都有效地控制韭蛆的 为害。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